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供氧设备及容器应用研究
2015-01-10洪厚云
洪厚云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合肥 230051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医院规模化、正规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营造舒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医用氧在各级各类医院使用极为普遍,甚至在家庭吸氧也十分广泛,目前医院不断提升供氧设备和容器,供氧设备使用越来越方便、供氧容器越来越先进安全。现就医院常用供氧设备及容器发展趋势报道如下。
1 氧气袋供氧
由于氧气袋携带方便,故广泛用于手术室、急诊室、ICU、病房等,在护送抢救病人途中或危重病人作检查中,大多需使用便携式氧气袋吸氧[1]。氧气袋是用来贮存少量氧气的袋子,型状为长方形,它主要采用无毒无害化学的尼龙材料制成的,由气囊、胶管、玻璃接管和螺旋夹组成。具有清洁、耐用、使用简单等特点。在给病人使用氧气袋前,要仔细检查氧气袋是否漏气和胶管是否通畅,检查方法是将装满氧气的氧气袋胶管上螺旋夹慢慢稍松开,使氧气流出,贴近面颊,若有漏气,则面颊上可感到气流冲击,有时还可听到流出响声,如有漏气,要及时修理或更换胶管等;也可将鼻导管出氧口浸到凉开水或矿泉水杯中,如有气泡逸出,表明流出通畅、鼻导管无堵塞,否则需要更换鼻导管。并可根据气泡逸出的多少,大致掌握吸氧量的大小。
病人在吸氧前,护理人员或家属最好用棉签蘸少量冷开水或矿泉水把鼻孔清洁一下,也可将插入鼻孔里的一段鼻导管蘸些冷开水润滑一下,使之患者吸氧感到舒服一点。使用氧气袋常有两种鼻导管,一种是比较柔软的橡皮鼻导管,另一种是鼻导管末端呈球形的塑料鼻导管。橡皮鼻导管细软,使用时需经鼻腔插入到鼻咽部,插入部分的长度判断,应是在鼻尖到耳垂2/3 之间距离为宜,多数病人不愿接受使用这种鼻导管。末端呈球形的鼻导管,只要放入鼻孔即可,然后再固定住,这种鼻导管刺激性小,较舒适,病人易于接受。
使用氧气袋应注意事项:①如果是新买的氧气袋,需要将氧气袋多次充气、多次放气并且不断地进行拍打,将氧气袋中的石灰拍出来,防止被患者吸入体内伤害身体。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晾干后备用。氧气袋不能曝晒,要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充满氧气的氧气袋要远离火种。②家庭病人使用鼻导管要准备两根,一根使用,一根备用,每隔2~3 d 要对使用的鼻导管进行清水洗净,煮沸消毒。使用一次性吸氧管最好。③不要一直使用一侧鼻腔插入鼻导管吸氧,鼻腔两侧要轮换使用,避免损伤鼻粘膜。④病人吸氧时,要远离吸烟、避免点火。⑤病人不能平卧或不能自助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应协助轻压氧气袋,以保证氧气量流出。⑥氧气袋长期不用时,袋内应充装少量空气,以防发生粘连或氧气袋变形。
2 供氧器供氧
主要由外包装皮革箱或铝箱、小型氧气钢瓶或铝瓶,流量和压力表,湿化瓶,输氧管和面罩,开关,氧桥,扳手等组成。其使用简单方便,轻小便于携带,是基层各级医院及家庭治疗、保健、急救等较理想的吸氧设备。常用供氧器见表1。
表1 常用供氧器系列产品
使用方法:首先打开供氧器总开关,看看压力表是否上升,有无漏气,导气管、吸氧管和湿化杯是否清洁。在正常情况下,连接好导气管,湿化杯、吸氧器和鼻塞,让氧气流过减压阀进行降压,调整流量开关至适当流量即可吸氧,要观察氧压表,如压力<0.05 Mpa 时,表明瓶内氧气已用完,应及时更换供氧器或充装医用氧。吸氧时要向湿化杯中加入冷开水或矿泉水,至湿化杯的水位线上限以下为好,氧气流经湿化杯后,病人吸后不觉干燥,有利于保护呼吸道。将供氧器导气管接到湿化杯的进氧接头上,将吸氧管接到湿化杯的出氧接头上,切勿接反。
使用供氧器注意事项:供氧器严禁沾上油污,若气瓶瓶口和减压阀沾有油脂,当开启瓶阀时氧气急速通过瓶口,会导致油脂燃烧甚至引起爆炸。忌碰撞、忌热源、避免曝晒;瓶内氧气应留0.05 MPa 压力,压力过低或氧气用尽,会导致空气中杂质进入瓶内,充装可能引起气瓶发生爆炸;规定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1 次。
3 单独瓶装供氧
我国医院在20 世纪70年代前,都采用单只瓶装供应氧气,医院从制氧厂购买的瓶装氧气送至各个病房,放在床头供患者使用。医院和科室使用氧气瓶较多,结果导致氧气瓶在各楼层各病房分布散乱,不易管理,安全隐患较多[2]。目前部分小型医院和社区诊所仍采用这种方式供氧。
在1988年以前医院使用的瓶装氧都是工业上用的氧气,通过检验工业氧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杂质,瓶内有许多锈水,瓶外锈迹斑斑,瓶内流出的氧气有嗅味,病人吸后会引起咳嗽等症状,不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为了提高氧气质量和医疗效果,我国在1988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颁布《医用氧》国家标准,废除了工业氧气用于医疗上,规定从1988年12月1 日起开始在全国实施。
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可重复充装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其体积不大,标准40 L 氧气瓶重量约50~60 kg,适应人工搬运和运输工具装载,且不受使用地点的限制。医院常用标准40 L 氧气瓶外,还有2、4、6、8、10 L 等便携式氧气瓶。
使用氧气瓶注意事项:气瓶使用前,有资质的瓶检人员要仔细检查钢瓶,并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3]。若瓶内不是氧气或余压<0.05 MPa 时,要对氧气瓶处理后方可充装和使用。气瓶应避免曝晒,用后瓶内留有余压;严禁气瓶混充和违规操作;禁止瓶阀等部位沾染油脂,否则油脂遇氧可能自燃;气瓶不能超过使用年限,根据国家规定医用氧气瓶每3年检验1 次。气瓶在医疗机构或家庭使用要用氧气推车固定,防止气瓶倾倒,造成泄漏发生爆炸。
4 组合瓶装汇流排集中供氧
组合瓶装汇流排集中供氧,是通过管道将医用氧气输送到床旁[4]。供氧主要由瓶装氧源、管道、各种阀门和设备带终端几部分组成。目前已成为医院新建和改建病房必上项目,有利于医院现代管理和提高医疗水平。
集中供氧具体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集中供氧管路压力较低,并有多级安全装置,故此更加安全可靠[5]。②集中供氧毋需将氧气瓶搬运到病房,使得储运更加简便。③供氧持续,压力稳定。④手术室等各区用氧方便易行、安全可靠。⑤集中供氧可以显著提高氧气的利用率,降低氧气管理人员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组合瓶装汇流排供氧主要有气瓶、汇流排、控制和报警装置、减压装置及附件组成。气瓶和汇流排一般设有两组,一组使用,一组备用。控制装置以往医院多数用手动,比较麻烦,现在医院多数用自动控制装置。当一组氧气将要用完时,自动装置就能自动切换到备用一组供氧。报警及指示灯主要提醒值班人员要更换已用完的氧气瓶。减压和稳压装置主要确保供氧压力持续稳定。组合瓶装汇流排供氧流程图,见图1。
图1 组合瓶装汇流排供氧流程图
5 组合杜瓦瓶汇流排集中供氧
杜瓦瓶又称低温液体气瓶,也称小型液氧罐,是储藏液态氧一种容器。规格有195、175、50、15、1.5 L 等。
用杜瓦瓶替代高压气瓶供氧优点是:储存容量大、压力低,安全性好,并且操作简单可靠;瓶体清洁,供应氧气纯度高;氧气利用率高,保持时间长,自身具有自动增压控制、内置汽化器,集成度高;不需要任何动能,不受停电、停水等因素影响[6]。
适用于杜瓦瓶的医院,每天气态医用氧(40 L 钢瓶)用量在20 瓶以上的医疗机构[7]。目前,由于液态氧与气态氧相比成本低廉,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逐年增多。组合杜瓦瓶汇流排集中供氧流程图见图2 所示。
图2 组合杜瓦瓶汇流排集中供氧流程图
1 只175 L 杜瓦瓶充装医用液态氧,转换为气态氧后约有140 M3,相当于28 瓶高压气瓶氧气。小型液态氧罐轻便易用、供氧时间长和供氧量足。张西洲报道[8]沙钢集团研制的由液氧罐、背托架和吸氧面罩组成的液氧呼吸器,可供吸氧10 h 左右,在海拔6000 m 高度作业也能满足供氧。
使用杜瓦瓶集中供氧应注意事项:装有医用液氧的杜瓦瓶未使用时切记不能打开增压阀,否则会造成瓶内气体泄露;增压阀只是在使用杜瓦瓶供氧时才打开,停用记住关死增压阀;严禁组合杜瓦瓶与组合瓶装氧并存使用,否则将会造成重大事故;操作人员应有防冻措施;杜瓦瓶不能与油接触。
6 贮罐集中供氧
贮罐集中供氧由贮罐、空温式汽化器、安全阀、减压和报警装置等组成。医院用的液氧源是生产医用液氧企业利用槽车配送来的,把槽车里医用液氧充灌到医院贮罐内。医用氧容器(贮罐、槽车等)应专用,且具有与其他容器区分的明显标识[9]。贮罐内医用液氧经过汽化器汽化后成为气态氧,再经过减压、稳压后输送到各病区,供病人使用。一般医院建立两个液氧贮罐,一只使用,一只备用,两只轮换使用。贮罐集中供氧流程图,见图3。
图3 贮罐集中供氧流程图
贮罐供氧具有稳定集中、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中等以上医院采用较多。为了双重安全,有些医院采用液氧贮罐与组合瓶装汇流排联合使用,以液氧贮罐供氧为主、以组合瓶装汇流排供氧备用为辅。比如因天气原因液氧送不来,贮罐内无液氧的情况下,就可启用组合瓶装汇流排供氧。采用这种主辅结合的设计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医院氧气供应的安全和可靠[10]。
使用贮罐集中供氧应注意事项:贮槽安置场所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具有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11]。贮罐与周边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距公共建筑物至少7.5 m,周围5 m 内不能铺沥青路面,不允许堆放可燃物、易燃物及明火[12]。检查罐体有无“冒汗”和结霜现象;贮罐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无漏液漏气;禁止使用铁制工具敲打,避免产生静电火花,杜绝安全隐患。液氧贮罐周围应加装监视系统,设置栅栏,并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严禁沾染油污。
目前,中心供氧系统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得益于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成熟。使用计算机监视、控制液氧贮罐及管道压力,设置压力范围,超出范围后报警并自动调整;同时对液氧液面进行监督,超出下限后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加灌,这些技术的运用可减少人员手工操作,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及时或操作失误造成的压力失控危险和空罐现象的产生。加入计算机监视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各医院新建或改建中心供氧系统的一个选择。
7 制氧机供氧
随着制氧设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制氧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低压安全、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逐步被医院重视。近年来医院使用医用分子筛设备制氧比例也不断增加[13]。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是一种新型设备,主要由制氧主机、空压冷干机、过滤器、氧气贮罐、管道及附件等组成。工作原理为压缩空气经空气纯化干燥机净化后,通过吸附塔,在塔内,氮气被分子筛吸附,氧气在吸附塔顶部被聚积后,进入氧气储罐.再经除异味除尘过滤器和除菌过滤器过滤即获得氧气。制氧机流程图见图4。
图4 制氧机流程图
医院发展,病床增多,用氧量常常超过了制氧机的额定产氧量[14]。如果医院不能及时更换或增加制氧机,在用氧高峰时只有开大制氧机的出气口阀门,来增加产氧量,这时氧气浓度会降低,氧气质量得不到保证。《药典》规定医用氧含量不得少于99.5%[15]。
应用制氧机集中供氧应注意事项:制氧机中的压力容器、管道、设备,均要求不能超压运行,如果发现安全阀起跳现象,必须尽快查找原因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安全阀要每年进行1 次检验[16]。每周对设备做1 次清洁,用压缩空气吹空压机进风风隔网[17]。氧气机房对防火方面有特定要求,其建筑围护结构上的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且不能使用木质、塑钢等可燃材料制作,与其毗连的建筑物也有明确的防火要求[18]。
制氧机供氧可以单机配置也可以双机配置。单机配置时,用一套制氧设备,组合瓶装汇流排作为备用。用氧高峰时,制氧机生产量不够,可通过汇流排供氧补充缺量。双机配置时,有两套设备,一套工作一套备用,保证设备在维修、保养时的正常供氧。
8 结语
目前临床供氧设备和容器发展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手动到自动,由供氧量小到供氧量大。氧气袋主要在急救时使用;供氧器主要用在家庭和外出病人,单独瓶装供氧在医院使用较少,只有小型医院和诊所使用,组合杜瓦瓶和贮槽液氧集中供氧医院使用越来越多,其操作简便,故障率低,质量可靠,氧气纯度高达99.5%以上,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大型医院现在逐步使用制氧机较多,其优点是设备自动化,操作简单,出氧快,缺点是氧气纯度只有92%~95%,运行噪声大,维护费用高,故障率相较液氧要高[19]。医院气体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不仅要做到连续可靠的气体供应,还应保障气体的品质[20]。
[1]钱建凤,黄冰,王翔.氧气袋自动加压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5):464-465.
[2]郭保凯,李怡勇,王晓敏.医用氧气供给系统消防安全浅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100-101.
[3]洪厚云.浅谈医用氧气瓶的安全管理[J].安徽医学,2012,33(6):781-782.
[4]崔吉平,种银保,赵玛丽.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配置应用及质量管理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3):107-108.
[5]王东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及安全管理控制[J].医疗装备,2012,25(1):50-51.
[6]冯善娥.实验室中杜瓦瓶的安全使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115(1):67-68.
[7]黄继先,尚雷,唐光飞.液态医用氧低温贮罐安全使用[J].低温与特气,2012,30(2):43-46.
[8]张西洲.高原供氧研究进展[J].高原医学杂志,2010,20(1):58-61.
[9]《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医用氧附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2014.
[10]吴成恒,林代琼.浅议中心供氧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1,8(3):106-107.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 号[S].2011.
[12]姜政,刘士龙,张宝军.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的构建与维护[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1):160-161.
[13]蓝翁驰,许伟.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标准及应用现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13(5):30-32.
[14]杨斌,张美,袁钟清.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107-108.
[1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2010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18.
[16]邓吉军,田苗,周铎,等.PAS 医用制氧机常见故障处理及管理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8):149-150.
[17]黄祖勇.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78-79.
[18]卫生部.GB 50751-2012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19]许晓东.医用气体工程的机房建设[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6):124-126.
[20]于露露,秦勤.医院医用气体中心气站的安全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