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的创新模式①
2015-01-09
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的创新模式①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 宋洋洋 张浩
当今世界,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日益突显,现代科技手段中的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逐渐融合。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的文化产业需要通过改造,催生出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文化的创新发展,不仅要将先进的管理科学知识运用到文化企业的管理经营中,而且要将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引进来,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整个文化产品的功能,从而提升整个文化生产效能。此外,要重视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我国目前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的目标和任务,并提出培养人才创新模式平台的建议,从而为培养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以及提高国家文化科技实力出谋划策。
文化 科技 融合 人才 创新
文化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将先进的管理科学知识运用到文化企业的管理经营中,还要将最新生产技术、科学技术引进来,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整个文化产品的功能,以达到提升整个文化生产效能的目的。可以说,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基础。本文尝试探索提出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的新模式。
1 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科技产业中的各类从业人员对于文化与科技融合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三大经济区域中,东部地区的文化科技产业的发达程度在法人单位数量和增加值方面都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一般来说,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文化科技产业也会相对发达。发达地区会凭借其经济优势吸引大量文化科技产业人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可能会大批流失。由此得出,我国目前文化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在地区分布上结构不合理。
1.2 高端人员匮乏
随着文化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水涨船高,需要大量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一直没有跟上,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极端匮乏。
1.3 人才培养模式不足
对于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是基础。目前学校不能认清市场对于文化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都明显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素质不够,对于培养文化人才、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的胜任能力不足。
1.4 对文化科技融合现状了解不足
宏观上来说,文化与科技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然而,我国众多文化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对此没有充分的了解,经常将文化与科技分开讨论。此外,有些从业人员虽然了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模式,但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无法进行知识的补充和调整。实际生活中,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相融合。然而,文化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表现形式只能看到表面,这些形式下的机制与路径并不被了解。
2 培养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的目标和任务
运用人才培养的创新服务,建立起一个充分使文化科技产业各类从业人员和科技产业各类从业人员了解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现状,熟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关系、模式、机制与路径,补充文化与科技的知识,增加实践机会,最终使整个社会达到一个文化与科技更紧密融合,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高水平高素质的发展阶段。
2.1 满足各地区对文化科技人才的需求
随着文化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文化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培养文化科技人才尤为重要。针对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的创新应有利于平衡东、中、西部地区的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结构。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要重点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首先培养从业人员的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着重培养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人才。
2.2 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
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培养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应保持高校与文化科技产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及时获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相关信息。紧密结合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来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通过对文化科技产业特点的分析,发现已有课程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2.3 建设宏大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由于现有的文化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对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了解不足,缺乏高端文化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培养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的创新模式应主要依赖网络虚拟教育。其全天候、多终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等特征,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最终建成宏大且高素质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为解决以上问题,培养既通晓高科技又熟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培养服务模式进行创新。
3 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人才培养服务平台
3.1 平台概述
3.1.1 设计理念
坚持“始终围绕学习者”的理念。以虚拟课堂为基础,以“整合资源”+ “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监督”+ “后期支撑服务”为设计思想,形成一套在平台中为广大用户提供的完整的培养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的服务体系。
3.1.2 服务对象
服务标的: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基层文化人才培养、文化企业管理人才以及文化科技产业专业的课程教育体系,包括文化通识、文化金融、文化科技融合、区域文化发展、文化领导力提升、文化公共管理等。
3.1.3 建设框架
一是专业化的服务,以资源丰富性和课程自助选择性为核心竞争点;二是平台需要随时跟进学员的学习过程,结合实际学习情况改进服务模式,维护平台建设;三是要在学员不断地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丰富互动体验,加强对培养服务平台的粘合度。
3.1.4 建设标准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平台将满足以下建设标准:一是保证用户在注册、信息发布、信息查询的易操作性,并方便用户管理、上传和修改相关数据;二是对课程数据应进行直观展示,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取有效信息,在信息数据展示上做到形式多样化;三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多维度项目展示,介入流媒体数据存储,预留接口便于项目应用服务的扩展;四是保证数据不被非法入侵者窃取、篡改、伪造、删除、重放、嵌入,能够抵抗来自系统外部和内部的攻击,通过人工审核,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五是当线路和设备局部故障或某种突发事件产生时,平台自动检错、纠错,具有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功能,确保数据正确、完整。
3.2 平台功能
3.2.1 庞大的资源数据库
(1)整合相关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的学术优势。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在知识、人才和创新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结合社会资金、管理与市场需求,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实习基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脱颖而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科技型企业家、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2)整合企业精英资源,建立实践派专家库。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不同企业类型的实践派专家,将其收录进入专家库,包括其个人和企业的所有信息。根据建立起来的专家库,对每个实践派专家的信息及时更新,使之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平台的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完整的虚拟课堂系统
虚拟课堂系统包括教学系统、课程系统、考勤系统、考试系统、教学辅导系统和虚拟图书馆系统。在教学系统中为学员提供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的功能,实行注册会员制度。课程系统可以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搭配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学员学习自主性。考勤系统可以根据学员选择学习终端的不同,开发不同的考勤系统,保证学员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考试系统在帮助学员关注学习重点、强化关键内容学习的同时,实现对学员学习质上的要求。教学辅导系统开发人工实时交流系统,并为每个课程配备教辅材料,帮助学员解答学习疑问,提升学习效率。虚拟图书馆系统可以帮助学员拓展知识面,完善学习环境。
3.2.3 丰富的课后服务系统
除了完整的虚拟课堂系统之外,学员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后服务系统加强学习效果。一是学员交流系统,开发“文化科技产业网络学院”内部SNS社区。每个学员学习账号自动匹配社区账号,通过辅导员辅助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行业沙龙、主题沙龙等形式,促进学员相互交流。二是师生服务系统,即网络学院的用户系统,开发各种师生在线服务功能。三是后期系统,研发适配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屏幕终端的内容发送平台软件。研发信息推送系统,对学员发送文化发展动态信息,保持学员知识更新速度,并研发网络安全系统和版权保护系统,防止网络攻击及内容盗用。
4 配套增值服务
4.1 外延业务:企业咨询+个性化线下培训和线上课程定制
企业咨询一方面是针对大型企业提供企业诊断以及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主要指针对企业、园区等单位开展线下培训服务和企业线上的课程定制培训。定制培训流程如图1所示。
4.2 辅助业务:社区论坛
社区论坛不实行会员制度,是一个对外开放的论坛,是与学员交流系统区分开的一个论坛。社区论坛设立不同的栏目版块,包括学员交流、访问者交流、讲师答疑、公共资源的共享与下载等。通过提高质量、差异化管理和提高用户和访问者的体验感来实现发展和推广。
图1 定制培训流程图
5 结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平台中的虚拟课堂创新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服务模式,有利于培养一大批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型领军企业,推进文化和科技相互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科技产业的调整和优化,以及新兴文化科技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最终推动文化科技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 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2(01).
[3] 马凤芹,王凌霞.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探索,2013(06).
[4] 彭英柯,宋洋洋.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3(08).
[5] 谭希培,蒋作华.文化发展新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J].社科纵横,2013(7).
F241.33
A
2096-0298(2015)09(b)-187-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学科技园文化科技服务集成与版权交易服务应用示范》(2012BAH 87F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