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15-01-09许真萍

考试周刊 2014年9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许真萍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课堂资源已经成为新课改体制下的重点内容,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实际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推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差强人意。目前的语文教师对利用和开发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教学资源的意识较浅薄,本文对此展开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资源    开发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是指可融入语文课堂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心理特性,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不同种类的支撑资源。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实行条件是课堂教学资源要丰富多彩,这也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1]。在新课改实行的十几年中,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对语文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利用课堂教学现有资源推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并不高。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挖掘及意义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大多都是老师的偶然发现或者是不经意间总结出来的,只是扮演补充的角色,语文老师并没有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完全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将这一教学方式变成课堂的一部分。

新课标提出了几种语文教学的实施基础形式,其中包括教学资源的利用,这既展现社会对中学义务教学环节的价值追求,又是义务教育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和第一出发点[2]。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不但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还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创造了重要条件。

(一)为实现“双全”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新课标在开篇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使其形成最基本的语文素养。首次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学生,全方面去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这一教学理念,要面对所有学生,并利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配合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我国所谓“班级教学”和英国教学制中的“班级授课制”其实是同一种概念,它与“个体教学”相对,是指把年龄和文化水平相近的学生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班集体,按照各学科的相关规定的教学内容选用最佳的授课方式,并且依据一定的时间表向所有学生进行讲课的组织形式。

例如:教学经典诗歌《诗经》的创作手法时,《诗经》中提到的“赋”和“兴”的手法是大多数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不但会让学生无法理解,还会使学生对此感到枯燥和厌烦,老师要引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者是图片文字等促进学生突破难点。

(二)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日后发展打下基础

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的首要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说,语文的基本素养应该具有更高的地位,视野更广阔。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针对全体学生,使其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式和理解方法理解国语文学,通过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培养对语文阅读的语感,开拓思维,使学生具备适应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述能力及各方面的阅读能力[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观念,使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使其达到德、智、体全方位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资源挖掘、运用的基本准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资源概念的划定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语文课堂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并不是说任何资源都可以被应用到语文课堂中,需要挖掘和开发。在资源没有被利用的时候,只能算是一则有待处理的材料,只有在真正进入教学时,才能将其转化成实质的课堂教学资源。通常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语文性

为了区别语文课程在层面上所提出的“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提出了语文性原则这一理念。语文性原则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发和运用课堂教学资源实施具体教学时,首先必须掌握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性,展现语文这一学科的特色,充分运用语文的内容和特性选取教学内容。

(二)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包括:第一,在选取语文课堂资源进行教学时要针对各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语文教学资源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教学的辅佐,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将是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

(三)开放性

课堂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改变了传统教材的单一教学方式,没有了传统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放性是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根本目的。开发和运用语文教学资源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应用人们创造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是指真正融入语文课堂,针对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心理特性,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不同种类的支撑来源。只有在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语文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意义,才能在开发和探究课堂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8)152:112.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J].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1(9)87:56.

[3]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M].文字改革,2010(4)165:136.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