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媒体中的香港形象——以《世界报》为例

2015-01-09吕颖阮淑慧

法国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议题香港文章

吕颖 阮淑慧

法国媒体中的香港形象——以《世界报》为例

吕颖 阮淑慧

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全球化时代,媒介形象分析能够帮助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塑造和推广对外形象时有的放矢。本文选取法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世界报》作为分析香港媒介形象的着眼点。通过分析该报于1997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对香港的报道,解读香港在法国媒体中的形象,对法国媒体所关注的香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进而为打破香港在西方媒体中的刻板化形象提出一些策略。

香港 媒介形象 《世界报》

[Résumé] A l’époque de la mondialisation où les échanges internationaux s’élargissent et s’approfondissent constamment, l’analyse de l’image médiatique permet à un Etat ou une région de mieux construire son image exposée au monde. Notre article va prendre le Monde, un des journaux français les plus influents pour objet d’étude. En analysant ses reportages sur Hongkong du 1erjuillet 1997 au 31 décembre 2014, nous allons faire le bilan de l’image médiatique de Hongkong dans la presse française et étudier de près les sujets auxquels la presse française donne le plus d’importance dans les domaines politique, économique, culturel et social de Hongkong. Enfin, nous essaierons de trouver une stratégie afin de briser l’image stéréotypée de Hongkong dans la presse occidentale.

【项目】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欧洲文化与中欧文化交流》(项目编号:21220152020)。

香港曾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被深深刻上了西方式政治文化的烙印。在它回归祖国后,中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使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的政治文化体系,也使它成为了西方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切入点。中外媒体在报道香港地区新闻时,由于各自的关注点、思维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对香港的报道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使我国媒体在此方面一直面临国外媒体的巨大挑战。了解和分析西方媒体中的香港形象,是我们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世界报》为例,探寻法国媒体对香港进行报道的焦点、立场、所呈现的香港形象,并为打破香港在西方媒体中的刻板化形象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文选取《世界报》从1997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香港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世界报》,主要是源于该报作为法国知名媒体的重要影响力。它是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2014年总发行量为298 529份,其中本土发行量为273 111份,海外发行量为25 418份①Chiffres de l’OJD, l’Organisme de référence dans l’expertise du dénombrement des médias imprimés et numériques, consultés le 26 mars 2015. URL :http://www.ojd.com/Chiffres/La-Presse/La-Presse-Payante/Presse-Quotidienne-Nationale,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日报,国际知名度颇高。选择1997年7月1日作为研究起点,是因为香港回归祖国无疑是香港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香港脱离西方殖民统治,成为中国特别行政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而此后,西方媒体对其的关注度更是有增无减。选择2014年12月31日作为研究的截止点,不仅是因为这是中法建交50周年的节点,更是香港“占中”运动宣告破产之时。而“占中”运动无疑将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到香港,使香港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话题。

2、 研究材料的收集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笔者在法国访学期间,进入《世界报》的全文资料库进行检索。该数据库收集了《世界报》1944年创刊以来所刊登的所有文章。我们选取1997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作为搜索区间,查找在此时段内标题中含有“Hongkong”字段的文章,共得到736条检索结果。经过人工筛选,最后共得到所描述的事件与香港息息相关的文章260篇。

在研究的材料确定后,我们采用了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根据伯纳德·雷尔森的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②Madeleine GRAWITZ, Méthodes des sciences sociales, Paris: Dalloz, 1996, p. 551.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着力研究《世界报》对香港报道的内容构成以及信源分布。根据让·路易·苏里伍和皮埃尔·勒拉的解释,文本分析法虽与内容分析法十分相近,都着力对于关键信息进行客观系统的描述,但文本分析更侧重于分析文本本身的历史、心理学性和社会学语境,从表层文字特征进入其深层意义。③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联系具体历史背景和社会心理,对于研究时段内《世界报》对香港报道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这种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便更为精准地把握其新闻报道的观点及取向。

二、 整体内容分析

1、 报道内容的构成

在《世界报》这260篇有关香港报道的文章中,其议题涉及了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诸多方面,相关报道的数量分布如下:

议题类别   报道数量   占总报道数量的百分比经济性议题62 23.86%文化性议题  36  13.84%社会性议题58 22.3%政治性议题  104  40%

通过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政治性的话题是《世界报》关注的重中之重,占据整体报道数量的四成,经济性和社会性的议题比重基本相等,加起来大致有五成,文化性议题比例最低。然而,虽然政治性议题所占比例较大,但较之社会性议题,其报道内容的多样性则较低,即关注内容较为集中。政治性议题的事件总类为8件,占比16%;经济性议题事件总类为11件,占比22%;文化性议题9件,占比18%;社会性议题22件,占比44%。

由此可见,《世界报》对于香港的社会性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报道,而对于政治性问题,则大篇幅地集中于报道某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稍后进行重点探讨。

2、 新闻源分布

在这260篇报道中,有8篇来源于法国新闻社(简称“法新社”),1篇由《世界报》记者与法新社合作完成,还有4篇关于“占中”运动的文章引用了法新社图片。其余文章的百分之八十是由《世界报》常驻或特派香港记者完成的,他们分别是:瓦莱丽·布朗茨威格、伊拉赫拉·玛利亚·萨拉以及弗洛朗斯·德尚伊。

媒体报道对于新闻源,即新闻素材的提供者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报道的角度与客观性。《世界报》对香港的报道多来自其常驻或特派记者的观察。即使有一定量的新闻源为社会组织领袖或成员,或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但这些新闻源的言论也多用于辅证本报记者的观察结果,鲜有对立面。因此,这些报道的视角无疑显得单一。然而,一个事件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完整地得以再现往往就取决于多元化视角,单一化、刻板化的思路会造成对新闻报道不够全面,甚至会造成歪曲事实的结果。

三、 焦点问题探讨

笔者所研究的《世界报》这260篇有关香港的报道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所报道的每类事件的时间跨度和数量也迥异。笔者将着重研究每个领域中报道文章最多或篇幅最大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无疑体现了《世界报》在香港问题上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1、 文化性议题—— 香港电影

在 36篇涉及到香港的电影、宗教、传统艺术、文学、国际文化交流以及艺术品展览等方面的文化性议题的报道中,有21篇与香港电影相关,可见香港电影无疑是《世界报》最为关注的香港文化性事件。在这些报道中,《世界报》既有对香港电影的总体介绍,例如2002年12月发表的《电影——香港的宝藏》就是一篇对香港电影整体概况的报道;也有对个别电影的详细介绍,例如2000年11月的《香港的骑士风度爱情小说》一文就是从电影艺术层面对《花样年华》进行的评论;此外,该报还介绍了很多香港著名的导演,如2000年3月发表的《从香港到好莱坞》一文,详细介绍了香港导演吴宇森的职业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报》对香港电影的报道并不局限于电影界这个框架。在一些文章中,该报记者还将香港电影视为对香港社会现实的反映,进而从社会层面对这些电影进行剖析。例如1999年5月19日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香港,中国城市》①Jean-Michel Frodon, « Hongkong, ville chinoise », LE MONDE, 19.05.1999.的文章,该文指出余力为导演的电影《天上人间》是“第一部将前英国殖民地视为一座中国城市的香港电影”。文章认为电影的主题在于探讨“香港变成了什么样”,导演试图通过这部电影去反映“在市场经济优先的时代,香港居民和来港大陆人方向感的迷失”。文章结尾提出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将趋于融合,并引用王家卫的话“香港是一个人物”,进而指出在余力为的电影中香港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人物,而是与大陆有了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虽然这篇评论性文章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作者个人对香港电影发展的看法,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世界报》关注到了大陆和香港的融合给香港电影界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融合给香港社会带来的困惑。

2、 社会性议题——大陆儿童移民问题

《世界报》所报道的香港社会性议题最为多样化,囊括了大陆儿童移民问题、大型流行病、迷信风俗、空气污染、动物保护、社会治安以及代沟等众多问题。其中大陆儿童移民问题是最大的焦点,在58篇社会性议题的文章中,占据了7篇,且篇幅都较长。

在香港回归之初,这个问题涉及的主体为父母中一方为香港居民,但父母并非为合法夫妻关系并出生于香港以外地区的儿童。1997年 7月 24日一篇题为《香港想摆脱小“eye-eye”》②Francis Deron, « Hongkong la chinoise veut se débarrasser de ses petits « eye-eye » », LE MONDE, 24.07.1997.(“eye”与“i”同音,隐射法语中的“immigrant illégal ”, 即非法移民)的文章指出,在香港回归之时,北京与伦敦方面协商通过的《基本法》已批准了这部分儿童拥有香港居住权,而当局出于对新特区教育系统容纳能力的担忧,将重新解释该法以拒绝授予这部分儿童香港居住权。文章写道北京和香港当局耗巨资筹备香港回归仪式却不愿拿出一部分财政预算用于创办学校,并认为这个问题将引起关于香港立法自主权的争议。这一争议在1999年2月12日一篇题为《关于儿童移民的法律引起了香港和北京之间的危机》③Valerie Brunschwig, « Une loi sur l'immigration des enfants provoque une crise entre Hongkong et Pékin », LE MONDE, 12.02.1999.的报道中得到了详尽阐述。文章讲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最高法院推翻了之前香港和北京政府对《基本法》相关条款的解释,在相关儿童的父母上诉后,判决这部分儿童拥有法定香港居住权,香港政府对此判决持否定态度,而北京方面也表示香港特区最高法院的决定“试图使香港成为一个政治上独立的实体”并且与《基本法》相抵触,因此必须更改。同年 5月的一篇文章报道了香港政府要求人大常委会重新对宪法中关于香港的儿童移民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文章认为《基本法》保护香港地区的“高度自治权”以及司法自主性,而这种由人大常委会重新对香港内部问题的法律条文解释有违《基本法》精神。作者认为“认可政治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地位和香港地方政府拒绝自己处理本地事务构成了香港特区命运的转折点”。①Valerie Brunschwig, « L'indépendance de la justice à Hongkong remise en cause à propos de l'immigration », LE MONDE, 23.05.1999 .而在此一周前发表的《香港不敢正面处理移民问题》②Valerie Brunschwig, « Hongkong n'ose pas traiter de front le dossier de l'immigration », LE MONDE, 15.05.1999.一文也曾指责香港行政机构在这一问题上的无能。同年6月,《世界报》报道了此事件的后续进展,即人大常委会否定了香港最高法院的判决,仅给予在父母一方拿到香港居住许可证之后出生的儿童以居住权。该报同时指出一些所谓的“民主人士”控诉人大常委违背了“一国两制”方针的精神。③Valerie Brunschwig, «Pékin désavoue la plus haute instance judiciaire de Hongkong sur l'immigration», LE MONDE, 29.06.1999 .

在这一系列报道中,《世界报》似乎有意弱化儿童移民问题的社会影响,对于该问题对香港教育体系、就业市场以及住房问题的影响都是一笔带过,而对于该问题所引发的针对香港司法独立性乃至香港政府独立执政能力的争论进行了大幅度报道和评论,强化了该问题的政治影响,多次直接或间接地诽谤香港独立性遭到破坏,“一国两制”方针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由此可见,法国媒体在社会性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取向,用所谓的“西式民主”标准对香港社会性议题进行发挥,借用社会问题表达其政治观点和取向,质疑甚至攻击我国政府及相关惠港政策。

3、 经济性议题——香港证劵交易所

《世界报》对香港经济的报道有 62篇,涉及了香港的证券交易所、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的表现、与内地经济的合作与交流、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运转、艺术品拍卖市场等方面。而其中 17篇文章是以香港证劵交易所为报道对象的,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年份里。可见,《世界报》对香港经济关注的焦点就在于其证券交易所。

首先,该报关注了在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证券交易所遭受的沉重打击。1997 年9月和10月,《世界报》相继出现了四篇文章报道了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萧条。其中1997 年10月26日发表的《香港撼动各大世界级证交所》④François Bostnavaron, « Hongkong ébranle les Bourses mondiales », LE MONDE, 26.10.1997.一文更是指出香港证交所的暴跌表明 “投资者对亚洲各经济体失去信心”并且“沉重打击了全体世界级证交所”。1998年5月5日,《世界报》报道了中国政府为重振港交所而做的努力,文章指出港交所的暴跌对内地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因而北京方面需要尽快恢复其正常运转。⑤Valerie Brunschwig, «Pékin est contraint de réactiver la Bourse de Hongkong», LE MONDE, 05.05.1998.在亚洲金融风暴平息多年后,《世界报》在2006年10月25日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数量已超过纽约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并将其归功于“刚刚实行公私合营并上市的中国国营企业影响力的扩大和现代化”①Maguy Day, « Bourse : Hongkong attire plus de sociétés que Londres ou New York », LE MONDE, 25.10.2006.。此后,在2009年至2014年《世界报》对香港证交所的一系列报道中,一方面香港证交所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地位被反复突出,例如2013年5月6日的一篇报道就指出“香港证交所是世界上资本市值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②Harold Thibault, « Hongkong, le retour des entrées en Bourse », LE MONDE, 06.05.2013 .;另一方面,香港证交所与内地经济的紧密联系得到了关注,如《世界报》于2014年10月和11月共发表了三篇文章报道港交所和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作。

纵观《世界报》对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报道,我们发现《世界报》将香港定位为“亚洲金融中心”③Harold Thibault, « Friture sur la ligne entre les Bourses de Shangaï et Hongkong », LE MONDE, 27.10.2014.,并肯定其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该报也认为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繁荣与中国内地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广阔的内地市场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世界报》在香港经济问题上对中国政府大体上持较为客观的态度。但该报同时也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政治因素影响也使得香港经济受制于内地。如在2014年10月27日对港交所和上交所合作的报道中,《世界报》记者指出,一些香港银行家质疑该合作协定的推迟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对香港“占中”运动的“惩罚”。④Harold Thibault, « Friture sur la ligne entre les Bourses de Shangaï et Hongkong », LE MONDE, 27.10.2014.

4、 政治性议题——香港民主进程

《世界报》对香港政治问题的关注非同一般,有关政治性议题的文章占所有文章的百分之四十,且篇幅都较长,其话题主要集中于香港回归、民主进程、法治状况、特首换届选举等方面。在104篇政治类事件报道中,有58篇报道与香港民主选举有关,其中有32篇集中于对 2014年“占中”运动的报道。由此可见,民主选举是《世界报》在香港政治问题中最为关注的话题。

在2014年6月“占中”运动开始之前,《世界报》针对香港民主进程的文章共有26篇。在香港回归一周后,该报一篇题为《香港选举制度的突然改变》⑤Correspondant du MONDE, «Modification surprise du système électoral à Hongkong», LE MONDE, 11.07.1997.的文章曾提出以比例代表制取代一轮制单记名表决制将“对由中国或其当地亲信创造并资助的小政治团体有利”。在此后的十年间,该报又相继报道了围绕香港民主选举的争论以及“民主阵营”在选举中的起起伏伏。这一系列报道还污蔑香港民众对于香港民主化的“幻想”被中央政府“生生化为了灰烬”。⑥Frédéric Bobin et Ilaria Maria Sala, «Le régime de Pékin verrouille toute perspective de réformes démocratiques à Hongkong », LE MONDE, 08.04.2004.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一篇题为《香港考验》⑦Florence de Changy, «Le test de Hongkong», LE MONDE, 03.07.2007.的文章更是诽谤中国政府表里不一,没有遵循“一国两制”的原则。而在2010年7月3日⑧Bruno Philip, «A Hongkong, les adversaires de Pékin apparaissent divisés», LE MONDE, 03.07.2010.和2010年7月17日⑨Bruno Philip, « A Hongkong, le camp des démocrates se fracture sur une réforme constitutionnelle », LEMONDE, 06.05.2010.的两篇文章中,《世界报》都将民主斗争的失败归咎于反中央政府的“民主阵营”内部的分裂,这一观点在该报2012年9月12日的文章《香港:亲建制派在选举中守住擂台》①Florence de Changy, « Hongkong : les pro-régime résistent bien aux élections », LE MONDE, 11.09.2012.中再次被提及,文章指出“由于内部分化和组织失策,反对党并未能从目前香港人众多的不满中获利”。

自2014年6月“占中”运动伊始,《世界报》对该事件就进行了紧密的跟踪报道,从2014年6月至12月,该报对“占中”运动的报道累计达到32篇,详细记录了该事件从发酵到扩大、持续以及最后惨淡收场的全过程。在报道中,《世界报》对中国政府多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例如在2014年9月1日的报道中,该报曾指责中央政府“违背了对香港的承诺”。②Brice Pedroletti, «Pékin trahit sa promesse à Hongkong », LE MONDE, 01.09.2014.而在指责北京的同时,《世界报》虽未直接对“占中”的作用进行正面肯定,如其2014年6月21日的报道曾指出“目前为止,大部分民众都不支持占中运动堵塞城市金融中心的提案,但该组织在网上发起的全民公投没有那么大争议性”③Florence de Changy, « Les prodémocratie organisent un référendum virtuel à Hongkong», LE MONDE, 21.06.2014.;但却在字里行间对公民抗议活动流露出赞许之意,例如在2014年9月27日对学生罢课运动的报道中,该报将罢课运动称为“和平主义和严谨纪律的典范”④Florence de Changy, «A Hongkong, la grève des étudiants tourne à la confrontation avec la police», LE MONDE, 27.09.2014 .,且在多篇报道中都用“和平的”来形容公民抗议活动。但当这场闹剧持续到十月中旬时,该报对这一运动有了更多的担忧和同情。例如2014年10月6日题为《在香港:只要还有人,我们就继续》⑤Brice Pedroletti , « Tant qu’il y a du monde, on va continuer», LE MONDE, 06.10.2014.的文章质疑此次运动是否还能继续,因为“在‘和平占中’、学生组织以及一些相对独立的抗议团体间缺少统一领导”。随后,在10月下旬的一系列报道中,《世界报》亦对学生的“雨伞运动”提出了质疑,例如10月28日一篇名为《在香港:反对派犹豫是否要继续行动》⑥Florence de Changy, « A Hongkong : l’opposition hésite sur les suites de son action», LE MONDE, 28.10.2014.的文章就提出“过度的民主反而会扼杀民主”,进而对“雨伞运动”斗争方式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又如11月9日的报道中,《世界报》记者将已渐入尾声的“雨伞运动”称为“转瞬即逝的乌托邦社会2.0范例”。⑦Florence de Changy, «Sous les parapluies, la place», LE MONDE, 09.11.2014.最后,该报常驻香港记者在2014年12月12日发表的《香港驱散反对者》⑧Florence de Changy, « Hongkong évacue ses opposants », LE MONDE, 12.12.2014 .一文中,对此次公民抗议运动进行了总结性评论,他认为“评判此次事件对于香港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还为时过早”,“这次公民反抗运动尽管错失了很多机会并有很多缺陷,但因其方式和规模,还是成为了香港政治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一个决定性时刻。”

纵览《世界报》对香港民主进程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该报由于其固有的意识形态取向,对于中央政府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是持怀疑、否定甚至是批判的态度,而对于香港所谓的“民主人士”进行的“民主斗争”给予了同情。《世界报》给香港贴上的标签是“崇尚民主价值观的社会”,而这种“民主价值观”在该报看来就体现在西方式的普选制上,却从未探讨过这种西方式的普选制是否适合当下公民构成多元化的香港社会,是否能够保证香港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意识形态层面的偏见所导致的刻板化思维在此又一次表露无遗。

四、 打破香港在西方媒体中的刻板化形象的策略

1、 增强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打破国际信息流动的不平等性。

尽管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积极开辟对外宣传平台,但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与《世界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相比仍相当有限。因而,在国际社会中流动的关于香港的信息并非源于大陆或香港媒体,而是源于西方媒体。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形象塑造不应依托于外国媒体的话语建构和新闻重现,而应立足自身。因此我国媒体应积极对香港问题发表鲜明的观点并辅以事实依据,增强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主导性和话语权,取得构建香港形象的主动权。

2、增强我国媒体的话语质量,争取国际受众的信任。

国内媒体应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熟悉国际媒体思维方式,制定有效的报道策略,使国际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其传递的信息。此外,为了加强其国际信誉度,中国媒体还需革新其报道内容。一方面要不惮于披露香港地区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固守己见,陷入刻板化思路。国内媒体应向国际社会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香港,让西方传媒界多了解现代香港社会,跳出对香港报道的传统思维框架。

3、建立西方媒体和国内媒体的交流机制。

加强西方媒体和国内媒体交流互动,既能拓宽西方媒体对香港问题的报道思路,同时也能让大陆和香港媒体所塑造的香港形象得到更有效的传播。这主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首先,创办媒体互动沙龙,在当地与对方媒体建立互动机制,如建立驻华欧洲媒体俱乐部和中国驻欧媒体俱乐部,从而增进中西媒体在香港问题上的交流,促进相互了解,拓展报道思路。其次,为提高国内媒体对香港报道的国际传播到达率,可积极探讨与西方媒体实现内容互换,互相为对方媒体开辟版面。①卢茹彩,《法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改善策略》,载《对外传播》2013年第9期,57页。

结语

总之,在采集了《世界报》自1997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有关香港的报道后,我们首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报道的内容构成、新闻源进行了研究,进而发现法国媒体最为关注香港的政治话题,在报道时多以本报记者的观察为新闻源,角度非常单一。接着,我们从报道文本出发,探讨了《世界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所重点关注的香港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在法国媒体眼中,香港既是国际电影艺术中心,更是国际金融中心,但政治因素始终贯穿于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该报主观地认为,香港拥护西式民主价值观,但其民主化进程却是不成功的,而且也未能真正实现自主性,并把这一切归罪于中央政府的管控、香港特区政府的无能以及民主阵营内部的分裂。这样的观点再次说明了法国媒体在意识形态层面固守己见,将西方的民主思想理念强加于香港,实际上未能深入香港社会现实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报道。

为了打破这种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单一化报道思路和刻板化香港形象,国内媒体应主动构建立体化香港形象并加强对外传播;中外媒体也应加强互动交流,拓展各自的报道思路;最重要的是鼓励中外媒体放下意识形态层面的偏见,客观展现不同事件参与方的立场,为香港报道提供多元化视角。事实上,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下所产生的固化思维和成见在当今国际交流中屡见不鲜,而在各种思潮碰撞和融合的全球化时代,媒体的职责就是打破这种定式思维,放下成见,关注现实中的发展变化,以多元化视角去看待事件,增进国际交流中的互相了解与信任,以便更好地全面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林木)

猜你喜欢

议题香港文章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放屁文章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香港之旅
《世界报》对李普曼思想的影响
香港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