陕北民歌的现状与未来
2015-01-13蒋媛媛
蒋媛媛
【摘 要】陕北民歌是生长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它是陕北的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如今陕北民歌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出现不少问题,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陕北民歌面临的问题,如何将陕北民歌继续传承下去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陕北民歌;发展;研究
一、陕北民歌面临的严峻形势
民歌,它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部落经济发展、风俗民情的写照。作为庞大中华民歌体系中的陕北民歌反映的是黄土高原上这个群体的生活信息,反映的是陕北人民面对生活所表现出的种种心态和他豪放、直爽的性格特征。现如今,面对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现象日新月异,陕北民歌已像众多地域性民歌一样渐渐没落,在陕北也并不流行陕北民歌了,人们好像更偏爱现代音乐,在许多传统节日里,听到更多的也只是流行音乐。面对陕北民歌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严峻形势,我们深思得出造成这一严峻形势的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陕北民歌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生较大的转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力劳作已经被机械逐渐取代,与之相关的劳动号子等也就慢慢被人们淡忘了。生活节奏的迅速变化,使土生土长的陕北民歌突然之间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和相应的文化背景,使得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第二,陕北民歌继承人出现断层。正如杜杨老师在论陕北民歌存在的问题中谈到“陕北民歌发展至今已出现了断层和失落,甚至存在着从社会文化生活中逐渐消失的可能”一些创作陕北民歌的艺术家们对陕北民歌的创作越来越少,在流传下来的陕北民歌中又没有太大的创新,这就造成歌曲数量少,都是一些陈词旧调。一些老的民间艺人逐渐老去,许多口口相传的曲子就随之失传。
第三,现代媒体的广泛普及。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听众接受的大多为大陆、港台流行歌曲,人民群众更多地热衷于追星,影视名曲、校园歌曲,而不再对陕北民歌情有独钟。
第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我们偶尔听到的那些《走西口》、《兰花花》、《羊肚子手巾儿三道道蓝》等耳熟能详的民歌反映的都是当时的生产、生活、情感状况,而很少听能到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民歌,这足以说明陕北民歌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二、如何继承、发扬光大陕北民歌文化
如今陕北民歌这一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出现不少问题,面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的处境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陕北民歌,如何将陕北民歌继续传承下去及发扬光大
第一,全面地开展收集、整理工作。陕北民间还有一些没有被搜集整理的曲调,有的只存在简单的旋律没有歌词,有的只有歌词没有旋律,我们把这些曲调收集加以编词、编曲整理。
第二,培养陕北民歌的创作土壤。陕北民歌已失去了陕北这片创作的土壤,我们必须加强对陕北民歌的理论研究,大量的创作代表新时代的新民歌,让陕北民歌紧跟时代的步伐。
第三,致力于陕北民歌继承人的培养。民歌为声乐艺术,必须依靠人声来表现,过去的揽羊放牛娃已改行革业了,赶牲灵的人已经走远了。时下唱陕北民歌的艺术家们渐渐龄长,年轻人多数受大陆流行派、港台及欧美韩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也疏远了民族文化,陕北民歌演唱的继承人出现断层。这就要求我们一些艺术院校特别是坐落在西部的高等艺术院校大量的培养民歌演唱人才对我们陕北民歌加以保护和传承。
第四,大力推广与宣传。要想大力的发展和推广陕北民歌宣传是关键,我们要依靠广大媒体的宣传多举办比赛、演唱会,特别是由政府组织策划的活动,这样更能正规化,而且能够直接的被人们所接受。
第五,对流传下来的民歌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对流传下来的民歌曲调继承的基础上要加以革新,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特有的艺术形式基础上,剔除其迷信、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时代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还可以将陕北民歌改编成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合唱、小歌剧、舞蹈等,零九年西安音乐学院就将部分陕北民歌改编成混声合唱,还将部分民歌翻译成各国语言进行出版,这都是对陕北民歌的继承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六,建立机制奠定陕北民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政府牵头重视对陕北民歌的弘扬,在制定长期有效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与引导成立陕北民歌演唱、创作团体。由政府宏观支持来肯定陕北民歌的社会文化地位,让陕北民歌走向社会迈向世界文化大舞台。
对于陕北名歌现在所处的境况,作为陕北人,我们应积极奔走收集资料,呼吁人们重视陕北名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层次不穷的有志之士继承,创新,将陕北民歌发扬光大发扬,让陕北民歌走向社会舞台,走向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尚飞林.保护和发展民歌文化遗产任重道远——由陕北民歌大赛引发的思考.音乐天地,2007年5月刊
[2]张智斌.陕北民歌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
[3]陕北民歌保护对策.榆林文化资源报
[4]杜杨.陕北民歌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夏论坛,2009.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