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5-01-13李勇洲

北方经贸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产业集群融资

李勇洲

摘要:“郡县治则天下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而产业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根本,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必须做细做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园区、培育企业家精神、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企业家精神;融资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083-01

“郡县治则天下安”。我国有两千八百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县域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域往往其综合竞争力排名也都居前,如: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分析全国百强县的发展共性可知,除地理人文特征、政策优势和抢抓机遇外,产业竞争力强无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因此,“强省必先强县、强县必先强产业”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共识,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细做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县域产业布局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于2011年正式颁布,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因此,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也需要根据县域人文传统与资源禀赋不同,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做细做实县域主题功能区规划:将山区县或农业县划为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域,重点发展旅游休闲生态农业等产业;将产业基础较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域作为重点开发区,着力打造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式园区;将空间容量有限、通行成本增加的中心城区划为优化开发区,争取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形成集中连片发展。另外,还要对承担重要生态职能而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受到制约的县(市)或乡镇、村等,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全国生态县”等。

二、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优势产业集群崛起

实践证明,园区成为发展经济、吸引投资的关键平台,而园区内产业的集群式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除经济较发展地区外,许多县域经济的园区建设往往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经济功能相似、规模普遍偏小等问题,更多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之间恶性竞争还相当残酷,致使产业无法实现集群式发展。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园区规划。园区谋划需要重新定位,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将生态理念融入园区规划与建设中,从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探索园区生态转型之路。二是园区要成立由领导带队、企业参与、以专业招商人员为主的专业化服务团队。目前,通过招商引资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为吸引优质投资商,必须打造相关产业的专业化招商团队。为此,昆山开发区根据其主导产业分别成立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专业化招商队伍,对招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后“持证上岗”,[1]这种专业化运作强有力的提升了其招商成功率和县域产业竞争力。三是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未来有竞争力园区的发展趋势都要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共同的利益诉求有利于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引相关企业共同投入解决技术、市场、资本、知识产权、品牌等共性问题,这种战略联盟不仅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的联动效应,还能使园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培育企业家精神,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提升县域经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恰是企业家精神。因传统人文地理差异,相比经济先行地区,内陆地区多数企业主普遍存在着“小富即满”、“小富即安”心态,缺乏“敢攀登、争一流”的企业家精气神儿,敢冒风险永不言败的企业家精神还远未形成,亟需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企业家精神。一是为企业家成长“搭桥铺路”,鼓励企业家勇攀高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协调能力,将企业家培训纳入各级政府培训计划,帮助企业家们开阔视野、增强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还可以对不同企业分类指导,帮助他们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发展规划,形成重点企业集团一马当先、中小企业万马奔腾的竞相发展局面。二是大力宣传表彰优秀企业家,营造企业家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对投资大、提供就业岗位和纳税多的企业经营者在经济上给予奖励,在政治上给予应有的地位和荣誉,吸收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激发民众创业激情,打造企业家梯队。可以考虑成立“全民创业扶助基金”,真正激发起民众的创业激情,涌现出一批支撑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支柱产业;制定实施“小巨人成长工程”。定期筛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成长一批、成熟一批,并形成梯次发展。

四、搭建多元融资平台,创新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县域产业发展往往层次较低、实力较弱、规模较小,在谋求转型升级时多数遭遇融资瓶颈,因此,县域产业亟需政府出面牵线搭桥,帮助搭建多层次融资平台。一是设立县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明确安排财政性资金用于促进县域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推进、引进高层次人才等。二是创建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从税务、海关、社保、银行、司法等多方面采集企业信用信息并向社会无偿提供,畅通资金供求渠道,不仅解决企业融资“瓶颈”,还能拓宽社会投资渠道。三是充分发挥商会、行会、工商联等社会团体作用,成立企业之间的互助基金会,创建各种形式的企业家联谊会,相互沟通信息形成良好的信任机制等。四是借鉴北京等地做法,成立再担保机构,放大资金使用额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当担保机构不能独立承担担保责任时,再担保机构将按合同约定比例承担相应责任,通过再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可将放大倍数从3至5倍提高到8至10倍。[2]

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坚强纽带,然而,“小康不小康,还要看老乡”,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必须扭住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这一核心,才能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倪 琳.“后危机时代”昆山经济的发展与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148-149.

[2] 伍广明.扩大温州市担保业担保能力,力促行业健康发展[N]. 温州商报,2012-09-17.

[责任编辑:王 鑫]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产业集群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