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刍议

2015-01-12黄丽华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多元教学学习兴趣

【摘 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课,也倍感压力,目前语文课的现状堪忧。由于教材陈旧、教师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学习意愿不明确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支持。我们要从教师自身观念、整合教材、结合专业以及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进行突破,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语文教学 多元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2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家对职业教育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职学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儿园培养了一大批幼儿教师,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诸多用人单

位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意见,主要集中反映在

文化素养不足、写作能力较差、沟通能力缺乏和组织管理能力欠缺等几个方面。而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中职学生却对语文课堂提不起兴趣,使得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针对此种现象,本人特选取我校2012级、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3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尝试对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改革,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通过调查发现,不喜欢语文课的学生有109名,占调查总数的35%;认为语文课不重要的学生有115名,达到了调查总数的37%。仅有88名学生表示语文课很重要,值得认真学习,占调查总数的28%。在109名不喜欢语文课,对该课没有兴趣的学生中,高达40%的学生认为现行语文教学内容陈旧,和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29%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死板,没有创新,所讲的内容吸引不了他们;仅31%的学生认为自身文化基础差,失去了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在115名认为语文课不重要的学生中,有1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学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41%的学生认为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用不上这些知识;高达49%的学生认为中职生毕业后直接面对的是就业,专业技能技术远比文化课更重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观念不正确

1.部分学生学习意愿不强烈,学习目的不明确。以我校为例,每到新生开学季都会有近20%的学生不是主动就读,这些学生从主观上对学习就是排斥的,更谈不上学习兴趣;

2.部分学生重技能轻文化。不少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个职

业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将来工作就是哄孩子,只要会唱歌跳舞,能弹琴画画就行,语文课这样的“豆芽课”学不学好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在校时多数中职学生变成了专业技能强,文化成绩弱的“跛脚学生”。她们还没有意识到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语文修养: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语调柔和、平稳,不但语言要生动有趣,儿童化。言谈举止更要大方得体,为人师表。也未认识到幼儿教师承担着幼儿启蒙教育的重任,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以榜样的力量,要想做到润物细无声,必然要求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些都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二)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成都市大多数中职学校使用的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我校也不例外。这个版本的教材已经沿用了多年,有些内容尽管具有教育意义,但是这些素材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就显得太过陈旧,与他们的生活严重脱节,老师使用的意愿也不强。而我校共有汽车、数控、学前教育等六大专业,每个专业的学情不同,所培养的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岗位更是千差万别,有与人打交道的,有跟机器打交道的,但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却是相同的。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不同专业特点的学生,很显然,最后获取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太理想。

(三)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任何学生来说,知识渊博,与时俱进,幽默风趣,能与他们谈天说地,还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老师肯定更受欢迎。但是不是所有老师都具备这样的个人魅力,由于教师不注重自身学习提高,一套教案沿用数年,教学案例多年不曾更换,因此语文课味同嚼蜡,学生兴趣索然,师生间的距离感自然就会越来越大。而语文课本身应该是极富感染力,注重文学性和人文素养的课程,那么试想,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当然更加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用人单位喜欢的优秀人才了。

三、学前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建议

自本校成立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知名度高,学生素质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用人单位也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一些不满意见,我曾经面对过如下尴尬场面:曾有一位幼儿园园长在谈到本专业部分毕业生的情况时这样评价:“你们的某学生我不知道把她安排到哪个班才有老师接收,合作能力较差”、“一日活动流程都写不好”;“她总是很难融进所带的班级”;由此不难

看出,我们的学生文化素养确实亟待提高,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学科尤其显得任重而道远,语文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的语文课堂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时又要让他们接受人文化的熏陶,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如何改革才能深受学生欢迎,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呢?基于以上主客观原因分析,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

1.要意识到当代教师角色应该发生转变。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判者,作为设计者,教师必须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适应性的教学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作为组织者,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能组织全体学生来完成计划方案;作为指导者,教师要以历史“代言人”的身份,超越时空,说明和解释已知条件下事情发生的状况和特点,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作为参与者,教师要经常扮演学习者的角

色,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关系、结构和特征等;作为评判者,教师必须通过学生对认识结果进行表达、交流、批评和修正,引导他们对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作出分析和论证。而我们的部分教师是“入行早,资历深”,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烂熟于心,要让他们从思想上发生改变,必须主观上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才行,否则就是一纸空谈。

2.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学生观。我们许多中职老师一提

到我们的中职学生就会说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这是站在普高教师的立场来评价的。作为职高教师,我们不能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因为我们没有选择权,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他们,在知晓学生短处的同时更要多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才是职高教师应有的学生观。一旦转变了观念,我们会发现自己再面对学生的时候心态就更加平和,而不是一味的埋怨。看到学生

时,想到的是如何让他们喜欢上自己和语文课堂,这就是把被动变为了主动。有了自发的原动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教师要善于整合资源,合理取舍教材,拓展语文课堂

王荣生先生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学生才能学得相对透彻。一篇教材,它包含很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有用?

1.要求教师还应该高屋建瓴,总体把握,全方位思考课程安排。结合成都市中职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对我们的语文课程进行全方位考量,再具体落实到每一学期,制定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或水平。可以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切入,找准切入点,教师就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把我们需要的内容融进课堂,让素材为教学服务。

2.要求教师必须先有一个定位,一个目标,即所谓的“一课一得”。建构主义认为,语文教学要适应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需求的空间,要具有有利于学生与周围进行交互作用的场景,具有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而非支持“教学”)的情境。上海的朱震国老师在教学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时,从生活入手,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文本紧密结合,点拨,交流,品味语言,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朱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适应了学生的需求,能有交互的场景,更让学生自己为自己提供了信息资源支持“学习”的情境,理论和实践做到了很好的结合。本学期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它的兴趣不大。所以本学期我先大致介绍了这部小说的历史地位,世人对它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趁热打铁把这篇小说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定研究主题,我再权衡提建议。小组选定的主题分别为“凤姐的一生”、“本文的说话艺

术”、“林黛玉的性格及命运”、“宝黛的爱情悲剧””黛玉葬花”等,学生还制作了ppt进行展示,有的小组以表演的形式再现经典情节。尽管学生的展示不成熟,分析不到位,不深刻,但是这正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开始,在他们小组展示之后,我再根据学生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兴趣就变得更浓厚。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将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将语文课与专业相结合,探寻适合学生的多元教学方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从我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就听到许多关于教法、学法的讨论,如“目标教学法”、“杨思经验”、“学案导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诚然,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它的特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是所有学科、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我们的职高语文教学更是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专业特点来探寻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我始终坚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了解

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此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还

要深入钻研,探寻适合学生的多元教学方式,只有如此,方能优化课堂,让学生学到想学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幼儿教师。本学期,我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柳永的《雨霖铃》,这堂课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肯定,学生结合专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这首经典的宋词进行个性化的

解读,课堂异彩纷呈,有意境深远的绘画作品、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文采飞扬的诗词赏析以及精彩传神的舞台演出。这堂课展示了幼教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有效地拓展了语文课堂,学生学得开心,我也乐得清闲。

(四)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学会学习语文,鼓励他们重拾信心

与普高学生相比,职高学生由于中考失利,自感前途渺

茫,显得较为自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价值缺乏客观的评估。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尽可能地放大学生的闪光点。据我调查,每个班都有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可以想象,不被肯定的初中生活该是多么的压抑,多么的无助。到了新的环境,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赞许,这难道不会是一个好的开端吗?有了来自老师的鼓励,学生的学习劲头肯定会增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在学生重拾学习信心之后,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职校,学生如果还是沿用初中学习语文的方法,那无疑又将走进新的恶性循环。初中语文学习要测试,许多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而职高语文则主要侧重应用能力,将知识活学活用。语文的学习仅靠课堂和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要懂得语文学习的方法才行。我总结的语文学习方法就是:提高兴趣——广泛阅读——勤于

思考——善于应用。只有将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变成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才会收到更好的实效。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影响下爱上语文,必将终身受益。

以上几点是我近几年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探索和体会。我深知,中职语文课堂所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每时每刻我都不敢懈怠,如果我的思考能对我的学生有一些益处,我将倍感欣慰。

【参考文献】

[1]黄丽云.《适合职高幼教专业学生实际需求的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究》,2007。

[2]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2007。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黄丽华,女,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向阳桥校区),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中职学前教育多元教学学习兴趣
让我们有效迁移,多元而教
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从键盘乐器演奏基础教学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论述初中英语多元教学法的实施
《电动力学》课程多元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