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派遣军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5-01-11苏晶
苏 晶
新时期加强派遣军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苏 晶
派遣军官是学生军训工作的主要力量,其整体素质关乎学生军训工作的质量。新时期加强派遣军官队伍建设,必须明确建设标准、优化队伍结构、完善政策措施、拓宽培训渠道。
国防教育 派遣军官 队伍建设 思考
作者:苏晶,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少校
对青年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建设质量的战略举措。派遣军官作为学生军训工作的主要力量,从无到有历经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派遣军官队伍建设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建设标准有差距;队伍结构不合理;训练、管理和使用相脱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高素质派遣军官队伍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明确建设标准
学生军训工作自全面普及以来,目前全国每年参训学生1700余万人,规模庞大,影响空前,对派遣军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军地有关部门必须站在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充分认清派遣军官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加强派遣军官队伍质量建设。政治觉悟要高。派遣军官要常怀忧国之心、恪尽兴训之责,善于以敏锐的政治头脑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军队的优秀品质,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正能量。业务素质要精。派遣军官担负的是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任务,这一特殊任务要求其既要掌握现代教育特点和教学技巧,又要精通军事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规划指导军训、组织实施军训、检查监督军训夯实业务基础,履行好“育人”和“练兵”的双重职能。创新能力要强。进入新世纪,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更加迅猛,要求派遣军官要紧盯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教创新”,传播军事学科最新理论,解读军事领域热点难点;结合教学活动“创新教”,深化理论研究,在组训模式、融合发展、军训保障等方面形成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生军训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二、优化队伍结构
立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事教育学科学发展,抓好派遣军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从编制、学历、年龄、职称4个方面把好选配关,进一步优
化队伍结构。单独编配比例。目前,省军区系统派遣军官编制多为行政岗位,受行政岗位因素制约,任职3~4年通常就面临交流和转业等现实问题。应着眼人才资源储备和教学质量需要,在严格落实派遣军官员额专编专用的基础上,逐步推开由行政干部转为技术干部的路子,按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派遣军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提升学历层次。派遣军官授课对象是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要求派遣军官队伍必须提升学历层次,特别要提高国防教育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比例。年龄梯次合理。为避免出现人才过于集中或断层现象,可按照青年50%、中年40%、其他10%的比例选配派遣军官,形成老中青结合、新老交替的年龄结构模式。为保留人才,对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的派遣军官,主管部门可考虑适当放宽其服役年限。职称比例科学。应根据各单位派遣军官的编制数量和教学任务,合理控制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比例。通常来讲,教授(副教授)占20%、讲师占50%、其他占30%。
三、完善政策措施
从健全配套相关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入手,激发派遣军官的活力和潜能,推动派遣军官队伍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健全选拔制度。在选拔条件上,实行严格的教员资格准入制度,把通过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具备高等学校教师任教资格作为必备条件,持证方能上岗;在选拔范围上,按照注重质量、择优选配的原则,从机关、院校和驻地陆海空部队及武警部队大范围遴选派遣军官,切实把那些知识底蕴厚实、部队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派遣军官队伍中来;在选拔标准上,建立派遣军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政治思想、军事理论、信息技能、文字表达、“四会”教学、学术研究、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范围,明确评价标准,并严格参照标准确定选拔对象。完善管理制度。依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等有关法规,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派遣军官队伍建设的政策性措施,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派遣军官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评价体系、相关待遇和日常管理等,做到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健全考评机制。坚持优胜劣汰原则,组建由地方高校分管领导、学生军训主管部门和军队院校有关专家参加的考核评估小组,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专家考核与学生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利用试讲试教、评教评学、工作述职等时机,对派遣军官实施不定期考核评估,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派遣军官晋职晋衔、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落实保障权益。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派遣军官在承担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教学任务期间有关待遇问题的通知》精神,落实派遣军官相应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并帮助解决派遣军官的实际困难,营造干事创业、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四、拓宽培训渠道
强化开放育人观,拓宽培训渠道,是推动派遣军官队伍整体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保证。抓好在职培养。建立以老带新的导师制,选拔部分优秀教员和教学骨干作为新教员的导师,在备课试教、教学科研中对新教员实施传帮带,提高新教员的授课技能;采取分期分批组织派遣军官在职轮训,选送优秀派遣军官到地方高校短期进修深造、进科研院所参加课题研究等方法,拓展派遣军官的知识面,增强其综合素质。倡导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要积极鼓励派遣军官自修自研,对参加军地院校函授学习、自学考试和在职研究生等在职学历教育的,应大力支持。对取得学历的,应给予一定的学费补偿。注重部队实践。结合所担负的教学科目,有针对性地选送优秀派遣军官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参观见学、代职锻炼、为官兵授课等,在实践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组训施训能力。
(责任编辑:孙永钰)
E25
A
ISSN1002-4484(2015)03-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