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常识
2015-01-12高正芸
高正芸
【摘要】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诵读古诗文能起到春雨润物般的审美作用。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常识;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余光中先生说“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底,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若是等到大学才来补救,就太晚了。”语文课就是要为学生打下结实的中文底子,高中阶段是学生构建自己中文功底的关键时期。实际上,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对考点以外的任何知识都不感兴趣,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这实在令人担忧。
其实研读我们手边的教材,处处都有传统文化常识的影子。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诵读古诗文能起到春雨润物般的审美作用。读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就能体会冬去春来的变化,仿佛听到谢灵运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读到“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就想到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的样子。让学生在诗的海洋里撷取一朵朵充满诗意的浪花,并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领略到这些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利用教材的学习,有意识引导学生重视课文页下注解中的传统文学文化知识,经常有重点地进行解释、补充并提醒学生联想记忆积累。比如在教学《离骚》时,学生根据教材资料了解“楚辞”的相关文学常识,知道《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与《诗经》一样成为之后两千多年内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源头。我就顺势补充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学生不仅了解了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还知道了“诗经六艺”的内容,我还补充了一些伟人对《诗经》的评价,如孔子:“不学诗,无以言。”司马迁:“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班固:“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毛泽东:“《诗经》大部分是‘风诗,是老百姓的民歌。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此时,部分学生都惊呆了,原来我们的文化源头是这样瑰丽辉煌,就特别期待学习《诗经》里的篇章。
我常常根据学生已有的教材,适当地补充了一部分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并给予学生有益的指导。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赏析文章结尾的《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我补充了汉乐府民歌《江南》,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写得非常有情趣。同时拓展性地介绍了汉乐府,学生第一次明白“乐府”原来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也就是一个官办的音乐机构。学生觉得好神奇!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长歌行》,但他们什么句子也不记得,当我说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他们又傻了,如此熟悉的诗句原来是汉乐府民歌。课后我又及时补充了乐府名篇《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它们都选自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又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学生不禁感慨,我们平时学习的普通课文原来都是“出生名门”,这么有故事。这本身也激发了学生学好课本的欲望,对每一节语文课充满期待。
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神,更是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积极地丰富自己,为学生准备好每一次的精神大餐,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今天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异常广泛,他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课堂上点燃的思维火花,在他们年青狂热的心中,需要一个平等的交流、真诚的理解、合作式的对话。常常在课后还追着我帮他们寻找课堂相关的资料,虽然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看到学生求知的欲望、饱满的热情,我也被感染了。在对话中,我把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与学生分享,在倾听学生的言说中,学生的见解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同样作为独特的财富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也可以获得一种知识的和精神的收获。在对话中,有时学生的见解会超越教师,比教师更具真理性,这对教师而言是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他们早已不满足了解这些补充的传统名篇,还利用早晚读时间,大声朗读,根本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在抑扬顿挫之中领悟古典诗文中无法言传的神韵。反复朗读几遍,增强语感,接受熏陶,积累语言智慧。一遍一遍的诵读,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生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谈》一文中说:“好文章是涵养情趣的工具,作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本民族的好文章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能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或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通过舒缓沉郁地诵读《离骚》,让学生体会屈原愤怨悲怆的感情,感受在中国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诵读杜诗《登高》《蜀相》,于抑扬顿挫的音调、徐疾相间的节奏中,体味诗人旅居四川时困苦惆怅的心境,沉郁悲凉的情感。至今我还记得我的语文老师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他特有的腔调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如果不会吟诵只会读,这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
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二的学生,暂时还没有升学的压力,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在教学各种选修教材时,一方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补充相关的传统文史知识,化整为零,便于学生积累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典诗词朗诵比赛、传统民俗文化讲座等活动,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把这些传统文化知识都渗透到我们每一节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成为提高学生文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阵地。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