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网络平台 拓展阅读新天地

2015-01-12程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呼兰河利用网络资料

程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扩展阅读面。”由此可见,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利用网络拓展阅读天地,可以打破区域的局限与差异,拓宽学生听说读写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开展网上课外拓展阅读,教师首先就要巧妙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乐读、爱读、多读。事实证明,丰富的文字、图形、动画、声音,常常将学生引入一种宽松、愉快、高效的阅读环境中,让学生逐步体验到网上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方式新颖,然后积极参与,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多方合力,让学生可读

1.思想上进行引导

网络内容丰富多彩,要想把学生挡在不良网站之外,还需对学生渗透文明上网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指导学生开展网上拓展阅读前期,我组织学生观看电教宣传片《网络文明教育》,增强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同时向广大家长进行宣传,让其意识到家中绿色上网环境的创设需要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提倡“亲子阅读”,及时了解孩子的网上阅读情况,遇到问题及时疏导。

2.上网技巧上进行提升

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根据实际需要搜索网络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因此,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非常重要。首先,借助信息技术课,掌握一些网上搜索、阅读、交流的基本技能,培养独立上网阅读的能力。其次,推荐如中国少年雏鹰网、小学生作文网、中国科普网等适合小学生登录的网站进行浏览性阅读。第三,指导学生借助Word、PowerPoint把图片和文字资料整合成图文并茂的作品。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实践。通过练习,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速度和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为网络拓展阅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善于指导,让学生会读

1.依据自身需求,拟定阅读目标及计划

目标是学习的基点与方向。为了避免网络拓展阅读漫无目的和无序无层次,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每学期初制订网络拓展阅读计划,而后依据自身需求和课文内容,对每次拓展阅读拟定基本目标计划,教师审阅后提出建议。这样,学生就拥有一个较完整可行的阅读指向。

2.结合语文学习,进行网络拓展阅读

(1)借助教材,多种形式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的实施主要是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览,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言积累。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一书的节选,如果割裂与《呼兰河传》的联系,教学内容显然是孤立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萧红的有关资料,去阅读《呼兰河传》,才能走近作家,走近作者的童年生活,进一步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从而实现读者、编者、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

(2)结合社会时事、学校活动等进行阅读

2014年8月,围绕“南京青奥”,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网上阅读。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阅读了大量有关青奥会的信息,之后我利用阅读指导课开展了“南京青奥知多少”的网上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收获。学生在一次次网络拓展阅读中,通过收集和归类整理广泛的素材,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重构文本语境、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四、科学评价, 让学生悦读

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网络拓展阅读,读出成效,在具体的拓展阅读活动结束后,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评价所制订的目标、计划、实施方式、知识获得情况作为每次拓展阅读的反馈,以期进一步优化阅读方法、提高调控能力。评价内容主要是阅读目标达成情况、阅读过程表现情况、知识积累情况,评价形式主要为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时,要重视学生网络拓展阅读的形成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特别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呵护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实施分层评价。同时还要搭建网络阅读展示平台,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阅读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激发学生持久的网络拓展阅读兴趣。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拓展阅读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阅读空间,增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使学生阅读的面逐步扩大,阅读的量不断增加,阅读的质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日益增强,语文综合素养整体提升。 网络环境下拓展阅读固然有其优势,但它不能替代文本阅读,因此我们必须遵循文本阅读的特性,将网络拓展阅读与文本阅读巧妙结合起来,为切实提高拓展阅读的实效性开辟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呼兰河利用网络资料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梦游呼兰河(组诗)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初探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