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自学能力的策略探究与实践
2015-01-09李霞
李霞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较少的单词量、薄弱的语法知识点及过窄的知识面,教师往往轻视英语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其实,通过适当的英语阅读,不仅可以巩固英语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点,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异国文化背景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英语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作为语言而言,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语言。一个人综合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弱。然而,现阶段的教学对小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并不高,其中相关的因素制约了小学生广泛阅读的可能。小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少,小学教师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为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体会罗伊·兰德的读书名言:“阅读是永恒的乐趣”。
一、导致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薄弱的导火线
1.教师的彷徨。
目前,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英语阅读并没有发挥其实质性作用。教师无法做到仿效日常教授书本知识一样的过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例如:讲解生词、归纳扩充词组、逐句逐句进行分析等;相反,教师更愿意把英语阅读的教学变成课外阅读,粗浅的类似过场的教学,使得学生忽略了阅读过程包含的丰富意义,反而过分强调阅读的结果。部分学生产生了惯性的依赖思想,一遇到阅读情景,就习惯性地拒绝开动脑筋,一味听取他人讲解,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就会手足无措,变得焦虑不安,不知从哪着手。
2.学生的误读
高质量的英语阅读本就要求读者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处于中年级的学生,虽说接触英语有3、4个年头,但其实单词量十分有限,直接增加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于是逐渐出现在阅读兴趣上大打折扣的问题,出现学生由读不懂到不愿读的现象。更糟糕的是,由于起初目的性不强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使得学生无法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指读”、“唇读”、“回读”和“心译”现象,还有学生甚至在遇到不能理解的单词或是语法知识点的时候,就一根筋地扑在上面,非要猜测出其意思,这便在阅读过程中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
3.家长的忽视。
据调查,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订阅课外阅读刊物时,国语阅读刊物的订阅量远远超过英语阅读刊物的订阅量,当问起缘由时,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爸爸、妈妈不同意”。我了解这些家长的想法和担忧,他们一致认为,英语的阅读刊物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多大用处,同时会耗费孩子很多宝贵的时间。即便订了,孩子要么就是看不懂,要么就是三分钟热度,之后便丢弃在一旁,浪费金钱。出现这两种现象,我想任哪位家长都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订阅英语阅读刊物的。
二、提高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1.选取学生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
教学经验告诉我,喜欢对于学生真的很重要,只有喜欢,阅读过程才是美妙的;只有喜欢,阅读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既然如此,我们在选材上,就应该明智地选取一些受学生欢迎的、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让英语阅读真正和孩子们的生活世界连接在一起,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根据教学的需求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异国背景的文化知识,还能在课前为上课的内容做准备。这样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欢迎的阅读材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机会,有效地将文化有意识地融入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
2.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将阅读教学融入学生喜欢的故事中。
小学中年级学生还是对故事有很深的情感,他们期待故事中有趣的环节和搞笑的人物角色,相比较枯燥的书本知识,学生更容易从故事中理解其丰富寓意。所以在阅读的教学中,我们何不把深受学生欢迎的故事有意识的融入阅读教学中,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例如:将相关课文改编成小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并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彩图编故事,如此,他们不但可以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而且很快可以理解故事,轻松掌握教材内容,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阅读动机。
3.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陆陆续续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都带有一些错误的阅读习惯,比如:在阅读过程中嘴巴出声,喜欢用手指或是尺子边指边读,还有的学生喜欢翻译所有的句子,最严重的就是喜欢回读,一个词或是一句话得反复读上几个来回。教师应极力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虽说了解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要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对训练方案进行调解。教师本身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阅读材料,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搜集相关阅读材料扩充阅读量,发展阅读能力。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