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做好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2015-01-13丁鹏辉郑浩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4期
关键词: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措施沥青路面

丁鹏辉 郑浩

摘 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公路工程的路面质量及使用性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沥青是公路以及高速公路路面的原材料,沥青在公路工程中也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由于沥青路面工程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易受到破坏等特点,那么我们就应对其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针对沥青路面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有效的避免坑槽、裂缝、沉陷以及龟裂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我国道路交通系统的有序运行。本文便结合了多年来沥青路面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对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 施工质量控制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080-01

1 前期材料的检验以及配合比的设计

1.1 施工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的,因此,在施工的准备阶段,相关人员就应遵循设计文件中的要求准备好施工中的各类材料,同时重点做好对施工原材料的检测工作。(1)粗集料的质量控制。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碎石等粗集料是最为重要的受力支撑材料,因此,为了充分的保证路面的质量,就必须对碎石的含泥量、压碎值、磨耗值、针片状颗粒以及岩石抗压强度等各项指标进行精确的检验。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保管时,应保证砂石材料是足够干燥的,同时采取相应的防尘和防雨措施;(2)细料的质量控制。对于石屑、天然砂和机制砂等细料来说,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其是无杂质、无风化并且足够干燥的,严格的控制其质量,同时使细料具备良好的级配;(3)沥青的质量控制。作为施工中的核心材料,在沥青原料到达施工现场后,我们应立即对其进行抽检和送检工作,保证其延性和针入度等各项指标都是符合设计要求的,为了避免老化问题的出现,应将其贮存温度控制在130 ℃以上,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70 ℃以下。

1.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在选择各类矿料时,应充分的考虑到沥青混合料的具体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的级配曲线,同时必须进行马歇尔试验,这样才能得到最佳的沥青用量,而在确定各类矿料的配合比时,建议选择的方法试算法或是图表法。

2 工作面的准备

沥青混凝土面层通常都是要铺筑在半刚性的基层之上的,而基层的弯沉值、平整度以及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面层,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准备一个具备足够强度并且平整、干净的路面基层,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在基层之上应先喷洒透层油,同时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这样基层和面层就能耗良好的粘结在一起了,大大的提升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3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和运输

3.1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通常都应在沥青拌和厂拌制沥青混合料,同时拌制厂与施工现场应有合适的距离,同时拌和设备的整体拌和能力与施工进度的要求应是相符的;(2)根据试拌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对于SMA混合料或是改性沥青来说,可以适当延长其拌和时间,应均匀的拌制沥青混合料,严禁出现离析、成团或是花白料的现象,搅拌时,如果出现了过度加热的沥青混合料,应对其进行废弃处理;(3)如果每一项参数指标都是符合设计要求的,那么就不能够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搅拌混合料时,对油石比以及矿料配合比应定期的进行抽样检测,及时的改进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3.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运输沥青混合料时,运输车辆严禁出现急弯掉头、急刹车以及超载的问题,从而防止混合料受到损伤,同时运输车的运输能力应是大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运输的时间应控制在30 min以内;(2)当将沥青混合料运送到摊铺现场时,应具备运料单才可接收材料,施工现场的混合料温度应高于130 ℃,同时不得出现离析、成团和花白料的问题,否则应将混合料废弃;(3)应均匀并且平衡的将混合料装车,同时应多次挪动车的位置,从而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运输时应做好沥青混合料的保温工作,在混合料的表面可遮盖上保温布,待摊铺作业开始时可将保温布掀开。

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

4.1 基层的检查

在正式开始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应先对基层的整体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松散的质量问题,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当松散问题处理完成后,便可以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铺筑作业了。

4.2 摊铺设备的准备工作

(1)在摊铺作业开始的30~60 min的时间内,应先预热摊铺机的熨平板,建议的预热时间为半个小时,同时应保证熨平板的温度是超过100 ℃的;(2)应详细的检查摊铺设备的振捣装置,同时路面应具备良好的初始压实度;(3)将熨平板调平,同时加宽连接位置处,防止路面产生痕迹对路面摊铺的平整度产生不利影响;(4)确保摊铺机每一个部分的组装情况都是完好的,同时应正确的安装找平装置。

4.3 沥青路面的铺筑

(1)摊铺设备应缓慢的起步,之后在均匀的提升速度,避免起步时的阻力过大,防止面层出现横向波浪的问题;(2)应将摊铺机的运行速度控制在2~4 m/min之间,同时摊铺机的能力与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是相适应的,确保其连续、不间断的运行,摊铺作业的进行过程中严禁出现随意停车或是变速的情况,避免离析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摊铺作业的平整度;(3)在摊铺作业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下雨天气,那么应立即停止作业,应废弃受到雨淋的材料,同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4)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时,现场的温度应高于10 ℃,如果不得不在低于10 ℃时进行摊铺施工,那么应调整其夯锤振实系数,以增大其初始密实度,同时对运料车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在摊铺作业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碾压的施工作业,并尽可能的降低碾压长度。

5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

碾压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1)进行碾压作业时,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进行组合,应同时选用大型压路机和小型的碾压设备;(2)压路机应匀速的进行碾压作业,不得随意改变压路机的运行方向,防止沥青混合料出现推移的现象;(3)摊铺作业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初压,建议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并且初压区应具备合适的长度。压力机碾压段的总长度应小于80 m,复压作业完成后,应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终压2~4遍,确保路面是没有明显的轮迹的。初压完成后,应及时的修补路面出现的缺陷,如果无法进行修复则应返工;(4)施工时,应有专人对碾压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查,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沥青混凝土温度,初压、复压和终压都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在追求平整度的同时也要重视压实度,其压实层的最大厚度应为100 mm。

6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我国交通行业的施工工艺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随着近些年来路面车流量的不断增加,沥青路面也经常出现车辙、裂缝、剥落、推移和泛油等质量病害,大大的影响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我们应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优化其工艺流程,从而有效的避免这些质量病害的出现,切实的提升沥青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汤明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1(4):112.

[2] 霍小东.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与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措施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