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提升军工核心能力

2015-01-09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工专利

□ 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提升军工核心能力

□ 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

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以强军为首要责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和军工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军民深度融合,促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军工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

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防科工局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加强顶层规划,营造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推进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组织军工集团公司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工程,促进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同步增长,加强知识产权转化与运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军工经济发展和军贸产品出口等的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取得显著效益。

一是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国防科工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编制发布《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动并指导军工行业制定颁布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相关规章制度,针对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人才队伍建设与激励奖惩等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形成了以《实施意见》为牵引、各军工集团战略纲要为主干、军工企事业单位发展规划为支撑的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及制度体系;在《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涉军企事业单位重组上市军工事项审查暂行办法》等相关管理文件中明确知识产权要求,研究制定了探月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已融入科研生产、科技奖励、重大经济活动审查等重要科技和经济活动,其创造、运用和保护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二是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高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形势,国防科技工业从源头创新抓起,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注重专利态势分析和核心专利挖掘与布局,专利申请正逐步从“随机式”向“布局式”、“战略式”过渡,实现了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同步增长,继续保持了很好的上升势头。十余年间,全行业专利年申请量从“百”到“千”再到“万”,实现了整整两个数量级的跨越。知识产权质量不断优化,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专利。全行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改善,逐步改变了靠下指标压任务推动的被动局面,成为展现创新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日益凸现,国防科技工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

三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撑重大科技专项与装备型号发展。为促进国防重大科技专项与重点装备型号研制,各军工集团公司积极强化顶层设计,开展专利布局,将知识产权管理与高分对地观测、探月工程等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型号有机融合,提高科研起点,优化技术路线,有效提高了科研质量和效益。

四是知识产权助推军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军民融合双向互动。国防科技工业牢记“强军、富国”的责任使命,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知识产权在全行业及民用领域的转化运用,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航天科工集团统一部署完成了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集信息速递、政策法规、专利数据库、知识产权交易于一体,于2014年“4.26”上线运行,与北京、贵州、四川、浙江等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围绕地质减灾系统、气凝胶、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开展知识产权推广转化工作,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并初见成效。航天科技集团积极参与北京市技术转移与服务,其伺服机构项目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关村管委会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转化首个试点项目。兵器工业集团向地方转让含数件专利的乙撑胺万吨级合成技术,支持了区域经济发展。船舶重工集团专利技术累计产值过亿元的有30个项目。电科集团向民用领域转让太阳能电池、天线罩制备等技术专利。电子信息集团构建“军事电子产业生态圈”,推动信息安全知识产权成果军民信息共享。知识产权在促进国防科技创新的同时,为军民深度融合和军工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五是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助推军工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防科技工业积极应对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速带来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规避,为军工产品走出国门保驾护航。为保障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核工业集团结合ACP1000国际市场开发战略开展海外专利布局,申请了多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和目标市场国家专利。“华龙一号”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已完成相关组件PCT申请国际检索报告分析,为后续全球专利布局奠定了基础。兵器装备集团积极开展稀土光学玻璃专利布局研究策划,打造由几十项国内专利和PCT专利组成的集群,对高附加值光学玻璃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予以保护,成功占领了30%的高端国际市场,也为国家重大专项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材料。航天科工集团为某型防空导弹布局专利数百项,构建了完善的保护体系,在国际装备采购竞标中显示了较强的竞争力。

六是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培训全面展开。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升,对知识产权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加突出。国防科技工业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培养和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国防科工局举办九期培训班,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国防知识产权战略,交流知识产权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各军工集团公司也广泛开展了人员培训工作。

积极应对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看到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破解的难点问题:国防科技工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知识产权缺乏,专利战略布局工作亟待加强;缺乏统一共享的全行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知识产权信息查询困难,难以保护和推广;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存在体制机制等积弊,不少成果处在“睡美人”状态,有效利用率很低;知识产权与国防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尚未实现深层次融合,知识产权与技术发展“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等。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等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日新月异,带来了世界范围以互联互通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中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国家战略推动,力图巩固和扩大知识产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据统计,在美国排名前500强企业的资产结构中,80%左右都是无形资产。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至关重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和部署下,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推动全社会知识产权能力明显提升,服务和人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总体部署,国防科技工业全系统要切实履行“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为国家安全提供更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为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更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大安全”、“大防务”体系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必须进一步增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与国防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更紧密的结合。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军民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国家和国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自主创新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生命线”,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压舱石”。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军民深度融合,统筹谋划、周密部署、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战略合作,扎实推进国家和国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健全知识产权支撑体系为保障,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与军工科研生产和管理的结合,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加大先进技术的转化和运用,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对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支撑作用,促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着力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贯彻实施。认真学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实际,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强规划体系和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提升专利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和环境建设,加快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步伐等方面系统谋划,提出2020年前整体工作思路,明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鼓励发明创造,营造创新氛围,带动全行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开创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发展新局面,。

二是进一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根据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制定国防科技工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指导意见;完善相应的法规体系,着力破解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利益分配、信息流通、转化运用、资本运作等各个环节的瓶颈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引导各军工集团完善职务发明激励制度,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更多地赋予创造成果的单位,提高骨干团队和主要发明人的受益比例,进一步为创新创造松绑加力,调动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努力破解实施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和“中梗阻”等机制性障碍。

三是进一步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平台建设。扎实构筑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最基础的工作。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信息报送制度,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报送渠道和共享机制;开发专利技术数据库和专利导航体系,开展专利信息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并建立态势发布机制,加强对世界先进技术创新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形成基础信息全面、满足自主创新多层次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管理制度,把“睡美人”从“黑匣子”里解放出来,实现全系统知识产权信息的统一管理、综合分析和交流共享。

四是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贯彻落实《2015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全面打通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国防科技成果快速向装备建设、科技创新、经济增长转化的渠道。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与有关省市工办结合,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共享和需求对接,建立军转军和军转民的知识产权信息通道,促进双向转移转化;梳理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进行技术成熟度分析,遴选编制和发布实施转化目录,发挥军用技术对民用产业的引领作用,使大量封存于军工领域的先进技术走入国民经济领域,通过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实现国家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使知识产权成为撬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抓手。

五是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与军工科研生产管理的深度融合。选择一批与高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五大瓶颈技术、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等密切相关、具有带动性、全局性的重大工业技术,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系统跟踪和深度分析相关领域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借鉴参考,提升研制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核心技术领域产生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在更深层面推动知识产权与军工科研生产管理的融合;开展军工贸易和技术合作中的知识产权行为规范和风险规避研究,支持海外专利布局和构建国际化专利保护体系,推动以核能发电、深空探测等高新技术和以坦克车辆、飞机、舰船等为代表的中国装备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体现我国作为制造大国、航天大国的科研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提振民族精神。

六是进一步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军工企事业单位需求,有计划分层级地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与交流,提高技术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运用技能和管理水平;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社会化和信息化水平;在全行业推广建立知识产权专员体系,构建专家人才库,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一支既懂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又了解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逐步实现专业人才“精通知识产权法律、擅长专利战略研究、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管理人才“熟悉管理业务、了解相关法律、掌握管理重点”,技术人才“能查专利、会用专利、善于挖掘、能够布局”,打造知识产权创新人才高地,支撑国防科技知识产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是进一步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和弘扬知识产权文化。开展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知识产权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形成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或咨询报告。继续开展中外知识产权政策对比,国防知识产权转让机制、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涉军企事业单位重组上市知识产权监管等专题研究,形成指导规范;结合军工文化建设,形成激励创新的军工知识产权文化,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意识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简报、网站、期刊等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技术交流,对优秀成果进行展示;组织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与培训活动,创造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组织全系统参加中国专利奖、全国知识产权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推荐和申报工作,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

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以强军为首要责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要充分利用新机制赋予的新活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带动全行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由“数量规模”型向“量增质优”型转变,使知识产权在军工科研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激励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工专利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专利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