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5-01-13林森涛
林森涛
【摘要】题海战术、形式单一使学生对数学作业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之下,数学作业应在求精、求新、求异得以优化,以真正实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关键词】作业 优化 求精 求新 求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09-02
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目前数学学科作业的状况,笔者特地做了一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是我校八年级91名学生。分别对数学学科完成作业情况和作业订正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
由此可见,除了部分由于对所学知识不理解因而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外,许多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不积极,他们虽然大多情况下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对作业的认识只停留在作业只是任务这一层次。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不能主动去钻研、请教,只是等待老师的辅导,经常抱怨作业量繁重,难以承受。对作业中的题目,简单的不愿做,认为自己会做,何必浪费时间;而稍难的就缺乏信心和毅力,懒得动脑,等待老师讲解。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作业量过重,许多老师都持有"熟能生巧"的态度,搞"题海战术",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更使学生作业量过重,作业效果降低,抄袭现象严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作业形式单一,书面作业为清一色的计算题或证明题。这样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找不到乐趣,做作业的积极性也就受到了影响,就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这些新理念,改革作业的传统设计,便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苏教版实验教材,谈谈如何优化作业的设计。
一、 求精——由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
一般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教学成绩。有这类想法的教师认为作业的类型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一定的量,量变必定能导致质变。然而,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更明显,危害更大:它会压跨学生,并使他们感到厌烦,没时间去从事更为主动的追求,并导致学生为按时完成作业而去网上百度答案或直接抄袭。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事与愿违,成绩直线下降。
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适量,应严格执行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在质方面,教师应进行认真地筛选,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
二、 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发兴趣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1.题材新。为了激发兴趣,可根据数学内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爱好的新题。例如在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时,设计这样一题:苏州某旅行社组织甲、乙两个旅游团分别到西安、北京旅游.已知这两个旅游团共有55人,甲旅游团的人数比乙旅游团的人数的2倍少5人.问甲、乙两个旅游团各有多少人?这种短小精悍的新题,难度不大,把列方程解应用题和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可使一些"旅游迷"即兴求解。
2.题型新。目前课本中的题型几乎被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垄断"。我们在教学中可使用客观性题型,如选择题、是非题、改错题、匹配题等新"包装",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之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几米?
三、 求异——作业布置呈现层次化
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及每节课后的作业要求尺度,对全体学生应该是一致的,但实践证明,对各类学生布置等量的作业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划出作业中的必做题与选做题,以不同的記号标明,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这样就可以从数量上将定量性改为弹性型,难易程度上、数量上有了合理的的调控,把"桃子"挂在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使差生缓解原有的心理压力,也使优等生提高探求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
1、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识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
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解下列方程组
必做题
选做题
2、同一题目设计不同层次的要求
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2)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5)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这道题目反映的是同一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阶梯式的,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必做题为(1)-(3),选做题为(4)-(5),这样设计可以让一部分比较好强的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大大的鼓舞他们的士气,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
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
总之,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被迫地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傀儡。所以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作业的改革,在平时设计作业时就应避免"题海战术",防止"熟而生厌"、"熟而生笨",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最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得以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得以发展。让"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让"人本回归"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