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充血性心衰52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2015-01-10李敬淑

中外医疗 2015年8期
关键词:充血性心衰心脏

李敬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干部四病房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老年人充血性心衰52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李敬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干部四病房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充血性心衰94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要求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必要时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调整水、电解质平衡;选用洋地黄、利尿药、卡托普利等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辩证施治。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0%,治疗组为9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疗效高于纯医药治疗,患者心功能改善迅速,且无毒、无副作用。

老年患者;充血性心衰;基础治疗;中药辅助;疗效观察

我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老年人比例占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直接影响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1]。所以,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可懈怠的职责。老年人起病隐匿,不典型;加之身体各项机能减退,抵抗力低;潜在心功能不全应激后极易发展为心衰,而且老年患者并发症较多,给临床诊断带来了诸多棘手的问题。老年患者心脏泵功能低下,心排出血量减少,心脏功能受损,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器官的功效[2]。严重者可导致各个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该院在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衰的病例中,大力提倡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加强基础综合治疗的同时,重点发挥了中药的独特疗效,依据不同个体,辨证施药,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患者不但增强了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还降低了肺血管助力,增加组织器官的血供,临床体征快速得到缓解与改善。我科室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在加强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辅助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衰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援1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获取该院干部四病房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94例充血性心哀患者病历资料,纳入标准[3]: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发病严重;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压升高>15cmH2O;X线胸片中,上肺野纹理增粗,肺部啰音;心脏扩大;第三心音奔马律;彩超提示淤血性肝大;心动过速(心率≥120次/min)。代表性体征:患者极度疲劳;先期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加重,出现肺水肿。所有病例入院后经过综合检查确诊,包括:心脏CT、肺部X线、心脏彩超以及动态心电图等,在采纳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包括男34例,女18例;年龄66~84岁;其中冠心病36例,肺心病27例,高心病39例,全心衰7例,右心衰5例,风心病联合瓣膜病13例。对照组包括男27例,女15例;年龄65~85岁;其中冠心病29例,肺心病21例,高心病33例,全心衰5例,右心衰4例,风心病联合瓣膜病1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与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要求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必要时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鼻导管吸氧1~2 L/min,10~14 h/d;调整水、电解质平衡;选用洋地黄、利尿药、卡托普利等药常规治疗。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中药佐治,邀请该院知名中医参加会诊。采用益气养阴补肾的中药饮加味。组成:党参20 g,珍珠母25 g,生牡蛎25 g,夜交藤25 g,麦冬20 g,五味子15 g,玉竹20 g,酸枣仁15 g,远志10 g,生地15 g,陈皮10 g,炙甘草6 g。高心病、冠心病等左心衰竭患者,心病日久,心气虚;气阴两虚、痰湿阻滞;治宜“益气养阴,化痰宁心”,加葶苈子15g,竹茹10 g,半夏10 g,菖蒲10 g。风心病联合瓣膜病较重者,心病久治不愈,气阴两衰;治宜“益气养阴,利水消肿”,加柴胡15g,桑白皮25 g,泽泻15 g,鳖甲15 g,车前子25 g,茯苓25 g,知母12 g,肉桂5 g,风心瓣膜病全心衰病人脾肾失于充养,治宜“温阳化水,理气除湿”,加泽泻15 g,大腹皮15 g,车前子30 g,桂枝6 g,厚朴10 g,白术15 g,木香10 g。右心衰为主的病人,气虚血涩,胁肋肿块胀痛,治宜“益气活血,行气利水”,加桃仁10g,红花10 g,赤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茯苓30 g,益母草30 g,三七粉(冲)3 g。1剂/d,份2次服用。用药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所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气指标,具体包括:心搏量(SV)、射血分数(EF)、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疗效标准

显效: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二级以上,症状全部好转并有部分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好转: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一级,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症状大部分好转;无效:所有指标无变化。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获得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又以治疗组改善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

组别SV(ml/次)EF(%)PaO2(Kpa)PaCO2(Kpa)治疗组(n=52)对照组(n=4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1.25±5.21 43.06±12.53#*31.21±5.26 35.96±12.54#32.10±6.68 42.58±12.75#*31.72±6.67 36.81±12.01#7.62±0.41 12.76±0.52#*7.73±0.38 9.82±0.31#4.71±0.23 3.87±0.21#*4.70±0.19 4.39±0.2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回访情况比较

回访0.5~2年,治疗组一年复发率占6%,二年复发率占10%,对照组一年复发率占17%,两年复发率占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a=12.047,P1a=0.003;χ22a=16.429,P2a=0.000),采用中药辅助治疗的治疗组疗效好。

3 讨论

老年人充血性心衰,早期的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仅在运动后出现轻微的心悸、气促情况,随着病情的加重,也会有呼吸困难、咳嗽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在病人安静时。病毒性感染可对心肌造成直接损害,发热使心率增快也加重心脏的负荷,因此肺部感染与病毒性上感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繁重的体力劳动与情绪激动均可诱发该疾病;尤其是房颤、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可加重心脏负荷,降低心排血量,最终引起心力衰竭[5]。一些妊娠期孕妇由于血容量增加,使分娩时子宫收缩,回心血量显著上升,同时分娩时过于用力,均使心脏负荷加重;再者,也可能输血过快或过量,造成患者血容量骤然增加,心脏负荷过重而诱发心力衰竭;严重贫血或大出血的患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加重。治疗原则尽可能保证足够的休息,通过多方面的注意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通过强心利尿、增强心脏的收缩力,从而将身体内潴留的多余的水铺排除体外。因为该病的病程很长,长达数十年,所以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必须非常具有毅力[6]。

笔者认为,老年人心肌缺氧和心肌退行性变等原因,易增加洋地黄的毒性反应,故老年人使用剂量应为常用量的1/2-2/3,注意观察洋地黄药物作用,其次应小剂量使用利尿剂,预防引起血容量骤减,加重呼吸困难[7]。近年来,该院大力提倡中西结合用药到临床,所以,本文选择了94例病,治疗组52例患者采用重要辅助疗法,取得了可靠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4.23%,而对照组为73.80%,在李光汉的报道中[8],其采用中药制剂参麦注射液对本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刚达到90%,同时其显效率为50%(20/40),也略低于本次治疗组的显效率55.77%,可见本次所采用的中药组方其疗效可更胜一筹。再从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以及相关药理来看,本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水肿等”证。心主血脉,是鼓动血脉运行的动力。心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各个脏腑血脉的充养[9]。所以,充血性性心衰患者应给给予“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方中党参、生地、麦冬、玉竹益气养阴生津;牡蛎敛肝清虚热;五味子敛肺止汗安神;陈皮健脾理气;甘草益气调和诸药。高心病、冠心病之左心衰竭病例,心气虚,气不足;常于夜半之时,心气虚衰,阵发性呼吸困难,脾胃运化失司则脘腹胀满。加用半夏、葶苈子、茯苓、竹茹化痰利湿,枣仁、远志、菖蒲养心安神,共收益气养阴,化痰宁心。风心病联合瓣膜病患者,心悸气短、动则加重,尿少浮肿,脉虚大或结代;患者多气阴两衰,心损及肝则胸胁胀满。治宜益气养阴,利水消肿。方中鳖甲、麦冬、知母、养阴生津除烦。车前子、桑白皮、茯苓、泽泻祛湿行水消肿;柴胡理气消胀;肉桂化气利水。全方益气养阴、健脾利水消肿。

另外,为了防止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心衰,临床医护人员要加强生活保健宣教,教育患者及家属戒烟、少酒、少盐与劳逸结合相结合。只要患者更新观念,通力协作,防治结合,不仅能减缓和阻止心衰的发展,还可能逆转左心功能不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王石,李玉兰.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50-51.

[2]杨忠伟,张承轩等.中药治疗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3例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6):46-47.

[3]周敏,秦波等.低流量吸氧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11):124-126.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J].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18(2):37-39.

[5]许玉韵,晏沐阳.老年心力衰竭治疗的整体概念[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8(1):136-137.

[6]刘蓉,张捷,陈秀平,等.新技术在支气管镜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18):151-152.

[7]杨铮,徐义先,杨泉.经桡动脉途径行PCI的临床应用观察[J].兰州医学院学报,2013,16(2):124-125.

[8]李光汉.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3):20-21.

[9]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2011-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6-268.

The Elderl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52 Cases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LI Jingshu
Harb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or the first four hospital cadres ward of cardiology Li Jingshu Zip code Harbin 150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Methods94 case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in under the guidance of medical staff,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and family to the wishes of th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52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42 cases.All of the patients after admission to bed rest,low salt diet;When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continuous low flow oxygen;Adjust the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Use digitalis,diuretic,captopril and other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reatment with TCM dialectical treats.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3%,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4%, the mo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lderly patients;Congestive heart failure.Foundation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uxiliary;Clinical observation on

R541.61

A

1674-0742(2015)03(b)-0102-03

2014-12-10)

李敬淑(1969.6-),女,朝鲜族,吉林蛟河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高血压研究。

猜你喜欢

充血性心衰心脏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脏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