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职业衔接:美国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

2015-01-11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职业课程

顾 钧 顾 俊 唐 敏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2.云南警官学院外警教研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3.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外国教育

青年职业衔接:美国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

顾 钧1顾 俊2唐 敏3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2.云南警官学院外警教研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
3.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2013年11月,美国劳工部联合教育部推出了“青年职业衔接”项目,以进一步深化美国高中课程改革,逐步实现高技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本土化和本国化的战略目标。项目突出了整合学术性与职业性课程的重要性,强调行业和雇主的参与,实行严格的筛选标准,强调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值得参考和借鉴。

美国;“青年职业衔接”项目;高中课程改革;高技术行业

2013年11月19日,美国劳工部下属的就业与培训管理局(th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ETA)宣布提供10亿美元的联邦财政经费,用于推行“青年职业衔接”(the Youth Career Connect,YCC)项目,以进一步深化美国高中课程改革。

一、“青年职业衔接”项目实施的背景

1.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盖洛普2012年学生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有76%的小学生认为自己积极地投入学习,而持有同样观点的高中生不到44%。[1]课程设置不合理、所学的知识与今后的就业脱节、学业评价过于关注学术性知识等原因,使得很多高中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旷课、考试不及格、辍学等现象日渐明显。美国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2010学年,仅有78%的高中生按时毕业,非洲裔和拉丁裔高中生的这一比例更低,仅为66%和71%。[2]高中阶段的低入学率、高辍学率和低毕业率,使大量适龄青年由于未持有高中毕业证书或普通教育水平(GED)证书而丧失了进入职场的资格。相当一部分已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适龄青年也未做好进入大学或职场的准备,大学、特别是社区学院不得不提供大量的补救性课程,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企业雇主也被迫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及经费来强化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社会各界的不满直指中等教育的质量,呼吁加快中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2013年2月12日,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了“重新设计高中”的动议(High School Redesign),要求高中及其合作伙伴重新反思高中教育,切实推行更加有效的、更加关注现实世界经验的学习模式。这一“全校性改革”旨在加强中学、学区、高校、企业、行业、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等各个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进一步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做好升学和入职的准备结合起来,确保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修习过大学水平的课程或持有大学学分,并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和技能。[3]奥巴马总统在2013年度财政预算中划拨了3亿美元用于推行“重新设计高中”计划,缺乏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机会的贫困社区和农村社区以及能够为高中生提供职业经验或职业证书的校企合作获得了政策上的倾斜。[4]

2.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

2013年10月8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布了《成人技能国际调查报告》。在此次国际调查中,共有24个国家的157 000名16—65岁成年人接受了读写、计算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问题三项基本技能的评估。评估结果令美国国内大哗:在三项基本技能评估中,美国受测人员各项技能的总分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成绩位于低分段的人数比例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在读写和计算技能方面,弱势群体和优势群体之间的水平差距更大;与年长的成年人相比,青年和具有高中或以下学历成年人的读写和运用科技解决问题的技能水平更低。[5]

同时,随着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美国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流失的速度正在加快。本国适龄青年缺乏进入职场的资格和途径、就业能力低下,仅需初级技能的低端工作岗位大都被薪酬要求更低的外籍劳工所“垄断”。而且,这种“垄断”的局面逐渐呈现出往高端行业延伸的趋势。美国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向国外开放就业市场,虽然能够满足某些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程序分析员、软件工程师、高级顾问、高级软件工程师等的需求,能够吸引和汇集来自全世界的行业精英。但大量外籍员工的涌入,一方面增大了这些行业对外籍技术人才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内就业者的不满。美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要摆脱迅猛发展的高技术行业对外籍员工的依赖,同时提高本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其核心还是提高中等和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而美国“单轨制”的学校教育制度,使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2013年11月19日,美国劳工部联合教育部,宣布正式开始推行“青年职业衔接”项目,以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二、“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主要内容

1.“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主要目的

“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目的,是为高中生提供融合学术性和职业性课程的教育与培训,使其在高中毕业时,能够具备必要的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相应的就业能力,帮助其顺利过渡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无需资助地就业,接受高中后教育,接受长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或成为在册的学徒;使高中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逐步取代持H-1B签证的外籍员工,以填补特定行业的岗位;同时,让高中生在校期间获得大学学分,以帮助其日后获得大学学位或高等院校颁发的资格证书。项目还希望通过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高中学校与大学和雇主的合作,改善学校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6]

2.“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主要内容

(1) 项目申请资格。根据ACWIA的规定,只有来自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实体组织才有申请“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资格。申请主体分为主申请人和合作伙伴。主申请人主要由下列三种类型的公、私机构构成:第一,公立的或非营利性的地方劳动力机构,包括地方劳动力投资委员会、州劳动力投资委员会或由地方劳动力投资委员会授权的财务代理机构;第二,地方教育机构,包括学区、印第安教育学校局、夏威夷和波多黎各教育部;第三,非营利性机构,在这一类别名目下提交申请的非营利性机构,必须具有参与高中改革的经验,或参与过具有小型学习社区特征的青年项目,并曾经与多个地方合作伙伴——如雇主合作过。高校成立和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如果符合上述要求,也可以作为主申请人提出申请。[7]

(2) 项目期限。“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14年1月27日。获批项目将从2014年4月1日开始计算项目期限,项目期限为54个月,包括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后的为期5个月的计划和准备阶段。第一批进入项目的高中生也将在2014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始进入新设计的课程。[7]项目申请人必须按照计划在项目期限内将项目经费全部支出,并确保公开所有的支出明细。在计划阶段,申请人必须按期完成招聘项目核心成员、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等工作,并最终确定合作伙伴,招收学生。

(3) 项目经费。美国劳工部计划从H-1B签证费用中划拨1亿美元用于“青年职业衔接”项目,按照相应的审核标准筛选出25~40个优质申请报告,按200~700万美元不等的标准划拨项目经费。专门评审委员会将根据申报书中的项目模式的复杂程度和覆盖范围决定经费额度,跨行业、跨区域的项目将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项目经费。申请人必须按照获批项目经费总额25%的比例提供项目配套资金。[7]

(4) 项目申请及审核。作为项目筛选和审核的重要内容,美国劳工部和教育部对项目陈述书的内容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申请人必须完成30页的项目陈述,对项目的整体框架和设计进行说明。陈述书必须涵盖四大内容:需求陈述、项目设计、机构设置、数据收集和项目绩效。[7]在项目设计这一内容当中,陈述书必须就六大核心指标进行说明。

第一,学术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申请人必须清楚地阐明项目所提供的整合性课程——每年为进入项目的高中生提供至少一门职业性课程,以及该课程与州立通用核心标准的契合程度,参与项目的高中生是否能够在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高中后教育的相应学分(以帮助其未来获得学位或证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获得一份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雇主参与。申请人必须清楚地阐明雇主在项目开发、执行和评估阶段的参与方式及程度。项目应该充分利用业已建立的与雇主的伙伴关系,并积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推进课程开发和实施。项目必须至少有一个来自H-1B行业的雇主或雇主协会参与,多雇主或跨行业的多元合作将获得鼓励。

第三,职业和学术咨询。申请人必须在项目申请书中阐明如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和学术咨询,包括制定个人发展计划(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s,IDPs),如:帮助学生填写“联邦学生资助免费申请表”,制定继续接受高中后教育与培训或就业的计划,明确职业目标,希望获得的学位或证书、工作经历。项目计划书还必须明确列出有资质的咨询教师,并详细阐明提供咨询的频次和时间表。

第四,基于工作的学习和职业经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经历,是项目设计的重点之一。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学生得以在一定阶段内在真实的工作场所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在项目初期,通过“职业经历”,为学生提供了解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入职途径的机会。在项目的中、后期,使其在通过比较后自主选择的特定岗位上进行较为正式的“基于工作的学习”。不管是私营企业还是公立企业,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机构,是否支付学生相应的报酬,教育部未做具体的规定,但鼓励项目申请人在配套资金中单列相应的经费,以支付学生在进行“基于工作的学习”过程中的报酬。

第五,项目的可持续性。为了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申请者必须在项目申请书中详细阐明:如何就特定行业的需求和如何将市场需求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等方面促进师资的专业发展;在项目到期、联邦政府停止划拨经费后,如何提升申请者自身能力、为仍未毕业的学生提供同等水平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其他资源的整合,如各种经费的投入、合作伙伴的实物或专业知识的投入等。

第六,项目成效。项目申请人必须明确地提出短期和长期目标,以检验项目的有效性。报名人数、出勤率、缺勤率、实习完成率等考核指标,用于检验项目是否完成等短期目标,以保证项目的进度和方向。项目最终完成率、获得高中毕业证的学生比例、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例、获得高中后学分的学生比例等考核指标,则用于衡量项目的总体成效。

三、“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特征

1.突出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学术性知识和学习技能,更要让其习得进入职场和促进其终身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奥巴马政府一直坚持的这一政策取向,在“青年职业衔接”项目中再一次得到了强化。设置高质量的职业性课程、提供多种形式的实习机会、聘用和培训专职的职教教师、帮助学生获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定高中后的就业规划等规定,突出了高中教育以就业加升学为目标的“双核心”价值取向。学生的就业能力被提升到了与升学能力同样重要的位置。

强调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就意味着高中学校必须在课程设置、日常教学、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等方面做出新的调整。高中学校必须保持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高度敏感性,积极整合现有的软、硬件设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职业性课程的设置、职业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整合、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安排、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师资结构的调整及教师绩效的评估等等,成为学校推行“全校性改革”的着力点。“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中央财政拨款,促使各地高中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其办学目标和模式,确保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确保学生获得进入职场和促进其终身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2.强调行业和雇主的参与

为了确保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吻合,高中学校需要在课程设置、日常教学、师资培训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持续有效地接受来自行业和雇主的建议、指导、咨询和监督。“青年职业衔接”项目规定,必须明确行业和雇主在项目开发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方式和程度。就项目开发而言,申请书必须明确阐述雇主在课程开发、日常教学与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层面的责任和义务;就学生的学习和培训而言,必须明确雇主参与的策略及计划,如提供实习机会、前学徒机会、学徒机会、跟岗实习机会,为学生和高中指导教师提供至少1年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等等。

在“青年职业衔接”项目中,突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高中课程培养H-1B签证所指向的高技术行业专业人才的“定向性”和“时效性”,行业和雇主对人才在工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成为影响高中学校办学规模、课程模式、师资结构和对外合作的重要因素。行业和雇主代表在项目审核委员会、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质量评估委员会中必须占有相当的比例,突出了行业和雇主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

3.实行严格的项目筛选标准

就项目管理而言,“青年职业衔接”项目除了对申报书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外,还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评分指标体系,对项目申报书进行筛选。申报书中的需求陈述(16分)、项目设计(56分)、机构设置(17分)、数据收集和项目绩效(11分)这四大块内容,被细化为15个二级评价指标和28个三级评价指标,并设立了具体的评分标准,每一项指标对应着不同的分值,总分100分。[7]专门评审委员会将按总分的高低对项目申请书进行排序,分数越高的申请书越有可能获得通过,并获得较高的项目经费。

以“项目设计”这一模块为例,“学术与职业整合性课程”等5个二级指标被分解成为14个三级指标,分别对应着0—10分的分值如表1。[7]

表1 “项目设计”模块的评分指标体系

严格的评分指标体系的构建,加上一季度一次的财务报告和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相关数据的收集和上报等要求,以及由全国知名学者、行业领导人、企业和雇主代表、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组成的专门评审委员会,反映出了美国劳工部和教育部对项目质量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解读出联邦政府更深层次的诉求:希望通过项目来促进项目参与者的专业和职业发展,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减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错位,使高中教育与高中后教育、就业市场的需求真正地结合起来,从而减少和避免政府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重复投入。

4.强调项目及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减轻地方的经济负担,项目并不要求各地在获得项目经费的第一年就足额提供配套资金,而是允许其采取递增式的投入模式。例如,申请人申请200万美元的项目经费,50万美元的配套资金可以分四次投入:第一年,投入配套资金总额的10%,约5万美元;第二年,投入配套资金总额的20%,约10万美元;第三年,投入配套资金总额的30%,约15万美元;第四年,投入配套资金总额的40%,约20万美元。[7]递增式的成本分担模式,既可以保证中央财政经费足以承担项目初期的巨大投入,又能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辅助作用。而且,每一年投入的配套资金和递增的比例并不是强制性的,只要申请人保证在项目结束前达到联邦经费的25%这一要求即可。此外,项目规定,配套资金的配给既可以是现金的形式,亦可以是实物投入;运行良好的项目还将获得联邦政府增拨的专项资金。这不仅让地方政府、学校、雇主等主体能够更加灵活地参与到项目中来,还有利于充分地调动其主动性,从而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联邦政府希望中央财政拨款不仅发挥“输血功能”,还应该更多地发挥“造血功能”。学生、职教教师、雇主、包括项目官员的职业发展,也被纳入了考核的指标范围之内。从关于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考核标准,可以看出美国联邦政府在快速有效地培养特定行业的专业人才和促进所有学生和职教教师终身职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所做出的努力。学生是否习得H-1B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但学生是否习得人际交往、计算机操作、创新、情绪控制、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软技能”,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等,同样是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与培训的核心内容。教师职后培训的频次、方式、地点、评价模式等内容的规定,为教师终身职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如果说“青年职业衔接”项目的推行,是联邦政府落实“再设计高中”教育的具体措施之一,那么,针对H-1B签证所涵盖的高技术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则体现了美国政府实现核心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本土化和本国化的战略诉求。在高中课程改革中突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整合的重要性,强调行业和雇主的参与,注重学生和教师的终身职业发展,同时,强调课改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如严格的筛选标准和程序、递增式的地方资金配套等,值得参考和借鉴。

[1] DOE.High Schools and Career Readiness:Strengthening the Pipeline to the Middle Class [EB/OL].http://www.ed.gov/highschool.2013-10-10.

[2] NCES[EB/OL].http://www.nces.ed.gov/pubsearch/pubsinfo.asp?pubid=2013309.2013-07-01/2013-12-10.

[3] DOE.Fact Sheet:Redesigning America’s High Schools [EB/OL].http://www.ed.gov/news/press-releases/fact-sheet-redesigning-americas-high-schools.2013-06-07/2013-12-01.

[4] DOE.High Schools and Career Readiness:Strengthening the Pipeline to the Middle Class [EB/OL].http://www.ed.gov/highschool.2013-10-10/2013-12-10.

[5] DOE.OVAE.Division of Academic and Technical Education.Welcome from the Director [EB/OL].http://cte.ed.gov/.2013-10-10/2013-12-10..

[6] DOE.OVAE.Youth CareerConnect Grant Opportunity Announced for Local Partnerships[EB/OL].http://www.ed.gov/edblogs/ovae/2013/11/27/youth-careerconnect-grant-opportunity-announced-for-local-partnerships/.2013-11-27/2013-12-10.

[7] ETA,DOL.Notice of Availability of Funds and Solicitation for Grant Applications for the Youth CareerConnect Program[EB/OL].http://www.doleta.gov/ ycc/pdf/Youth_Career_Connect_SGA_13-01.pdf.2013-11-27/2013-12-10.

[责任编辑:江桂珍]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9.030

2014-10-11

顾钧(1972-),男,云南昆明人,博士研究生,讲师;顾俊(1971-),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唐敏(1964-),女,云南昆明人,教授,院长。

G511

A

1002-1477(2015)09-0122-05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职业课程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职业写作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爱的职业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骈散写作与高中课程的结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