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失的体验

2015-01-12李艳凤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体验生活化初中语文

李艳凤

【摘要】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也有人指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从生活化教学入手,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文和生活的结合……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由此可见,只有让语文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语文,感受语文,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究意识,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呢?下面我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情境再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教师如能让学生亲自去演一演,那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会被触发。与此同时,在对文本内容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对文章也会有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时,在讲到当大科学家伽利略一步步走上斜塔,准备亲自实验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相同的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不是向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那样,像一片羽毛和一个小球一样不同时着地,而是会同时着地,所有的人都嘘他,认为他是个疯子,敢挑战权威,敢怀疑伟人。文中伽利略的一个10磅重的铅球和一个1磅重的铅球,这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这个结果,以现在同学们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接受上,对这一实验还缺乏感性认识。于是,在课堂上,我就让同学们亲自在讲台上来表演这个实验。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体验,加强了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二、深挖教材,让学生在内容中体验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教材的内容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引领学生深挖教材,找准学习和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引起学生共鸣,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愿意把自己的秘密或经验与别人分享,从而使学生在基于教学内容的体验中收获到语文教学的无限精彩。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幼时记趣》一课主要体现了学生或孩提时代的趣事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谈谈自己儿时的趣事,有学生说“小学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到公园玩,在高大的法桐下,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和一只大青虫搏斗,我们就一起围着看,大家都在想哪一方会胜利,于是,很快我们就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方支持蚂蚁,另一方支持青虫,我们把成群的蚂蚁想象成保护家园的地球卫队,把大青虫看成入侵地球的怪兽,一时间仿佛我们成了指挥军队保卫地球的指挥官,对方真成了侵略地球的坏人,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斗。”同学们听了以后,顿时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跃跃欲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样处理,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关注生成,让学生在动态中体验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成性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被激发,共同造就了语文教学生成的精彩。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素材,教师要关注教学的生成过程,充分开发多种学习语文的途径,从而引领学生在动态发展中体验。

例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大家探究:“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百草园的美景,和现在的生活环境相差大吗?有没有使你一心向往?你觉得有没有写得还不够的地方?”老师提出的这一问题,不仅在情境布置上体现了辩证的思维,也为学生提供了欣赏文章的机会,留下了可供批判发展的空间。因此,课堂上的交流很火热,很多的同学当然是对课文文笔的赞赏,和对这种无忧无虑的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是也有不同意见,一位同学说:“我觉得课文描写百草园,在现实中基本不存在吧!看起来比我在电脑上种菜偷菜差远了”这个意见倒是学生的发自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我们当老师的,对此千万不可轻视,这明显是现代生活与过去传统之间产生的巨变,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生活环境。抓住这个教学契机,我让学生来谈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与生活现实相联系,切莫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悄然溜走。

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出,如果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能将其引向深入,使其向纵深发展。将一个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的问题,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教学,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很好地把生成与学生体验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显著。

四、活化思维,让学生在运用中体验

生活化教学倡导活化思想,重视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特点,教师要提倡学生拜生活为师,结合文本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继而在运用中增加学生的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在教学这一课时,结合文体的特点,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师,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观察事物。要学习或了解一件新事物,就要学会观察,特别是观察的顺序,可以从外到内,可以由近及远,可以从整体到局部等。比如描写一个苹果,就可以运用这种从外到内的方法,先是观察外表,形状是圆的,还是椭圆的;颜色是红的,还是青色的;润泽是水灵还是萎缩;再观察内部,果肉的颜色,果核,甚至味道等。比如观察妈妈给客人沏茶的过程,先烧水,再清洗茶具,再取茶叶冲泡,冲泡的次数,为客人斟茶,斟茶的顺序等。学会了说明顺序,也即是观察的顺序,就容易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要害。

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出,《苏州园林》一文虽然描写的是建筑,但是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增加学生的体验,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学会了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五、丰富资源,让学生在拓展中体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等等均都有所涉猎,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及时将生活中和学生密切相关而且具有价值的内容引进课堂。这样教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学生也在生活拓展中得到了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以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学生沉浸在深深的思念和想象中时,我适时引出当今社会,一些不法分子和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充分利用“贵州瓮安暴力事件”“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的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和“新疆暴力事件”等来攻击中国,诋毁政府,制造混乱,使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遭到破坏,这种行为,我们怎么能够答应。因此,同学们应该认清形势,坚定思想,不要被一些非法势力所用,客观正确地分析问题,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一来,在拓展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要想让课堂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就要以教材为基础,及时找准语文和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才能更深刻,从而使“生活化”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失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符玲玲.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9).

[2]梅云霞.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渊源与演进[J].教学与管理,2014(5).

[3]董旭午.语文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实践价值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8).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体验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