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第三产业占比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2015-01-09钟文皓

商场现代化 2014年31期
关键词:面板数据人力资本产业结构

摘 要: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以往研究大多落脚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忽略了由于产业转型带来的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作者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将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文化消费、教育投入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本文使用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工具变量的方法,以金融发展状况作为第三产业占比的工具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在控制了年份和省份的固定效应后,我们发现第三产业占比对人均人力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移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若干建议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面板数据;工具变量法

一、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产业结构经历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农业大国逐渐转变为工业大国,并且正向第三产业过渡。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由开放前的70%已经下降为15%,第二产业比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并占主体地位,目前为52%,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占比为33%。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从前荒凉的土地上逐渐屹立起了许多重工业和轻工业工厂,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发达国家靠近。而这些年三大产业的逐渐变化,我国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也在逐年变化。通过对二者数据的处理分析,我们发现随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人力资本积累逐渐增加,并且通过实证研究,我们了解到我国学者早已认为人力资本的增加将有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进一步带来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将低技术劳动力培养成高技术人才,高技术的人力资本又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而对于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也有不少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及结构优化将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成为我国强大推动力。但是,我国学者多数都只研究了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忽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而本文将通过文献的梳理以及对数据的一系列选取与处理,进行科学假设,利用金融发展状况作为工具变量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排除反向因果的关系,创新性探讨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并基于得到结果,对产业结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了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我国,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积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众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运用中国经济数据进行一系列考察。王宇、焦建玲(2005)运用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法,以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投入为人力资本的度量指标,表明各教育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同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具有高等学历劳动力比重的增加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反之,经济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中、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孙敬水、董亚娟(2007)发现,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物质资本,而且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陈仲常、马红旗(2011)研究表明,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的人力资本离散度正向于经济增长,而具有较低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负向于经济增长。詹新宇(2012)则使用省际面板数据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为正,但其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市场化环境的影响。以上研究无一例外的证明了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显著的促进性作用。

因此,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数量多而劳动力素质低下等问题尤为重要。但是,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因素的研究方向较多,尚且没有一致结论。白菊红(2002)以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为依据,对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一般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报酬、劳动者年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分配和代际间收入分配是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吴楚杰(2005)从人力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特点和要素进行分析,指出文化因素作为一条潜移默化的约束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力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郭庆旺、贾俊雪(2009)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考察了公共教育支出规模、结构和高等教育可获取性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供给和相對效率的影响。陈重行,窦尔翔(2012)通过分析表明要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减少收益流分布差距,就必须在总量上、整体上提升对教育型人力资本的运营。

另一方面,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质素的提升是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存在高度相关性,研究人力资本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从实证上论述人力资本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越来越丰富。张国强、温军、汤向俊(2011)在增长回归框架下,以中国各省份1978-2008年动态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其结论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及结构优化将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形成未来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黄文正(2011)将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联系起来,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对产业结构升级如何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相对较少。戚红艳(2011)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并且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

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文有如下创新:(1)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而很少有人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反向影响。由于2005-2011年,我国主要的产业结构升级体现在第三产业占比的增加,本文用第三产业占比作为主要解释变量,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这种影响。(2)通过我国200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控制了各个可能影响的变量以及年份、省份的固定效应,使结果更加可信。(3)用工具变量法(IV),避免了反向因果以及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使结果更加可靠。

本文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如下:(1)我们所选取的数据是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样本量不是很大,用区县级的面板数据可以得到更为精确地结果。(2)本文采用加权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方法算出了我国各省的人力资本存量,没有考虑到健康状况、掌握的技术等因素,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寻找能够能为贴切的度量人力资本存量的指标。

三、假说提出

在我们的假说中,人力资本存量会受到包括第三产业占比、教育经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各个变量影响人力资本存量的渠道:

1.第三产业占比

本文认为代表产业结构升级的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会通过两种渠道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首先,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使教育、咨询、设计等属于第三产业的行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增加,而这些行业所需要的大多是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同时对于低端劳动力需求最高的第二产业的占比在逐年下降。我们知道高人力资本劳动力与低人力资本劳动力之间是很难替代的,所以可以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两个子市场。产业结构升级使得高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加,低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减少,使得高端市场均衡工资增加,低端市场工资减少。这种工资的变化促使人们更愿意去接受更多的教育,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进而使得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本身会带来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微观个体在做出是否受教育的的决定的时候会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第三产业中教育、文化等行业的发展会使人们受教育的成本降低,假设受教育的收益不变的话,人们会更倾向于受更多的教育,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是社会总体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

2.其他解释变量

除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我们需要在研究中控制这些变量。

首先,文化消费的增加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文化消费的增加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会提升个体的求知欲,可以促进个体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文化消费的提高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对高人力资本人才的需求,使人们更愿意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个体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同时,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看,如果把人力资本投资看做一种商品,它是属于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它的需求收入弹性应该大于1,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应该大于收入增长的速度,收入增长应该会显著地影响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从而对人力资本积累有一个正的影响。

收入差距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公平,那么接受教育就更可能在未来获得收入的增加,人们也就会更倾向于去接受教育、积累人力资本。技术水平的提高会使得机器能够代替高级的劳动,使得生产的操作流程简洁化,对于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进而使得社会整体人力资本存量减少。教育经费的增加会使得学校有钱雇佣更多的教师、招更多的学生、给高学历的研究者更多的补贴,进而提高社会总体的人力资本存量。

四、假说验证

在我们的假说中,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变动,会通过增加对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才的需求,使社会总体的人力资本存量有所增加。图1是我国31个省份2005年-2011年人力资本存量与第三产业增加额占比的散点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图1中较为奇异的点为均为西藏,图2为除去西藏外30个省份2005年-2011年人力资本存量与第三产业增加额占比的散点图。

我们发现,除了西藏与其他的省份有所区别,第三产业占比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线性关系。关于各个指标的设定,详见本章第二小节。

1.回归方程的设定

基于前面学者的研究以及我们的假说,我们在主要的解释变量,第三产业占比,之外,又加入了文化消费、收入差距、人均GDP、技术水平、教育经费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了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

其中,HC代表人力资本,IS代表第三产业占比,Gap代表城乡收入差距,C代表文化消费,GDP代表人均GDP,Tech代表技术水平,Fin代表教育经费。

2.指标选取与数据采集

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变量并且保证数据的准确是十分重要的。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后,我们选择了人力资本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又选择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文化消费、教育经费、收入差距、技术水平以及人均GDP作为解释变量。下面我们对变量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进行说明。

(1)人力资本存量

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目前有很多方法,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法,收入贴现法等等。本文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法,同时,由于不同层次的教育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产生的作用不同,在把实际教育年限转换为有效教育年限的过程中,我们为不同层次的教育水平加上不同的折算系数:小学为1,初中为1.2,中等教育(不含初中)为1.4,普通高校为2。将教育年限设定为:小学6年,初中3年,中等教育(不含初中)3年,大学(含专科)3.5年(胡永远,2003)。各年度各个受教育阶段的人数的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2)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目前,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测算,有很多种方法。考虑到我们的数据是2005年-2011年的数据,而在这个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第二產业向第三产业的演进,所以我们用各地区人均第三产业增加额占人均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

从图4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占比在近年来也呈增长态势,与人力资本存量同向。但是这种同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人力资本与第三产业占比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即人力资本的增长也会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采用了工具变量的方法排除了这种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经济变量的变化有共同趋势,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控制了时间的固定效应,也消除了这种影响的干扰。

(3)其他控制变量

在主要的解释变量之外,我们又选取了以下几个控制变量。

近年来,由于国家需要拉动内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政策需求,我国各省市的文化消费都有明显的增长。而文化消费的支出会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也会对于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有正的外部性影响。所以我们选取文化消费作为对人力资本存量产生影响的一个控制变量。

文化消费的相关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两项。我们分别用这两项数据乘以当年各省的总人口得到当年各省的总文化消费。再用各省的总文化消费除以总人口数,得到当年各省人均文化消费的数据。

教育经费的指标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教育经费一项相同,数据来自2007年-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考虑到国内不易找到省级的直接衡量收入差距的数据,如基尼系数,我们用城乡收入差距来衡量各地区的收入差距水平。从2006年-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2005-2011年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用二者相减可以得到城乡收入差距的数据。

我们用各省市平均每万人的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技术水平的指标。2005年-2011年各省的专利申请量从以及人口总数均来自各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经过计算处理可以得到平均每万人的专利申请量。收入水平我们用各地区的人均GDP来衡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

下表是对本文中涉及的主要变量的简单统计性描述。

通过OLS的结果,我们发现,尽管控制了年份和省份的固定效应,第三产业占比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著,而且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与我们的假说不一致。由于内生性问题和反向因果问题,利用简单的OLS方法回归出来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偏误。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假说,我们使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进行回归。

我們选取金融发展状况作为工具变量,金融发展状况由人均金融增加额来衡量。金融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占比和第二三产业占比和。在放入其他控制变量的条件下,我们使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来检验金融发展状况与第三产业占比、第二三产业占比和之间的相关性,回归结果见表3。我们发现金融发展状况对第三产业占比的影响在0.01的水平上显著,金融发展状况对第二三产业占比和的影响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金融发展状况与第三产业占比、第二三产业占比和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同时,金融发展状况并不通过产业结构以外的渠道影响人力资本。因此,金融发展状况可以作为第三产业占比和第二三产业占比和的一个工具变量。我们利用金融发展状况这一工具变量,进一步探究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的具体影响,对第三产业占比的IV回归结果见表4。

从第三产业占比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结果来看,工具变量的方法比较好的解决了遗漏变量问题,同时也排除了反向因果的影响。在控制了年份、省份固定效应之后,第三产业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仍然在统计上显著为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三产业占比的上升,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我们也发现,人均GDP、收入差距、人均教育投入这些控制变量明显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地区发展是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上,一方面金融、教育等第三产业行业的发展对较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从需求层面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也促进了更多拥有知识与技术的人才的出现,从供给层面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之前提出的假说:第三产业占比的上升能够提高对人才的需求,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带来人力资本利用广度、深度、效率以及效益的提高,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不仅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不足,致使人力资本的整体质量不高,人力资本相对贫乏,同时人力资本的配置和利用也不尽合理,所以需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本文结论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有好处的,所以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对第三产业进行扶持。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教育行业与文化行业等与人力资本的形成息息相关的行业中的企业适当的减税,来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财政分配上可以给大学等国家事业单位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拨划更多的土地进行校区建设;给一些文化产业适当的补贴,促进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通过这两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可以加快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速度,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带动经济增长及国民素质的提升。

(2)抑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对劳动力的依赖较大,而对技术和机器设备依赖较低,这些产业完全依托于我国的人口红利生存,他们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很难进行转型,这些企业的存在拖缓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他们需求的劳动力大多是低人力资本水平的,它们的存在也使得劳动力缺乏动力去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具体的措施,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实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往往是出口产业,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出口退税的份额,来抑制出口,进一步的打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迫使这些企业转型。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可以通过对污染征税,提高能源的价格来进一步抑制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

(3)加强对著作权的保护

目前我国对于著作权的保护还不是很完善,山寨、盗用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对于第三产业,尤其是与人力资本相关的教育、图书、音像等行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果著作权得不到保护,那么生产者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很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也会减少,整个行业就没办法发展起来。所以,对著作权的保护,对于盗版的惩罚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很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楚杰.文化因素对人力资本市场的影响.文教资料,2005.

[2]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经济研究.2009.

[3]陈重行,窦尔翔.家庭资产运营、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与战略.2012.

[4]戚红艳.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研究——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证检验.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

[5]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

[6]许和连,亓朋,祝树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进展述评.经济与管理,2007.

[7]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8]胡永远.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3.

作者简介:钟文皓(1994-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

猜你喜欢

面板数据人力资本产业结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