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预习 成功捷径

2015-01-12曾淑云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句段教给前置

曾淑云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目前,全国有多种不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学习前置、问题前置,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等,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两年的高效课堂改革实践,我觉得高效课堂能否真正达到高效,关键在于学生的预习。学生预习效率高了,课堂就能事半功倍。在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出示预习要求,让学生明白该预习什么

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之一就是出示每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在开学初,我就出示语文预习要求,让学生抄在预习本的首页,使学生明确基本的预习步骤。

小学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所以,我首先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1)读题、解题、质疑。(2)读作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这一步有条件的可做,无条件的可不做)。(3)初读课文,圈出生字和成语,画出难认、难理解的字、词,并查字典。(4)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5)三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试着概括段落大意。(6)四读课文,结合每课导学案的重点问题,抓重点句段悟意悟情悟法。(7)给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找出形近字、多音字、近(反)义词等,并抄写生字。(8)文中提到的人物、地点和知识你还了解哪些?试着查找相关资料。(9)提出你的不懂之处或疑问。

二、教给学生常用的预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

单有预习目标,有些学生还缺乏有效方法,使预习流于形式。所以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所需的一些常用方法,并用一周时间让学生在课堂预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方法。如:用①②③……在段前标出自然段;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标注拼音;用“    ”标出好词、好句、重点句等;不理解的难词或难句,则用“——”画出,并在旁边标记“?”,重点段用“☆”在段前标出;词语解释写在横线下,重点句或重点段的品读感悟写在句段旁边的空白处;分段用“//”,段意写在各大段后面的空白处;课文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用铅笔写在课题上面;中心思想写在课文第一面的下方空白处(这样方便老师批阅或同学检查)。在课文后的生字表中,给每个生字注音,组两个词(一个文中的,一个其他的),找出形近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比较并组词(写在预习本上)。

另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分段写段意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方法,划分重点句段的方法,品读重点句段的方法,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的方法等。

三、检查激励工作到位

严格的检查制度是有效预习的保障。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时间,教师一定要在上新课的前一天下发二次备课后的导学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第二天早上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预习作业交由同桌检查。一旦发现某同学没有预习或漏掉一两处没预习,马上叫他补完。完全没预习的同学还需由组长打电话告知其家长,情节严重的,有必要叫家长到学校来与老师商讨应对措施。

预习作业,刚开始时教师一定要收上来查看,但不需做细致批改。到后面可以每组抽查1~2名学生的作业,其余的由同桌或组长批改。口头预习作业(生字、新词的认读,课文句段的朗读)放到课堂上,每堂课的“预习导学”环节由教师每组抽查同一号同学或全班抽查几名同学来认、读,或是由对子互读互查或是由组长本组内抽查。然后由组长就书面和口头两项预习情况汇总,由记分员在记分表的“预习导学”栏中给组员计分。总分8分,优7~8分,良5~6分,中3~4分,差1~2分,特殊情况由教师判定。

四、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对于高段语文课文内容方面的预习,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很难,如果经常无法完成一些“难题”,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会失去预习的兴趣。所以,除了要学生准备各种常用的字典外,还要让学生准备一些相应的辅导资料供学生参考(只是一定要要求学生不能照抄上面的答案),“大难题”也鼓励学生请教家长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另外,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比赛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以提高预习效果。

学生预习功课做好了,我们就能实现“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和“先学后教”了,学生就会慢慢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了,那我们的课堂不就达到高效了吗?

猜你喜欢

句段教给前置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