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动”起来
2015-01-09温晓静
温晓静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学生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更多地是通过动手动脑和参与活动,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积累直接经验,获得对自我、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如何让课堂真实有效地“动”起来,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的实效性呢?
一、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l.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
教学活动要有目标,即活动的目的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式,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方向,目标的完成情况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有力依据。作为综合性课程,含有多重目标,教师一般比较关注直接目标,而贯穿于整个课程之间的间接目标往往被忽略,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
教学活动的内容要丰富,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长期以来,教材就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而新教材所呈现的事实只是范例,它所面对的是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所呈现的事实具有局限性,不可能与各地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师要打破在教学活动中过分依赖教材的做法,在活动内容选择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学生合作选择内容,或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活动。
3.活动形式要富有情趣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探索欲望,教师在选取教学活动的形式时要不拘一格,活动的形式要服从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和讲授等。
二、重视教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1.教师应参与教学活动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单纯地只讲教科书,而是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一位教师执教《我换牙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请换牙的同学说一说换牙时曾有的难忘经历,孩子们谈到许多来自父母的错误常识,如乳牙掉了是多吃糖、长暴牙的缘故,牙齿松动时要常常去摇动……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具有诊断意识和参与意识,将其转化成共性问题,让学生共同关注,共同形成“换牙时应重视的注意事项”这一知识概念。
2.教师应利用课堂活动的动态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带着自己的知识、体验、思考、疑问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课前没有想到的情况。因此,教师绝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设计不放,必须独具慧眼,把握生成问题的要领,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才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才能较完美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一次县《品德与生活》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个主题《快乐的“六一”》课题1《我们的节日》,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各地丰富多彩的“六一”文娱活动后,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本校所开展的“六一”活动内容。此时,各小组议论的不是节日活动,而是倾诉在节日中还要上课、做许多作业,可教师却未及时地注意这一生成,没有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反馈并总结“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我们多么幸福,多么快乐!”这种不注重生成,依然按照既定思路执教并将自己想法强加给学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教师应重视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
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学习评价的关注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本课程在评价上更强调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关注,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努力程度、成果质量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此外,要使课堂真正“动”起来,教师还要把课前、课上、课后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注意活动的连续性,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