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探讨

2015-01-12包宏伟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分析

包宏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从传统的读者范围扩大到更为宽泛的用户范围,所以,了解公共图书馆的用户信息需求,必须从信息用户的研究开始。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一、信息用户及其特征

信息用户指各种实践活动中利用特定信息的个人或群体。信息用户是人们众多的社会角色之一,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利用信息时,包括查寻、接受、吸收、使用、消费等环节,才成为信息用户,而在没有利用信息的实践活动中就不是信息用户;信息用户利用的信息是特定信息,这说明了信息用户的指向性,即信息用户利用的是与其当时的实践活动相对应的需求信息。总之,信息用户指那些接受信息服务的人类个体或群体。

信息用户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信息需求,即需要接受信息以解决未知问题;二是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语言能力等,即有能力接收、处理和利用信息;三是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即事实上接收和利用了信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特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信息用户,如果他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则称之为潜在信息用户。读者则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用户,读者除了具备用户的所有特征外,还有—个严格的先决条件,即读者必须拥有阅读能力或者说必须掌握书面语言。

信息用户有哪些类型?目前,国内关于信息用户的分类众说纷纭,还没有形成确定的分类体系。国外的研究更多的是根据信息用户与信息系统的需求和行为进行划分,把行为模式大体相同的归为—类,认为一类用户是一组单独的信息需要者,而不是一组或一类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例如,从实在的或计划中的特定信息系统出发,可把信息用户区分为四种类型:

潜在用户——指需要而未获得可能(或不可能)由某种信息系统专门服务提供的信息的人;

期望用户——指有使用特定信息服务意向的人(如文摘服务的所有订户);

现实用户——指已经实际使用某信息服务的人,不管其是否从中受益;

受益用户——指从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中得到可测利益的人。

国内的研究者对信息用户的划分更多的是以用户的自然属性为根据,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息需求。这种划分的结果是把一类信息用户看作是有较为统一的社会关系的群体。

无庸置疑,分类在信息用户研究中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信息服务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因此,信息用户的划分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划分的标准可以从信息用户的定义和研究的目的中选取。

二、用户的信息需求及构成

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信息需求的内涵比较宽泛,它与用户的性别、年龄、家庭、邻里、兴趣、性格、民族、宗教信仰、学历、职称、所从事的职业、所生活的社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皆有关联。具体到每一个信息用户,其信息需求都是多种多样的和全面的,公共图书馆不可能满足其所有的信息需求,为此就得要结合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整合分析,并从而确定用户信息需求的主要方面。对于特定的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络而言,其研究重点是特定用户群的信息需求结构,这种结构决不是单个用户信息需求简单相加的结果,相反,它是特定范围内若干单个信息需求整合异化的结果。

另外,用户的信息需求是无限的,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这是因为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倾向和态度等个性条件,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及不同强度的信息意识,而且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信息环境的不同影响。同一用户,其信息需求也会因问题解决的进展和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在信息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所以,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永远无法全部满足用户无限的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的目标应定位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群的主体信息需求方面。用户信息需求的构成主要是指关于用户对信息和信息活动有些指望和要求,它包括信息需求的内容构成和层次构成。

1、信息需求的内容构成。信息需求最终表现问题所需的某些要求,包括对信息源的要求。第一,对信息的要求。主要包括:信息的内容,反映信息所有的学科或其领域,如“生物信息”、“证券信息”;信息的形式,反映信息的表面类型,如“知识型信息”、“政策信息”;第二,对信息源的要求。信息源的来源范围和信息源的载体形式;第三,对信息获取方式和方法的要求。主要包括:正式途径,如信息检索,阅读正式出版物等,非正式途径,如社交、私人通信、会议等。

2、信息需求的层次构成。信息需求是有层次区别的,既包括信息需求本身的演变过程,即内部层次,又包括需求信息的流向,即范围层次。内部层次可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种。潜在需求指的是没有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由于“意会”状态的信息需求,现实需求指的是已经表达出来的“问题”状态的信息需求。范围层次可分为个别需求和群体需求两种。个别需求是某个人的专门要求,需求指的是许多人的共同要求。

实际上,内容构成和层次构成是相互交叉的,每种构成的每个方面和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的。信息需求的构成可以完整地表述为:个体或群体用户以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方法,通过什么信息源获取现实需要的或可能的什么信息。

三、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用户类型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用户可以分为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两大类,一般而言,公共图书馆是为群体用户服务的,虽然从形式上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多为个体用户,但这些个体用户彼此之间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或共同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使群体内部成员彼此认同并使成员与非成员有所区别。而外单位的用户虽然可以利用文献情报中心的信息资源,但却不会产生“归属感”因而就不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就是说,在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之前,公共图书馆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所服务的用户群体的范围,从而区别“法定用户”和“社会用户”。

公共图书馆是为群体用户服务的,但任何一个群体都是由分别的个体用户所组成的,为此,对个体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就构成了公共图书馆用户研究的基础与核心。我们可以从两种角度来剖析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从静态的角色分析,特定时期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是由他(或他)所扮演的多种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的结构和重点是不同的;综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就可形成个体用户信息需求的规律性认识。

但是,群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决不是个体用户信息需求的总和,作为一个群体尤其是一个正式的组织,群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个体用户信息需求“整合”的结果。科学地分析群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需要引入群体目标、群体界限、群体内部活动等作参照,需要区分重点用户和一般用户、重点需求和一般需求。

四、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规律性

个体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是由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多样性所决定的。“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依其获得的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两大类: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性别角色、种族角色、民族角色、家庭出身角色等都后于先赋角色;自致角色是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角色,如职务角色、职称角色、学历角色、荣誉角色等就是自致角色倡导社会成员追求自致角色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这些社会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社会角色就构成了一个“角色丛”。对于角色丛中的每种角色,承担者都需要相应的信息才能胜任,这正是信息需求产生的动因。换个角度来分析,社会个体所承担的每一种角色都是与他的某一特征相对内的,—个人具有多少特征也就拥有多少种社会角色;我们大体可以把社会个体的特征分为个人特征、组织特征和社会特征三部分,它们作为整体决定着一个人的信息需求。

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结构包括个人信息需求、组织需求和社会信息三部分,其中,一般以组织信息需求中的职业信息需求为主体;这是个体用户信息需求的一般模式具体到个体用户生命的不同,这个模式又有不同。瞥如,少年儿童既要学功课、又要上各种业余班、还要顾及自己的种种兴趣;老年人除怀恋自己的职业生涯外,还能够自如地做一些从前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社区组织成为主要的归属。总之,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有别,与此相关的信息需求也不相同。

参考文献:

[1]刘恩良.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浅析[J].图书馆论坛,2012(03).

[2]王新华.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优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2).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