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素养是学生终身受用的隐性资产

2015-01-09陈涵王家伦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本素养学生

陈涵 王家伦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阅读面狭窄,仅喜欢阅读流行书刊,对经典文学作品很少主动阅读。“PISA”作为“国际学生评价项目”,阅读素养(literacy)是其测评的重要内容。“PISA”强调阅读素材的多元性,为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采用广角式阅读提供了可行性依据。语文教科书的调整,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增设教学计划范围内的阅读指导课等,是提高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PISA素养 广角式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通俗一点讲“素养”,即“修习涵养”。素养从何来?一靠先天,二靠在社会实践中修习完善,在学习中获得素养。素养才是个人终身受用的真实资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视野,广泛选择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文本泛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一点PISA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一、不尽如人意的当今初中生阅读

目前,全国大多数学校未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个别学校名义上开设阅读课,实际上是“放松课”,甚至是其他多门学科的“候补课”。没有专业的教师,也缺乏专业的指导。

笔者调查了某市初级中学八年级11个班级共计622名学生,阅读课上学生的阅读现状情况如下:

按照图书市场分类[2],学生的兴趣爱好主要集中在青春、小说、文学、动漫/幽默、娱乐时尚、地理、励志、军事、古籍、少儿、科普读物、计算机/网络这12类书籍上。

动漫/幽默类书籍阅读:诸如《查理九世》《斗罗大陆》《知音漫客》《漫画PARTY》《阿衰》《偷星九月天》《幽默大王》《笑话大王》《漫画星期天》等为大部分学生所喜欢。

青春类书籍阅读:诸如80后文坛新锐的散文作品《一条鱼眼中的海》《左手年华右手花》等,魔幻/奇幻《斗破苍穹》《冰火魔厨》《邪神传说》《盘龙》《琴帝》等,悬疑/惊悚《诡案组》《雨夜奇案》《天眼寺》等也为不少学生喜欢。

小说类:悬疑/推理诸如《福尔摩斯探案集》《重案六组》等,中国古典小说诸如《西游记》等,历史小说诸如《雍正王朝》《同治皇帝》等在学生中拥有一部分读者。

其他书籍:娱乐时尚喜欢阅读《娱乐星周刊》《泡泡娱》之类;古籍类有阅读《资治通鉴》的;计算机及网络有阅读《精品数码世界》的。

经调查,八年级年段学生中有233名学生喜欢阅读动漫/幽默类;167名学生喜欢阅读青春类(悬疑/惊悚,魔幻/奇幻等);111名学生喜欢阅读小说类,其中阅读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仅9人;喜欢军事(《环球军事》)仅3人,喜欢地理仅1人,喜欢计算机/网络(《精品数码世界》)仅1人,其他各类书籍喜欢人数为106人。

由此可见,大部分初中学生阅读面狭窄,个人阅读倾向明显,仅喜欢阅读流行书刊或者进行快餐式阅读。古典小说中老师要求的名著阅读,最受欢迎的是《西游记》,也仅有9人阅读。可见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很少主动阅读甚至不读。所以说,目前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二、PISA与广角式阅读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0年推出的成员国合作项目。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PISA”把测评内容定义为素养(literacy),强调了素养的重要性,那么PISA在阅读教学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从阅读范围上讲,PISA强调阅读素材的多元性,包括小说、个人信件、教育相关的说明文、公众议题的官方文献等以文字为主的“连续性文本”,从其通识性和全面性上看,它涉及到科普、史地、法律以及文学等多个领域。另外,PISA的阅读素材还包括表格、图解、曲线图、地图、公告、广告等“非连续性文本”。

试看我国上海在PISA2009中的表现。这是上海首次参加PISA测试,上海学生测试成绩排名“全球第一”。在PISA2009文本认知方式三个维度的测试中发现,上海学生“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方面平均成绩位居第一,但是在访问和检索上比较薄弱。

测试中,发现上海学生比较善于阅读连续性文本,但不太会读图、读表,而图表是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强,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阅读材料中的重难点。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实用技能薄弱的主要原因。

PISA把学生阅读素养分为7个精熟度等级,最高级为6级,OECD认为达到6级的学生将来可胜任领袖级任务,达到5级的学生被看作未来世界级知识工人。上海17%的学生达到5级,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达到6级水平的学生仅占2.4%,这说明上海的学生在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段竞争力上没有很大优势[3]。

这些实用能力的不足,间接呈现为我国学生阅读素养亟待提高。而实用性文本的缺失,如日记、书信(邮件)、产品使用说明书、地图、契约、报告、统计报表等,正是当代初中语文阅读课程资源建设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层面上讲,初中语文教学应借鉴PISA开展广角式阅读。

三、PISA对初中语文教科书调整的启示

香港PISA阅读团队专家、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刘洁玲早在2009年就表示,新课程的重点应该以经典文学为主,增加功能性、实用性的阅读素材,报纸、杂志、广告等阅读篇章应在课堂上出现。这意味着教科书的内容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

让我们看看国外语文教材的编写[4]。

英国某种语文教材有一篇《美国人的吃相》的文章,从一位中国小朋友的视角,讲述了和一家美国人共餐的故事。这篇文章介绍了英国、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注意到了多元文化的兼容。

日本语文教科书书中有一篇《灰姑娘的时钟》的文章,有关物理学知识“机械时钟的发展史”,有关政治经济学知识“雇佣劳动制”,以及有关经济伦理观念“时间等于金钱”等等这样一些近代社会发展的知识都有涉及,充分体现了多科知识的融会。

美国语文重视应变、应用能力。《富兰克林自传》一文,通过将课文传达的内容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事业进行比较,要求学生把比较结果写成一篇论文。同时为了了解富兰克林更多的成就,要求制作一本费城旅游指南,指南里要体现出富兰克林的这些成就,并包含相关历史照片。再要求把这些内容制成网页,用一个流程图来说明网页将要包括的链接等。这样就把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了。

加拿大作为一个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国家,其教材的综合性更强,涵盖的内容更广泛。例如,在解释某一科学原理时,还介绍了科学家的生平、学术成就及文化背景等。在教材各章节间,开设的文化小栏目多元化,涉及到美国、巴基斯坦、英国、荷兰、俄罗斯、波兰、智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内容有宗教、文化、自然、人文风景、民族风情等,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兼容并蓄。

以多元文化的视角与多学科融合的方略选编文章,集合多学科知识及多种能力训练于一体的课文,在国外教材中屡见不鲜。所以,我们的教材选择范围应该扩大,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宽广性,在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人教社2013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增加了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等篇章。前者通过回忆丘吉尔早年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主考官们偏爱拉丁文、希腊语和数学,而充其量只是一只“萤火虫”的他,几乎在这方面是全校最后一名。但他最后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这得益于主人公会绘制新西兰地图和在操纵玩具锡兵中获取的潜在军事素质。此文展示了英国不同的文化生活、考试制度以及征兵标准,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后者从儿童的视角介绍了一位教几何的王玉琳老师。开学第一节课,老师自我介绍表演“绝活”:反手画圆和三角形,启迪学生“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本文注意到年龄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的不同,数学知识的展示,体现了教材朝多元文化内容上的努力。

教材选文的调整算是一种先行性的行为,期待教科书编者作出更多的改变。

四、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指导课

1.以学生为主体,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无疑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所以开设课外阅读课十分必要。阅读课形式应丰富多样,例如:自主阅读课、好书推荐课、成果展示课等。

“自主阅读”虽是让学生自由阅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品味和开拓学生读书的空间,要尽量补充教材选文的不足,扩大文本选择范围。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连续性文本”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表格、图解、曲线图、地图、公告、信件、广告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也应该引导学生看一看,还可以针对学生在访问和检索上比较薄弱的特点教他们从电子数据库中查找图书资料、检索信息。

阅读课上,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意向,不能主观左右学生阅读倾向,不妨开展“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书做一个全班性的推荐。推荐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无论推荐是否成功,都是一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素养的提升。

阅读成果“展示课”,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读后感、读书笔记,可以是班级创办的阅读班刊和同学自制的手抄报。内容可以涉及科普、史地、法律、文学等,形式上可以是诗歌、小说、散文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或写作,或编辑,或绘制版面,有利于自主发展和交流合作,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人文知识和实用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以教师为主导,增设教学计划范围内的阅读指导课

落实课程评价,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情况应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中,增设教学计划范围内的阅读指导课是大势所趋。

其一,配备专业的阅读课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主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著作或“初中生必读书目”,以及日记、书信(邮件)、产品使用说明书、报告等常见的实用性文本。教师每学期应该举行至少一到两次经典文学著作和实用性文本的相关讲座。

文学著作要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写读书笔记等,特别是读书笔记一定要规范,要有读书卡片和摘录本子;积累的内容应有好句还要有好段,外加一篇读后感;不但要积累,更重要的是要落实背诵,至少每天一句。实用性文本要进行仿写训练。教师要注意检查,普查、抽查、同学互查相结合[5]。

其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指导学生运用对比阅读、浏览阅读、精读等方法。以一堂阅读指导课为例:

第一步:对比阅读《斗破苍穹》和《水浒传》。

《斗破苍穹》是百度风云榜排名第一的小说,武术、暗器、下毒都用上了,是当今武道小说中的翘楚,深受孩子们欢喜。但是如果你仔细辨析这本书的构思、情节,就能发现这仅是一本小学生流水叙述体作文。

《水浒传》则写出了复杂的人物性格,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就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来说,鲁达没想到三拳就把郑屠打死了,想到自己要吃官司,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他假装气忿,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段细节描写,写出了鲁达性格虽然鲁莽,但是粗中有细的特点,非常精彩。当然经典名著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就能领悟文学名著精巧的构思、曲折的故事、经典的语句,还有作者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独特见解了。——这就是《水浒传》经久不衰的原因。

下一步,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浏览阅读《斗破苍穹》,如何精读《水浒传》了。

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应通过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帮助他们投入积极的阅读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读书。

PISA强调的阅读素养,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结合文本泛读,实现学生阅读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统一,提高学生的素养,素养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真实资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梁春芳.书籍的编辑学.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b7f

5ffb7f121dd36a32d82dc.html

[3] 罗阳佳.从PISA看中国上海学生阅读素养.中国教育报,2011-03-17.

[4] 张悦群.海外语文教材述略[J/OL].中国知网.http://www.cnki.com.cn/Journal/H-H3-ZXYW-2007-01.htm

[5] 宋运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落后国外50年.天津日报,2004-12-27.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文本素养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