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快乐的园本教研引领者

2015-01-12贾琳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园本车站课题

贾琳琳

园本教研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感染、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创新,不断地成长。在“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推动下,我园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园本教研日益完善,初结硕果,教师逐步从实践型转向科研型。在此过程中,园长应成为快乐的园本教研的引领者。

一、创设独特的育人环境,为园本教研打基础

随着教科研的不断深入,这个已有20多年园龄的鹰潭市第三幼儿园也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如何抓住现有的教育资源突显特色,什么样的环境才是人无我有的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铁路”。20年的铁路企业办园史,三分之二来自铁路家庭的幼儿,让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其作为独有的文化来打造最适宜。如何将又长又大的火车搬进幼儿园?大伙着实花费了一番心思。设计了无数个方案,都被一一推翻,最后目光定在园内一块4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上。当时动车组刚试运行,如能把时尚、新奇的动车组放在这块场地才是最合适的,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幼儿营造了探究、游戏的场地,孩子们肯定喜欢。想到这,大伙兴奋极了,赶紧拿起画笔把构思留下。如能让幼儿体验乘车的过程才更完美,于是图纸上又增添了售票厅、进出站口等设置,一个功能齐全的儿童车站在我们的笔下呈现。投入15万元,经一个暑期的施工,以童趣、漂亮的仿真动车组为主体建筑——“快乐车站”建成了。这里的孩子能体验快乐、享受快乐、分享快乐,它将把孩子们带进快乐的旅行世界,于是美其名曰“快乐车站”。

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园本教研作铺垫

创设怎样的外部环境才能让孩子们认识铁路、了解铁路文化呢?

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做了五方面的尝试:一是利用一堵6米高15米长的围墙,将其打造成7幅巨大的铁路发展史——有铁路发展百年史、机车的种类、铁路工种等的介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二是将大门旁80平方米的墙面设计成“神奇的铁路文化专栏”,对铁路知识进一步拓展,开设了6个栏目。“每月一站”定期介绍一个城市的概况和风情;安全专栏介绍铁路交通的安全常识;“铁路工人”介绍铁路工人的工种和服务;“快乐车站”介绍我园“快乐车站”区域活动的流程;“爱心创编”定期收集幼儿创作的有关铁路文化的儿歌、童谣;“火车专栏”陈列了十几种火车模型,介绍火车的种类和用途;三是积极探寻游戏与学习相融合的铁路文化环境,在操场地面上描制了巨幅全国铁路运营图——这一条神奇的铁路网把祖国各地联系在一起,引领幼儿来到祖国四面八方,了解各大城市的地理位置。四是利用走廊空间设计8幅连环吊画,按照16个不同的活动内容由24块正反两面的展板罗列了近百幅幼儿活动的照片,让家长及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五是开辟班级铁路文化主题墙,让幼儿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丰富多彩的铁路知识。

每处环境设计都注重了知识与游戏、实用性和欣赏性的结合,营造了独特的“铁路文化”氛围,为孩子们积累铁路文化知识作好铺垫。

三、建立完善的教研制度,为园本教研作保障

在长期的课题研究中,我园形成了一个有业务引领、有业务骨干、有积极分子参与的教研网络,并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专人专管、工作扎实。通过五个方面来抓好落实:一是教师自我加压,每周集中一个小时开展阶段研讨,提高个人教研水平;二是每人每学期上好一节观摩课,通过听、说、评课活动,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三是以铁路文化领域为载体,上好园本教研课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对话,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五是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每周二中午,园长与教师一起参加课题活动,积极参与指导。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园本教研做推动

单凭完善的制度还不足以充分调动每位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还必须设计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教研工作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每学期设立“优秀教师”“教研成果奖”“教研先进个人”等奖项,对成绩突出、积极参与、大胆创新的教师进行奖励。给予课题组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国家、省、市不同级别的课题,圆满结题或获奖时给予4000~10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将参加省、市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活动评比的成绩与奖励、表彰、职称评聘挂钩。

五、坚持长期的教研指导,为园本教研做引领

20年的铁路企业办园史,平均年龄40岁左右且大部分教师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现状,如何改变?教师的专业素养又如何提升?我认为教科研是极好的途径,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现状才能得以改变。为此,我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给教师解读教育案例,分析教育行为,传授教育技能,帮助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努力探索把新纲要中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教学的实际行动的方法和途径。在教科研活动中,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让每位教师都主动参加教研活动,每位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研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仅自己带头参与,还与教师一起探讨和反思,不断对课题进行深化。近几年来,我亲自承担、参与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和五项省级课题的研究。

六、开展丰富的特色活动,为园本教研做积累

“快乐车站”启动仪式拉开了幼儿铁路区域活动的序幕,“动车组”征名活动在全园掀起了高潮,“幸福号”“开心号”等几十个名字纷纷而来,最后“爱心号——D3次”以绝对多数通过。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创编家庭铁路儿歌”活动,为了让幼儿亲身感受铁路,我们组织参观车站、熊云清纪念馆等活动,许多家长带幼儿乘坐动车组,创编了200余首儿歌、童谣,丰富了铁路文化知识。火车长卷画、废旧材料亲子小制作——“我心中的火车”等系列活动,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使铁路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快乐车站”是一个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公共游戏区,十几套各工种的铁路小制服使活动更有趣,角色更形象。当孩子们排队买票、剪票进站、坐上“爱心号”动车,享受旅途景色时;当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穿上制服担当车站工作人员,为旅客热忱服务时,无论是旅客还是工作人员都在体验着成功和快乐。

七、引入课堂的铁路文化,为园本教研增亮点

三年来,课题组结合实际开展的五大领域主题探究活动,实实在在走出了一条三园特有的课题研究之路。

幼儿是如此喜欢火车、喜欢铁路文化,如能将之引入课堂那就更有意义了,如何实施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于是课题组的教师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铁路文化与户外游戏活动”“铁路文化与语言活动”等探究。刚开始,大家很困惑、很茫然:铁路文化能和这些活动结合吗?孩子们会感兴趣吗?怎样才能取得实效呢?在一次次的研讨中,思想不断碰撞,思路越来越清晰,方案越来越精彩,而且融入了家长的参与。语言、艺术、健康、科学领域的活动随之不断推出,教师还创造性地利用全国铁路运营图开展《聪明宝贝认站名》《我想去的旅游城市》等活动,每次孩子们都是玩得余兴未尽,活动既轻松又活跃且效果好,纲要的理念在活动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八、撰编系统的园本教材,为园本教研添光彩

三年来,“铁路文化”国家、省级课题的全体成员从学习讨论到教研培训,从主体探究到教学实例,从听课到评课,从活动设计到具体实施,都与课题研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有秩序、有层次、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教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与总结中得到提高。铁路文化体系目前形成了《中国铁路史——各种各样的火车》《神奇的铁路线》《辛勤的铁路人》等六大主题并贯穿于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之中。课题《铁路文化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荣获江西省中小学优秀课题奖及成果二等奖。每学期的铁路文化主题月我们开展自己的“铁路文化”课程,创编的园本教材——《幼儿园里的铁路文化》填补了幼儿教材中铁路知识的空缺,此教材的出版与发行正在商榷之中。

在园本教研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教研是教师体验生命成长与跨越,实现生命价值的乐园。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引领教研、参与教研、发展教研,并和教师们一起品味快乐教研和课题研究带来的快乐,做一名快乐的园本教研引领者。

猜你喜欢

园本车站课题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