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活动探析

2015-01-12胡燕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过程评价以人为本课堂教学

胡燕

【摘 要】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着眼,探讨该评价的本质特征与实践意义,阐述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原则、策略与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观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方式与学习成效,通过教师及时、灵活、多元的评价活动,达成师生的良好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 良好互动 过程评价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05-03

教学活动由认知活动、组织活动、情意活动和评价活动组成。其中,评价活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使教学活动及时得到调整和改进,使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强化和矫正,从而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控制和保证。对于教学评价,学术界大多关注教学后的评价,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见诸文本较少。本文试图就这种评价活动的定义、功能、内容和方法等问题作简略阐释。

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区别于另一种教学评价,这即是在课后由教师本人或其他相关人员依据一种较为系统、分类明确、有权重或分值、等级等组成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而进行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是对一堂完整的课的质量综合性评价。本文所涉及的评价活动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其评价者主要是教师,评价对象是学生及其他的活动和效果。这里,不排除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占据主要位置,本文侧重于对这种评价的认识。笔者认为,评价的完整过程,应不仅是做结果的价值判断,它还与反馈、矫正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教师从学生处获取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又将这种判断后的信息通过适当的方式传输给学生,继而调整教师自身的行为和调控学生的行为,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这种评价,教师获取信息的来源应是广泛的;它既包括学生的认知状态,也包括学生的情意状态;教师获取信息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从时间和评价的性质划分来看,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应由课初的诊断性评价、课中的形成性评价和课尾的总结性评价几部分组成;从评价的方式来看,也不是唯一的,教师可通过观察、谈话、提问、测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可通过各种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来评价学生,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施教者对仍在发展和进行中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活动反映)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并对学生给出相应的评价,进而有效地调控师生双方的教学行为,促使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过程中开展评价活动的积极效应

课堂教学中评价活动最主要的功能是调控和改进教学,通过评价以发现问题,肯定长处,强化动机,改善行为,从而有效地改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相关活动,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并取得积极的效果。教学评价的这种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教与学的反馈指导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指导功能,它是通过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来指导与调节师生的教学行为,增加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价值判断,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学生而言,通过教师肯定的、鼓励的、批评的等不同的评判,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再加以调整和强化,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达到教学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评价活动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均具有指导、调控的作用。

(二)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几十个学生,而学生的发展水平、个性特长却不尽相同。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这是每位教师都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学中的个别评价向不同的学生传输不同的信息。如,可以鼓励优生提高学习要求,可以勉励学困生更进一步,可以提醒不遵守纪律者约束自己的行为,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评价推测到一部分学生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使更多的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如果说,授课主要是面向大多数学生,评价则既可面向多数,也可面向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因此,教学中的评价活动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评价活动的这种功能为此创造了条件。

(三)有利于营造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

相对于知识传授前言,评价活动是明确地针对人的行为状态而开展的。教师教学评价的源泉在学生,即是学生的认知状态、行为方式、情感体验等。教师评价的结果又要反馈给学生,并让学生理解、接受、转化为相应的情绪冲动和行为方式。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本身充满着情感的色彩。如果教师能以一种平和的、平等的心态去接受学生,再返回给学生肯定、鼓励、期待,而不是严厉、斥责、冷漠,那么,学生也会以一种相应的、积极的态度去接受教师。通过师与生的情感交流,营造出民主、合作、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是评价活动的又一功能。

(四)有利于对学生的激励与导向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习行为。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明白自己的差距所在;通过评价,让学生去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通过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评价,让学生去学习别人之长,克服自己之短,扬长避短,增强学习的有效性。综上,都体现出评价的导向功能。通过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肯定自身的优势,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领略到进取的价值从而受到强大的鼓舞,并焕发出更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是评价的激励功能。课堂教学中因其评价活动的及时性、针对性,而使评价的这两项功能显示出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评价活动具有上述多方面的作用,如果能充分认识这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评价手段,则会使它发挥出更积极的效应,这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所希求达到的一个目的。

三、评价的操作性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具有上述积极的功能,如何发挥它的功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是教师们在操作实践中值得探索的问题。由于评价的前提是对评价对象的了解和分析,评价的目的应促进教学活动的改善,因此,评价活动应是一种系统活动,其操作可按照评价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三个步骤来进行。

(一)评价信息的获取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信息主要产生于学生及其活动和质量。由于教学本身所涉及因素的广泛性,故而使评价的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概括起来,这种信息的获取,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和学习结果中反映出来。

学习过程是指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经历的学习程序,包括学生学习的起始状态、接收知识及其思维活动的过程、应用知识及形成能力的过程等。这之中,教师可获取的信息是广泛的,如学生是否跟随教师的讲解在思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相关活动,学生的作业练习是否遇到障碍、学生回答问题思路及表达是否清晰等等都是教师所应当关注的,而学生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的解决与否及学生思维的有序、活跃、敏捷,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闪现等尤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体采用的方法,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将外在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有并形成相关的能力。因此,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正误与优劣是极其重要的。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涉及面也比较广,如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行为规范、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方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知识记忆的方法、学生解题的方法、学生获取新知、复习旧知的方法、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与别人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动手实验的方法等等均可以收入执教教师的视线并做出判断和指导。

学习体验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伴随的心理体验。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等,学生的学习体验作为一种动力源泉相伴学习过程的始终,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时暗藏于学生心理深处,但也有相应的外显行为体现,教师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如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强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郁、学生是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否愉悦等等,教师可通过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解答难题的坚持性、学生与教师合作的态度以及整个课堂氛围等来予以考察,就可以获取相对准确的信息。

学习结果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其认知水平和能力技巧发晨的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当与教学目标对照起来,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为便于对学习结果的分类考察,教师可参照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来进行,使其线索更清晰、内容更充分。布鲁姆将认知目标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类,教师不一定每节课都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应当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获取的来自学生信息是丰富的,而获取的方法应当说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不拘一格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机会甚至创造一些机会来对学生整个的学习活动进行考察。最常见的方法可以是观察、提问、谈话、讨论、练习、阅读、背诵、实验等。这些方法本来就是组织教学的基本方法,但关键是教师应有评价的意识,要把这些环节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而不要让其在不经意之中就错过了这样一些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例如:教师可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一方面可以集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再如,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上。教师可创造争辩的情境,让学生在争议中暴露出认识上的分歧,从而为教师的评价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信息。

(二)评价信息的分析

教师接受学生传来的信息后,应及时反馈给学生,这就是对学生的评价。但评价不是对原始信息的简单重复,学生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应是经过教师分析判断做出价值规定的信息。因此,教师必须在需要的前提下,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再认识并做出价值判断。为此,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灵敏度,对信息要敏感;其次要有一定的辨别力,分辨出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第三,要有一定判断力,这些信息告诉了什么,信息所体现的积极性是什么,所反映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程度怎么样?等等,教师要迅速做出判断。例如,课堂上有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就是部分学生走神,那么当这种信息传递给教师时,教师就要做出一种判断了,这是学生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其原因可能是跟不上进度,也可能是教师讲课存在问题,再进一步分析,可能是教学内容过难,教学方法单一,需要改进;可能是学生前期知识准备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找准了原因,做出一种判断,方可对症下药:再如,对于同一个问题,许多学生都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甚至思维都没有到位。那么,教师就要对此加以重视,找出学生的症结,只有这样,把信息本身通过教师的思考做出判断,上升到一种比较理性的认识高度,才可能合理地处理和利用信息。

(三)评价信息的利用

评价信息的利用,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评价的功能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发挥评价的调控指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的调控与改进,一是对学生学的指导与改善。

对教师教的调控与改进是指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行为和状态做出判断再进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如发现问题则应及时调整和弥补。比如,当发现学生紧锁双眉,不得其解时,教师要想法激活其思维的火花;当发现学生走入学习的误区时,教师要教给方法,指点迷津;当发现学生处子无精打采的状态对,教师要活跃气氛,使其振作。总之,因为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其需要和能力既是多重的,也不是固定的,教师要认识和尊重这种特性,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行为。

教师将经过价值判断后的信息通过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这是调控指导学生改善学习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教学评价的具体表现。要使这种评价适应新的学生观、教学观,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坚持以下几点:

1.评价的教育性

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教师在评价中,应当向学生发出明确、恰当、具体的信息,让学生能清楚的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目标达成的情况等,进而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情绪、弥补知识不足。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心结果,更不能只关心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上,要将其引向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当然,要将这种愿望变为学生的行为,还必须强化学生接受和利用反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发挥主体调控的作用。

2.评价的民主性

虽然在课堂上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但教师也应注意将这种评价适当地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与互评),通过这种评价,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感和约束感,体验并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这也是对学生自我评判能力培养的方式。

3.评价的及时性

教师应当随时收集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定。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高层次需要发展。当某种不良的倾向出现,及时予以纠正,则可转化为一种向上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效应。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及时。

4.评价的情感性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是教师融洽师生关系的一种良好的机遇。教师如果在评价中能对学生倾注以尊重、理解和宽容,倾注以关爱和赞美,倾注以真诚和平等,特别是把期待送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期待着我”,这样,就会使师与生的距离缩短,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就会让学生在失败时不沮丧,在成功时不自满,使学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学习状态。

5.评价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的评价融入教学活动中,要求其在方式上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教师可借助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展开评价,如一段评语,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符号,均是有效的方式,绝不能仅把作业练习的批改作为评价的方式,这是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

6.评价的分层性

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是不同的,对不同学生评价的标准、方式也有所不同。实施分层评价可以加强评价的针对性,使各种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比如,对于差生,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让他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希望,从而逐步从学困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自信、自强的孩子:再如,对于一个优生,适当地提出批评,提高要求,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进行而又不可缺少的活动,是一个包括反馈矫正在内的完整的操作体系,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适时、合理、恰当地运用它,就会使它多方面的功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回想当年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写的课堂理想状态:“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忙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眺,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

喜……”如果把这些问题放到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来思考,那

么,老师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卷,这就是评价活动能够追求到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张玉田等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2]张远清,张乃文主编.《开拓与创新》.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

[3]麦曦主编.《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新世纪出版社,1996年。

[4]成都市教科所课题组著.《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5]刘旭著.《上课 说课 评课》.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6]张乃文.《论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交流发言材料),1998年。

猜你喜欢

过程评价以人为本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技巧的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
基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四点五步教学模式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