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分结合 统筹推进世界主要国家军贸经营管理做法及启示

2015-01-09郑杰光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军贸军品许可

□ 郑杰光

统分结合 统筹推进世界主要国家军贸经营管理做法及启示

□ 郑杰光

世界主要国家军贸经营管理做法可为我军贸深化改革提供有益启示。从美、俄为代表的两种模式看,两国在军贸出口渠道、出口许可、出口产品上总体上分为国家主渠道和企业商业渠道两个层次和类别,都强调集中统一管理、分级分类实施和市场竞争开放有机结合,“统分结合、统筹推进”是军贸经营管理的共性特点。

美、俄模式

目前,国外有以美、俄为代表的两种军贸经营管理模式。美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完全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俄罗斯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以计划管理为主、市场竞争为辅的经营管理模式。两国都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军贸法规和产品指导目录或清单分级分类实施。对国家层次军贸业务,美国由国防部主导,相关企业配合跟进;俄罗斯由“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通称“俄武”,履行政府和军队有关管理职能的国家军贸业务联合股份制公司)独立经营或牵头组织,相关企业配合跟进。对企业层次军贸业务,美国由企业按照相关法规和程序,依据政府许可,自主经营;俄罗斯由被授予有限军贸出口权的企业,依据政府许可自主经营,“俄武”也可组织实施。总体上,“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分类实施”有机结合,“主次分明、协同一致”是两国军贸经营管理的共性特征。

美国模式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具体实施包括两大渠道:“军品外销”(FMS)及国家层次的大宗、整套武器装备出口,由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统一组织实施;“直接商业销售”(DCS)及企业层次的军品出口,由企业在政府许可下组织实施。出于国家战略和安全利益的需要,美国军贸管理更加注重强化国家集中统管,由国防部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严密管控机制、程序实施监管,确保出口有序规范。鉴于美国是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所有企业均为私营企业。因此,国家层面的军贸管理和经营都由国防部牵头组织,没有专设国家级的国有军贸公司。政府对企业的军品出口只负责审批、许可和监督,具体业务由企业自行组织,是完全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美国没有类似“俄武”的国有军贸企业,是典型的“政府对政府”、“国家对国家”,国家的集中统管度更高。

俄罗斯模式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形成的一种模式,具有国家集中统管和企业分级分类实施有机结合的特点,包括两大渠道:一是“俄武”的“全球出口许可”,作为国家级出口主渠道,占俄所有武器出口的80%以上;二是若干拥有出口经营权军工企业的“零部件有限出口许可”,与 “俄武”协同配合完成。由于俄国防工业是国有为主,“俄武”在某种意义上行使的是“国家军贸总公司”的职能。

“俄武”于2000年11月在合并原“俄罗斯军事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和“俄罗斯工业进出口总公司”基础上成立,旨在解决恶性竞争问题。作为国家唯一的军贸总公司,“俄武”在国家居很高地位,总经理由总统任命,可直接向总统报告,是“国家军品出口政策委员会”成员。该公司控制了俄罗斯军贸出口的80%以上、世界军贸市场的1/4强。公司在40多个国家设立企业代表处,与众多俄罗斯生产商及国外合作伙伴共同创建俄制武器装备技术、维修、改进和售后服务中心。2011年7月1日起,该公司开始作为开放的联合股份公司运营。“俄武”经过不断改革,正由单纯代理商向军工一体化联合体的实体转型,通过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搭建联合股份制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有两大直属军工集团,即“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和“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公司”。

在实施军贸合同时,公司吸引了700多家俄罗斯企业参加,组建了独立研发机构,参与众多俄罗斯一体化国防工业联合体的组建;参股“苏霍伊”航空集团、金刚石-安泰防空控股集团、战术导弹武器公司、卡马斯股份公司等企业,控制俄最大汽车制造商(Avtovaz)62%股份等。

“俄武”对俄军工企业提供大量投资和信贷研发军贸产品,在国内25个地区设立代表处,协调投资事项,每年为企业借贷30-40亿卢布。此外,“俄武”不仅提供武器装备出口,也提供大宗、综合、全套系统解决方案,这种“系统方案”订单近年来成倍增长。

其他国家做法

其他主要出口国正参照美、俄模式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2009年10月,韩国在大韩贸易投资振兴会社成立“韩国国防工业贸易支持中心”。2014年1月8日,韩国国防部国防采办管理局宣布建立类似美国“军事外销”(FMS)机制的国与国政府间军品出口新机制,强化政府的协调与控制力,逐步形成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军贸出口协同管理机制。改革极大促进了韩国军品出口,出口额从2006年的2.5亿美元骤增至2014年的36.1亿美元,增长13.6倍。

今年3月6日,日本宣布成立“防卫装备局”,促进国际防务技术合作,加强与外国政府间的军品贸易,这是在新的武器出口原则下加速军品出口的新举措。乌克兰于2010年启动国防工业战略重组,对国内130多家军工企业分步重组整合,以组建“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Ukroboronprom),形成国有控股的大型军工集团。第一步,将所有军贸企业统一合并为“乌克兰国有特种装备技术进出口公司”,进一步增强国防工业出口竞争潜力,进军国际军贸市场;第二步,模仿俄军工改革模式,对各军工企业进行打包整合。■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军贸军品许可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军贸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解析与对策
新一代军贸防空体系:可快速“量身定制”的防御系统
版权许可声明
小议国内军品市场特点与营销策略
军工企业军品单机配套立项风险评价浅析军品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本期作者介绍
军贸项目技术转让过程中提高出口文件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