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掩映下的老故事
——海派复兴中路
2015-01-13沈思睿
文/沈思睿
梧桐掩映下的老故事
——海派复兴中路
文/沈思睿
复兴中路是横跨原卢湾区和徐汇区的一条东西向要道,在原法租界的地位仅次于霞飞路(淮海中路)。东起西藏南路,西至淮海中路,全长3494米。该路在1914至1943年期间名为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道路两旁遍布西式花园公寓住宅,且多是历史保护建筑,形成一个十分舒适的道路空间,再加上道路两旁梧桐树的点缀,更增添了韵味。
从苇荻渔歌到通衢城道
1843年上海开埠后,西方殖民者相继设立英租界和法租界,与此同时,西方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也得以进入。但总体上看,法租界的城市化进程有别于公共租界。公共租界一向以商业繁华闻名,以南京路为中心干道的市中心区即是其最大的闹市街区。而法租界扩张后,特别是在它的西部,更多的是讲究居住环境和低容积的住宅形式,由此逐步形成以高级住宅区而著称的街区。
1914年的法租界最后一次扩区,当时虽已有数条马路穿越入境,但基本面貌仍还处于浜河纵横、村舍点布的郊野状态(图1)。相对而言,已建立60多年的东区和早已建立10多年的中区,已经完全城市化,尤其是东区颇为热闹。在这样的格局中,法租界新获得的西区,显然没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基础和发展需求,它的功能只能另辟蹊径了。其时正逢上海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并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衍变,上海的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租界中心区的人口必须向外疏散,而法租界西区尚未城市化的空白状态,正好能提供大批的空地,容纳大量的人口。于是房地产业便快速地挺进到这一区域里来。1914年后,随着各条道路的开辟、延长、加宽,大批的房屋便在西区沿路破土而出、拔地而起。这个势头一直延续至20世纪30年代末,终于形成上海租界地区的一个面积广大的住宅区。而其中,1914年开筑的辣斐德路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修筑前的辣斐德路基本上就是南长浜的河道。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南长浜在周泾西南”,又有同治《上海县志》记载,“南长浜亦从周泾分流,西至王家浜……”,这里描述的位置大致就是今天复兴中路的走向(图2)。随着租界的扩张,河浜的水流日浅,最终被填埋。
南长浜填筑有一个特点,它并非租界筑路通常由东向西的方式,而是从中间向东西两端逐步延伸。1914年,最早填筑的是金神父路(Route Pere Robert)至吕班路(Avenue Dubail)段(今瑞金二路至重庆南路段)。1915年,从西门地区(今老西门以西地区)至吕班路之间的南长浜开始填埋工作,同时西面的金神父路至亚尔培路(Avenue du Roi Albert,今陕西南路)段也开始填埋铺路。至1918年,南长浜自敏体尼荫路(Boulevard de Montigny,今西藏南路)至毕勋路(Route Pichon,今汾阳路)已完成填埋铺路作业。1920年,毕勋路至霞飞路段最终完成。至此,从上海老城厢边横穿法租界的通衢大道得以贯通(图3),全长3494米,平均路宽6米。
为凸显该路的重要地位,法租界当局用法国贵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拉法耶特(Marquis de Lafayette)的姓氏命名。此人1789年出任法国国民军总司令,是立宪派首脑,风云一时。1830年,他再次出任国民军司令,参与建立七月王朝。
林荫下的多元文化街区
法租界相对公共租界更为注重市容环境,公董局在财力上投入很大,管理上也颇为严格。法租界地区的绿化投入是惊人的,公董局专门设有一个“种植培养处”,负责为公共场所和公董局及其所属机关栽种花卉树木。关于行道树的种植,法国领事署曾专门发布一个《法租界公董局管理路旁植树及移植树木章程》,其中明确规定:“各树木相互间之距离,得依树之种类及事之可能,定为七公尺至十公尺。”这个种植量相当可观。众所周知,法租界还引进法国梧桐树,作为行道树的主要品种。这种树树身高大、树冠茂密,是非常有风骨和特色的。而公董局在各个公共场所一直不断地栽下巨量的花木,道路两侧又到处是浓阴对接、叶密成盖的梧桐树,法租界地区的绿化自然是众口称誉了(图4)。
复兴中路沿线最具特色的公共绿化空间当属复兴公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买下南长浜边顾家宅花园及其周围的土地152亩,并将其中112亩租给法军建造兵营,作为法军屯兵之用,此地被称为顾家宅兵营。光绪三十年,法军逐渐撤去,法国俱乐部等租用部分土地建造网球场、停车场等。1908年,公董局决定将顾家宅花园改建为公园。1909年6月公园建成,同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对外开放,时称顾家宅公园,俗称法国公园。1908年,公园筹建时,公董局工务处提出建设方案,由法国园艺师柏勃 (Papot)按法国园林特色进行设计。1917年,公董局聘用法籍工程师约少默(Jousseaume)负责公园的大规模扩建和比较彻底的改建。设计方案于1918年通过并开始施工,直至1926年完工。期间,年轻的中国园艺设计师郁锡麒参加部分设计规划工作(图5)。1944年,汪伪上海市政府改顾家宅公园园名为大兴公园。抗战胜利后,公园改名为复兴公园,有“民族复兴”之意。
复兴中路上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基督教堂也颇具特色,这就是诸圣堂,位于复兴中路425号。1915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麦甘霖于贝勒路霞飞路(今黄陂南路淮海中路)附近,租赁民房一间作为布道所。后因信徒渐增,购买辣斐德路萨坡赛路(今复兴中路淡水路)基地三亩,建造新堂,1925年大堂落成,取名诸圣堂。诸圣堂建筑采用17世纪圣公会高派教堂格式,三角形屋顶,门柱为混凝土雕刻艺术,门廊上设有圆形玫瑰窗,西北角附方形塔楼。教堂占地1326平方米,大堂可容500人(图6),小堂加附屋共可容1000人。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诸圣堂是卢湾区联合礼拜场所。1999年4月,诸圣堂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2004年2月,又被列为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图7)。各种样式的高档住宅社区是复兴中路的又一大特色,包括思南公馆、花园公寓、伊丽莎白公寓、黑石公寓、克莱门公寓、米丘林公寓等。由于优雅的居住环境,有不少名人在此留下足迹。例如:复兴中路512号刘海粟旧居,517号柳亚子旧居,553弄1号史良旧居、8号何香凝旧居等。20世纪30年代闻名中国影坛的黄氏三姐妹(黄侯、黄今、黄美),她们的居住地也在辣斐德路上,一座名为“饮邨五十五号”的住宅内,现今大约就是复兴中路嘉善路路口的位置。
“复兴路剧场圈”的形成
说到原法租界的影戏院业态,就一定要提及复兴路剧场圈,它在淮海路南侧,与淮海路东西平行。民国中后期的复兴路存在不少影戏院,如辣斐大戏院、上海大戏院、逸园(文化广场)等。这一时期影戏院的特点,一是两用剧场,往往演戏兼映电影。二是剧场设计先进,引领上海现代剧场的新潮。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辣斐大戏院(图8)。该戏院1932年建造,建筑为现代式样,立面简洁,以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也未见过时。戏院有座位837个,属三轮影院,主要放映美国西部电影,1933年7月1日首映片为美国电影《蝴蝶夫人》(图9)。1945至1947年间曾出租,改演舞台戏,1947年7月收回再度放映电影。戏院在改演舞台戏的几年里,主要由苦干剧团、上海观众戏剧演出公司和演剧九队演出。苦干剧团主要领导人是黄佐临,主要成员有姚克、吴仞之、柯灵、孙浩然、石挥、黄宗江、丹尼和中共地下党员李德伦、白文等。1945年后,由于政治环境的日益险恶,“苦干剧团”曾登报宣布解散。实际上,他们只是进行了一次改组,将苦干剧团改名为苦干戏剧修养学馆继续演出(图10)。1946年10月,上海文艺界人士曾借此举行鲁迅逝世10周年纪念大会,周恩来与会并发表演说。上海解放后,更名地方国营长城电影院,后曾用名长征电影院。现今,建筑外形仍保持,但内部结构已面目全非,现已成为拉法耶艺术设计中心。文化广场是复兴中路上另一处重要地标建筑,占地78亩。原址为1928年创办的法商逸园跑狗场(图11)。除跑狗赌博外,也附设旅馆、舞厅。1929年6月21日,跑狗场为招揽更多游客,开设夏令影戏场,也就是露天电影院(图12),可惜只维持了一个夏天即告关张。1952 年12月改称文化广场,1954年建成钢屋流桁式结构大会场,容量1.5万人,并新建1224平方米舞台,成为上海市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心。1997年以后,文化广场主要建筑被改建为精文花市。2011年,崭新的上海文化广场落成启用。
辣斐德路上还有一处公共娱乐场所,名为“辣斐花园”(图13),其中有溜冰场、剧场等等。于伶领导的上海剧艺社曾在此处演出,上演过曹禺的《日出》《雷雨》和巴金小说改编的《家》等。“辣斐花园”早已消失,此处现今为上海邮电医院(南部)所在地。
复兴中路上建立最晚的影戏院是上海大戏院。1943年7月9日开幕,当时的地址是辣斐德路亚尔培路口(今复兴中路1186号,陕西南路口西北角),最初为专演戏剧的场地。据报载,上海大戏院原名“银光大戏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及时开业,后经改装后重新以“上海大戏院”的名字开业(图14)。1944年后开始放映电影,1947年改组成三泰游艺有限公司后仍放映电影,上海解放后由市文化局代管。1956年改名为“上海电影院”(图15)。曾历经三次大修,更新放映设备,还曾作为上海话剧中心的实验剧场。
复兴中路是一条很典型的上海马路,这里中西交汇、文化多元、底蕴深厚。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文化被较好地保存、浓缩在一条不足4公里的马路上,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