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四有”革命军人

2015-01-09马继军

政工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革命军人铸魂四有

●马继军

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四有”革命军人

●马继军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我军传统和抓好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两项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其共同点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育什么人的问题。因此,做好铸魂育人这篇大文章,就要在把握“四性”上下功夫。

一、增强群众性,动员依靠广大官兵推进铸魂育人工作

传承红色基因和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提出,得到了基层官兵的强烈响应。但是,基层部队在这方面还有两点倾向性问题。一个是青年官兵情感上的认同还有待加强。有的官兵对我党我军苦难辉煌历程、英模典型事迹和本单位主要历史缺乏切身感受,对历史传统感到陌生疏远,对精神内涵缺少深刻理解体会。另一个是官兵参与教育的程度还不够。经常性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靠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唱独角戏”,官兵往往被动参加的多,主动亮思想、摆进去的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激发官兵争做红色传人、“四有”军人的政治热情,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群众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使培养红色传人和“四有”军人工作贴近基层接地气。一要推进党史军史进连队。通过张贴英模画像、普及宣传党史军史,建立官兵的情感纽带,从而去掉陌生感、增强亲切感,去掉疑虑感、增强认同感。这方面,既需要建好团队军史馆,更需要挖掘连队历史,让官兵景仰前辈、真诚追求、执着笃行,从而拉近时空距离,解决红色基因进基层连队、进官兵思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要加大舆论管控。对某些歪曲历史、丑化先辈的影视作品和文章,需要加强审查和过滤,消除官兵心中的疑虑和思想上的混乱。三要改进教育模式。官兵的参与度反映对教育的认可度,也决定着教育的实际效果。这方面,还需要我们更加重视组织和引导好官兵的自我教育,给基层更多的教育自主权、自留地,让官兵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近年来,北海舰队以立身做人为主题持续开展“十六观”教育,内容贴近实际,深受官兵欢迎。我部坚持请战士登台讲课,从坐在台下听转变为走到台上讲,用身边人身边事相互教育启发;坚持群众评教评课,把官兵喜爱不喜爱、接受不接受作为评价教育的标准。我部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政治教育授课比赛,今年以“讲军旅故事,当‘四有’军人”为主题开展的授课比赛活动,吸引了广大官兵踊跃参加,一致感到这些课听起来很亲切、很受用。

二、把握规律性,准确认知培养对象推进铸魂育人工作

“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培育,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实践中我们发现,影响“四有”军人培育的首要瓶颈是组织者、教育者不熟悉我们的青年官兵,不清楚培育塑造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对官兵思想的新特征捉摸不透。当前官兵的构成日趋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有的青年官兵不愿意流露心思、交流思想,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样,虚拟世界里又是另一个样,思想行为呈现出隐蔽性、两面性、多变性的特点。这让我们的许多基层带兵人感到苦恼和无奈,总觉得摸不透他们的心思,教育找不准靶心、敲不准鼓点,思想教育往往处于“一刀切”“一锅煮”的状态,盲目扫射多、瞄准点射少,真正走进官兵的内心深处、触动官兵的神经末梢比较难。有的官兵出问题,群众想不到、领导吓一跳,事后总结反思起来,往往在思想行为的失察失管失控上找到教训。另一方面,对铸魂育人的周期性认识不足。在塑造人的问题上有时出现两种倾向:一个倾向是急于求成,希望靠一两节课就提高觉悟,两三次谈心就解决问题;另一个倾向是畏难情绪,对青年官兵身上的时代烙印和鲜明个性,总觉得看不顺眼、难以纠治,面对育人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特点,显得耐心不够,信心有所动摇。有的单位随着领导的调整、人员的变换,也造成育人链条的中断。由于缺少及时的指导、有效的引导,有的青年官兵还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

我们感到,培育“四有”军人,基本前提是对官兵素养现状有正确评估,对蕴含其中的科学规律有准确把握,这样抓培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占据主动。一要加强新“四有”军人培育的顶层设计。建立“四有”军人的样本模型,明确各时期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构建从入伍到退役的全系统全过程培养链条。这样,有利于部队有针对性地实施接力培养,也让官兵一看就明白、照着就能做。二要加强教育骨干的培养。就是帮助各级政治机关和教育骨干在认知教育主体、把握科学规律方面做足功课。建议把思想和心理教育艺术课纳入院校生长班次教学课程,在政治干部任职教育院校开设当代青年官兵思想教育研究班,培养生长干部学会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帮助部队教育骨干掌握科学规律。三要建立完善一些好的制度。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型的制度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比如机关干部下连当兵、挂钩帮带基层等等。去年我们尝试搞了“兵情日记”,组织基层带兵人记录官兵的心路历程,做到兵情“一口清”,并形成思想档案跟随官兵的服役全程,实际效果比较突出。全军部队这些方面都有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建议上级能够予以总结、固化和推广。

三、体现时代性,丰富内涵用活手段推进铸魂育人工作

人是时代的产物。我们今天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同样脱离不开时代这个大背景。当前,部队在铸魂育人上还有与时代不适应、不合拍的问题。一是核心要义把握不够深刻。调查发现,对于红色基因是什么?“四有”军人的内涵是什么?对其中蕴含的“魂”究竟是什么?我们有的官兵理解认识不够到位。二是结合点拿捏不够妥当。在革命性与时代性、共性与个性之间,如何妥善处理好关系,如何实现个性发展与培育“四有”军人的辩证统一、和谐发展?这方面,还需要在塑人育人过程中加强指导,帮助各级及每个官兵正确把握、科学处置。三是体现时代元素不够生动。基层部队宣讲红色基因、开展主题教育,有的还习惯于简单说教,使原本鲜活丰满的题材变得索然无味。可看、可读、可听的红色书籍、影视、讲座不多,适合青年官兵认知特点的红色小故事、游戏、动漫更是少之又少,难以满足官兵“菜单式”“快餐式”文化需求。

推进铸魂育人工作,需要我们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踩准时代的鼓点,赋予鲜活的时代气息。一要准确破解“密码”。也就是需要我们把红色基因的精髓提炼出来,把“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要义归纳出来,使广大官兵深刻认识到当代军人面临的新考验新挑战、新使命新任务、新希望新要求,真正做到思想上认同、行动上自觉。二要搞好结合统一。在坚持军队建设大目标、军人培育大方向的前提下,尊重青年官兵的个性需求,积极营造有益于军人个性发展的环境,激发创新活力,达到尊重个性与坚持共性相统一的目的。三要弘扬时代文化。我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的成长。近年来,全国全军推出了许多深受官兵喜爱的军旅题材精品力作,像《亮剑》《苦难辉煌》《士兵突击》等等,有的媒体反复播放,大家依然津津有味地品读观看。官兵期盼着有更多富有时代感的精品力作推出,创造出更多富有时代感染力、军营震撼力和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四、突出实践性,拓展延伸具体要求推进铸魂育人工作

实践是铸魂育人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的单位和领导在铸魂育人问题上还有一些认识误区和工作盲区。有的认为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就是政治干部讲讲课、搞搞教育,还没有摆到部队建设的大系统中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有的感到和平时期培育“四有”军人缺少有效的载体、锻炼的平台,遇不到惊涛骇浪,看不到战火硝烟,难以有摔打磨练的机会;有的培育“四有”军人工作与单位使命任务联系得不紧,与人员岗位职责贴得不够,与官兵成长需求拉得不近。这些认识误区和工作盲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教育向深度拓展、向实践延伸,制约了铸魂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

推进“四有”军人培育工作,需要紧紧抓住实践这个关键环节,深深扎根在军营这片广阔的沃土上,向实践延伸、向深度拓展,让“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培育工作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要坚持系统培育。就是把“四有”军人的培育纳入部队全面建设之中,与基层建设融为一体,与战备训练同步筹划,与遂行任务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二要搞实教育抓手。去年全军部署开展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就是强军目标教育实实在在的抓手,效果非常好。最近,总政《关于在全军部队开展“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的通知》对于当前基层主题教育来说非常及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一定要把“大讨论”活动认真筹划开展好,与部队使命任务、岗位职责要求、官兵成长成才搞好对接,把“四有”军人的标准立起来,把主题教育深下去。三要加强平时养成。平时重养成,关键时刻才能过得硬;平时摔打磨练,战场上就敢打敢拼。我们需要把红色基因渗透到官兵日常生活,把“四有”军人理念融入到军营文化,让官兵抬头能看到、侧耳能听到、伸手能摸到,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系92866部队政治部主任】

猜你喜欢

革命军人铸魂四有
干部教育“筑基铸魂”的实践与启示
新一代革命军人培养的哲学思考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新形势下培育新一代“四有”军人的几点建议
游牧民族之特性对当代革命军人血性胆魄的启发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新疆“铸魂工程”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