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习作之攻略

2015-01-12张晓敏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习作创设作文

张晓敏

习作,记载着学生的生命与思想的变化,表达了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孩子的本性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就要顺应孩子的本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生活为教学资源,以“实践”“创新”为走向,力求灵动、鲜活、快乐。

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待习作教学,教学中带有极大的功利性,教学往往只为应考需要而安排习作训练,习作课显得枯燥乏味。这也导致作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微”的结果。那么,怎样才能让习作充盈快乐呢?笔者试着摸索、总结了以下“快乐习作”之攻略。

一、从创设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快乐写作

习作指导的写作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从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以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而获得情感体验,继而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缩短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写出有生命力的佳作的。如指导写状物篇,可以带来一只宠物狗,让学生与它嬉戏、玩耍,在玩乐中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因为孩子与小动物有一种天生的自然亲密感,他们习作的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着对它的喜爱之情;而介绍一种植物,以荔枝为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荔枝的形状、颜色,闻闻它的香味、尝尝它的滋味,并了解它的产地及相关的传说等。如果指导写景篇,教师可带着学生投入自然的怀抱,去找春天,用眼睛、用文字定格家乡如画的山水。再如指导写人篇,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猜一猜的写作游戏,让学生在班里挑选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人来写,在确定人物后,仔细观察他的身材、长相、神态、衣着,优点、缺点、喜好以及他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写出来大声念念,让同学们一听就能猜出是谁。指导写活动篇,我们不妨带着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去寻找写作素材,看看这些习作文题——《“开心一刻”知识竞赛》《拔河》《成语游乐园》《红歌嘹亮》《小厨“煎蛋”记》《创意广告》……教师如果能够这样应习作需要,巧设情境,让学生的习作经历“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过程,学生就能准确地抒发自己胸中的想法和情感。

教师在习作指导中注重创设情境,能带给学生更多感性认识,能让学生写有所写,感有所感,从而快乐习作。

二、从拓宽思路入手,助学生快乐写作

学生习作时“咬破笔头难下笔”往往就是因为教师习作指导时没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扩大视野、拓宽写作思路。有的教师过度依赖例文导向的功能,习作指导时,细读细品例文,固定习作题目与构篇方式,导致学生思维定向,写出的文章甚至与例文大同小异。

如指导写以“成长故事”为话题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既是“成长故事”,就可以写成长中的烦恼,成长中对自己缺点的反思及克服过程,成长中所接受的教训,成长中感受到的关爱,成长中感悟的人生启示……如此多的话题切入点,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写作激情,学生就不会拘泥于大多数人的选材,能依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写出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独特魅力。

三、从灌注情感入手,促进学生快乐写作

教师最怕批改千篇一律、毫无生命力的学生习作。只有让学生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文章。这就需要学生拿起情感之笔记录生活,写出自己的特有体会和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文章更有活力、更有新意和感染力。

生活才是创作的来源,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切忌闭门造“文”,而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生活就是最大的作文素材库。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捕捉作文情境,捕捉那些刹那间撼动我们内心的东西。如在校园里,就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也许是大家正上着课,窗外突然飞进一只大黄蜂。它横冲直撞,吓得女生脸变色,引得男生兴奋得眼发亮;也许是霎时间,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暴雨突至,校园积水,老师与学生们互帮互助;也许是操场上震天的加油助威声中的精彩拔河赛;也许……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就会抓住这极好的写作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即兴作文的训练。因为这时学生往往是有感而发的,能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情感。

当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及情感表达方式很有必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典型的优秀作文片段,分析、学习作者是如何融入自己的情感的,这样能达到习作能力的迁移效果。

四、从评改形式入手,落实学生快乐写作

我们往往看到教师用心眉批细改,在学生习作本上圈点勾画,但“鲜血淋漓”的本子发下去,有几个学生会细细品味?新课标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所以,要使每个学生快乐作文,我认为作方评改方式应多元化,可以采用教师总结性批改、生生互改、家长改、多媒体展示集体评改等形式。

课堂上,我会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评改。这样让学生直接经历了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懂得要改哪里和怎么改,为后面的互改和自改打下基础。

我喜欢让学生把周末日记或单元测试卷中的习作让家长评改,这样让家长参与教育,也是家校联系的有效补充。家长在评改中不仅及时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更享受了亲子之乐。

更多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改和自改。修改步骤是:一勾画好词,删除及修改错字错词,补充好词;二勾画佳句,并作批注,写出这个句子写得好在哪里;三评开头、结尾采用了什么写法,是否精练通顺,是否有更好的写法;四品文题是否恰当或新颖;五阅全文,看看是否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过渡自然、标点正确;六写出评语,注意语句委婉、诚恳。

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这种评改方式,他们改得细致认真,不仅体验了批改的乐趣,更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提高了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习作创设作文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