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技术实践课程建设与就业关系研究

2015-01-13郝凤涛边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4期
关键词:专业实践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建设

郝凤涛+边红

摘 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该文通过研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环节与人才培养输出(就业工作)的关系,运用单闭环控制方法,提出了“实践课程+企业实践+就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就业模式。一方面通过企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就业情况的反馈不断调整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使两项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实践 就业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101-02

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与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合了网络文化的数字媒体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传统媒体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地突破创新引领和支持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市场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但许多与数字媒体技术有直接关系的行业发展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从而制约了行业发展。由此如何培养市场所需的,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1.1 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在国内,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极为迅猛,已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前景十分广阔,相关统计显示,仅电视卡通业就存在着每年200亿元的巨大市场,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每年在15万人以上,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缺口较大。

1.2 就业市场调研情况

通过调研北京100多个不同行业、企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要求为工作态度和能力:工作态度主要包括责任感强、积极上进、有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第二方面是对技术的要求,对于技术的要求主要是指熟练使用专业相关软件,如Edius、Premiere、AE,3dmax、maya、PhotoShop、Flash等,有音乐、美术、摄影剪辑等相关知识背景。第三方面是关于工作经验的要求,绝大多数企业要求至少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

1.3 人才培养的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意能力,从事数字媒体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1]。在开展就业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调研了就业市场对用人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总结为三方面:工作态度、技术能力、工作经验。从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来看,较单一的教学体系和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深奥理论的传授,对教学实践体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常被忽视[2]。另一种是实践方式单一,课程设计题目陈旧,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充分锻炼实践能力,或者偏重实践,使学生陷入注重钻研实践工具,缺乏理论指导的纯工程性训练误区。可以看出,目前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方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 实践课程建设与就业工作的关系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依据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网络媒体及数字电视的普及程度,这一专业的就业形势应该被看好。但是,在如此形势大好的环境下,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好的专业不意味着好就业。许多高校传统的办学模式导致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的技能很难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社会就业不得不面临“知识型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大量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充分说明现有教育培养模式缺乏社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舍弃过去“精英式教育”模式培养的理论型人才,而朝向针对市场的“大众型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迅速满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导向,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心的课程体系,体现多元化、自主化特色,而实践教学环节恰恰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做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面对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又决定了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的方案和内容,是实践课程设置的有力指导,二者相辅相成,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分析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指导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增强实践课程建设为就业工作奠定基础。

3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就业模式建设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产生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思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就业情况,我们分析了现行的就业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结合本我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划和措施并予以了实施。

3.1 建立“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型

在研究过程中采取闭环控制法,应用自动控制的理论指导项目的实施,如图1所示。

人才培养为人才输出奠定基础,人才输出后的情况和结果反馈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促进。这里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指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参加竞赛、自主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人才输出通过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分散实习最终与就业相融合。

3.2 “实践课程+企业实践+就业”三位一体教学就业模式

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迅速满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导向。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融合了艺术设计和创作的新兴专业,其课程实践体系与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有所不同,在课程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来看,较单一的教学体系和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深奥理论的传授,对教学实践体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常被忽视。我们应根据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形成具有多元化、自主化特色的课程实践体系。实践课程的设计形成以实验课程、实训课程、项目实训、专业(企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采取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endprint

(1)实践课程的设计中尤其将专业实习与就业工作,联合开展预就业工作。毕业前的实习采取分散方式,主要做法是鼓励学生将8周的企业实习做成就业前的顶岗实习。在实习前动员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把实习单位的联系当成就业的单位来联系,将实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将企业项目转化成毕业设计进行,在实习的同时为毕业设计的进行奠定基础,实现实践环节与企业实践零过渡对接。如果实习期间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就可以签订三方协议,完成就业工作,最终实现课程实践与学生就业零距离对接与相重对接。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协议书,把企业引入学校,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学生的项目成果可作为创新学分,免修某些相关课程。建立人才订单式培养环节,聘请企业的资深技术人员进行部分实训课程的教学,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让实践教学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企业对实践教学参与必须从订单培养延伸到全程参与。企业的全程参与使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零过渡”就业,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扎实掌握能与日后工作对接的技能,让就业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目前我系已与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通亿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我系已有三届学生到这些实习就业基地进行实习,已经有25名同学通过实习留在了这些单位就业。

(3)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自主实践项目、各种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即通过竞赛促进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实践项目加强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3 实施效果分析

(1)自主实践增强专业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校、院级的学生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近两年来我系共有16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获得学院立项开展研究,6项获得校级立项研究,通过立项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了自己,在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2)通过竞赛带动学生专业学习:我系近年来多次组织学生参与影视动画方面的竞赛,两年来共有6组同学获得了一分钟影像大赛的入围奖,通过竞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加强了专业教育。

(3)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相结合:对于2007和2008级4个班的学生,专业实习采取了分散实习的方法,将实习和就业实习两位一体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级两个专科班非农业户口的签约率和就业率都达到了100%,专业对口率也达到了50%,2008级的两个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班,100%自主分散实习,通过实习,80%的同学确定了就业实习单位,通过就业实习后就业率达到了100%。

(4)建立实习基地:与多家公司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将实训课程、就业、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拓宽实习实训思路,建立与企业间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加强院校间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式,带动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4 结语

数字媒体产业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媒体文化相结合的领域,对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略需求,也是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前提。通过研究与实践,该文建立了“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与人才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人才培养以人才输出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云红,甘兴勋,刘文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7-90.

[2] 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144-145.

[3] 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23-27.

[4]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0).

[5] 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6(5):47-50.endprint

(1)实践课程的设计中尤其将专业实习与就业工作,联合开展预就业工作。毕业前的实习采取分散方式,主要做法是鼓励学生将8周的企业实习做成就业前的顶岗实习。在实习前动员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把实习单位的联系当成就业的单位来联系,将实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将企业项目转化成毕业设计进行,在实习的同时为毕业设计的进行奠定基础,实现实践环节与企业实践零过渡对接。如果实习期间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就可以签订三方协议,完成就业工作,最终实现课程实践与学生就业零距离对接与相重对接。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协议书,把企业引入学校,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学生的项目成果可作为创新学分,免修某些相关课程。建立人才订单式培养环节,聘请企业的资深技术人员进行部分实训课程的教学,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让实践教学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企业对实践教学参与必须从订单培养延伸到全程参与。企业的全程参与使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零过渡”就业,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扎实掌握能与日后工作对接的技能,让就业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目前我系已与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通亿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我系已有三届学生到这些实习就业基地进行实习,已经有25名同学通过实习留在了这些单位就业。

(3)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自主实践项目、各种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即通过竞赛促进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实践项目加强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3 实施效果分析

(1)自主实践增强专业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校、院级的学生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近两年来我系共有16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获得学院立项开展研究,6项获得校级立项研究,通过立项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了自己,在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2)通过竞赛带动学生专业学习:我系近年来多次组织学生参与影视动画方面的竞赛,两年来共有6组同学获得了一分钟影像大赛的入围奖,通过竞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加强了专业教育。

(3)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相结合:对于2007和2008级4个班的学生,专业实习采取了分散实习的方法,将实习和就业实习两位一体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级两个专科班非农业户口的签约率和就业率都达到了100%,专业对口率也达到了50%,2008级的两个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班,100%自主分散实习,通过实习,80%的同学确定了就业实习单位,通过就业实习后就业率达到了100%。

(4)建立实习基地:与多家公司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将实训课程、就业、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拓宽实习实训思路,建立与企业间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加强院校间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式,带动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4 结语

数字媒体产业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媒体文化相结合的领域,对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略需求,也是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前提。通过研究与实践,该文建立了“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与人才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人才培养以人才输出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云红,甘兴勋,刘文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7-90.

[2] 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144-145.

[3] 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23-27.

[4]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0).

[5] 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6(5):47-50.endprint

(1)实践课程的设计中尤其将专业实习与就业工作,联合开展预就业工作。毕业前的实习采取分散方式,主要做法是鼓励学生将8周的企业实习做成就业前的顶岗实习。在实习前动员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把实习单位的联系当成就业的单位来联系,将实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将企业项目转化成毕业设计进行,在实习的同时为毕业设计的进行奠定基础,实现实践环节与企业实践零过渡对接。如果实习期间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就可以签订三方协议,完成就业工作,最终实现课程实践与学生就业零距离对接与相重对接。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协议书,把企业引入学校,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学生的项目成果可作为创新学分,免修某些相关课程。建立人才订单式培养环节,聘请企业的资深技术人员进行部分实训课程的教学,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让实践教学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企业对实践教学参与必须从订单培养延伸到全程参与。企业的全程参与使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零过渡”就业,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扎实掌握能与日后工作对接的技能,让就业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目前我系已与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通亿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我系已有三届学生到这些实习就业基地进行实习,已经有25名同学通过实习留在了这些单位就业。

(3)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自主实践项目、各种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即通过竞赛促进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实践项目加强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3 实施效果分析

(1)自主实践增强专业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校、院级的学生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近两年来我系共有16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获得学院立项开展研究,6项获得校级立项研究,通过立项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了自己,在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2)通过竞赛带动学生专业学习:我系近年来多次组织学生参与影视动画方面的竞赛,两年来共有6组同学获得了一分钟影像大赛的入围奖,通过竞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加强了专业教育。

(3)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相结合:对于2007和2008级4个班的学生,专业实习采取了分散实习的方法,将实习和就业实习两位一体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级两个专科班非农业户口的签约率和就业率都达到了100%,专业对口率也达到了50%,2008级的两个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班,100%自主分散实习,通过实习,80%的同学确定了就业实习单位,通过就业实习后就业率达到了100%。

(4)建立实习基地:与多家公司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将实训课程、就业、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拓宽实习实训思路,建立与企业间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加强院校间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式,带动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4 结语

数字媒体产业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媒体文化相结合的领域,对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略需求,也是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前提。通过研究与实践,该文建立了“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与人才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人才培养以人才输出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云红,甘兴勋,刘文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7-90.

[2] 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144-145.

[3] 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23-27.

[4]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0).

[5] 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6(5):47-5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实践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建设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经验与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