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教学探究
2015-01-09陈裕
陈裕
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教学探究
陈裕
文章对《统计学原理》课程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统计教学工作,对统计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提出了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改革的有关对策。
统计教学;高职高专;对策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重要载体就是数据。而统计学恰恰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学好统计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解释、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对于高职高专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掌握与自身学科息息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于参与激烈的职业竞争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统计学在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统计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财会类专业知识与统计学相关性的不同,在当前的统计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主要从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出解决的措施。
一、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
统计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抽象公式的推导和枯燥的概念,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那些数学功底较薄弱,所学专业又与数据分析看似关系不大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学习兴趣不大。
(二)统计学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中各种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PPT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活中的统计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将板书和PPT教学相结合通常效果会好一些。但是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应该考虑应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方法。
(三)统计学的考核方式比较传统
为了考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前所设置的统计学考核方式还比较传统。主要在学期期中和学期末进行考核,一般会设置如单选、多选、填空、简答、计算等传统题型。这些通常基于题库基础上的考题,会引导学生更多地机械地做题,为了做题而做题,没有考虑问题的提出,现象的出现,只能按照既定步骤解题。这不应该是大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应该更注重学生开放式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开放性问题。
二、提高统计学原理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按照统计工作的阶段进行安排
一般的教材都将该课程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抽样推断、相关和回归分析、时间数列、统计指数这些章节来讲解,但我们也可以根据统计工作的阶段进行安排,将课程分为统计调查阶段、统计整理阶段、统计分析阶段来讲解。这样便于学生知道统计学究竟是一门什么学问,我们为什么要去学习这门课程,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也使课程更加的完整。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1.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
为实现改革目标,提出统计学理论教学与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思路。
(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统计学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讲授的同时,在课堂上设计统计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统计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统计调查、统计问卷、统计综合实验,使学生在掌握统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使用EXCEL、SPSS统计分析软件,加深统计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3)组织统计比赛,以团队的形式,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经济问题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实际收集数据,用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在解决模拟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结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和统计学教学特点,以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为导向,根据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结合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统计学基础教学与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关系,如图:
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互动教学模式关系图
3.互动教学模式实践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所用公式繁多,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着重结构化统计理论讲授,向学生显示学科内容结构,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将各种近似的方法作归纳与区别,并采用相关内容前后对比法将所学知识有机衔接起来。如在讲解描述性分析时,数据的整理方式与统计图表的显示有关,而整理分类方式可以体现在数据收集的问卷设计中,在平均数的讲解时,不注重推算各种平均数的公式,而是注重各种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并举例说明同样一组数据用不同的平均数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去选择和应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这些系统的统计分析思想与统计分析方法,将为学生在“统计比赛”的模拟问题分析中打下专业基础。在教学中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注重现实问题的解读分析,如讲解统计调查时,可就人口普查的内容进行介绍;讲解综合指标时,可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认识掌握经济指标的具体运用;讲解指数分析内容时,可让学生解读各类物价指数等。让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可以信手拈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统计比赛”拟定选题、设计调查方案的时候,引导学生把视点对准社会经济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生选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微博营销、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寝室文化、低碳生活、农民工的生活、就业与社会保障等问题。
现在适用于统计教学的软件有SAS、SPSS、EXCEL,SAS和SPSS属于专业的统计软件,需要专门安装,使用者还需接受专门的培训,这两个软件不太适合于非统计专业的教学要求。EXCEL软件则较适合作为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讲解实际案例时,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演示的有关功能,如进行统计分组,编制变量数列,求平均数、标准差,绘制统计图表,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为时间数列配合趋势方程等,可以使案例教学更生动更有效率。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参加实践教学项目时,通过上机把所学功能运用到数据整理分析之中,使实践教学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比如我们在讲授回归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找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数学成绩对会计成绩有无影响,名师出高徒,吸烟有害健康等现象,然后让学生分析上述现象间有没有相关关系,然后再通过EXCEL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果通过笔算的话,难度较大。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制度,把好教学质量关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评价的一种手段,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直接起到导向作用。目前,比较普遍流行的统计学考试成绩由三项构成: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上课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期中成绩采用课堂开卷测验的方式,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试。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从结构上完整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动态,但从内容上还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学生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对考试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平时成绩中增加实践考核的比例,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从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针对某个主题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统计资料或统计案例,学生处理分析统计数据的软件操作环节;期中考试应灵活把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来分析某一案例,现场打分;也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如两个星期)做准备,搞调查、撰写报告,调查报告可在学生之间传阅互判,最后由教师评阅打分;期末考试可以根据“统计比赛”的结果进行考核。总之,各种考试内容的安排都是以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
总之,只有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等方面对《统计学原理》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和积极探索,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将统计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才能迎接更多的挑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
[1]王哲,王小玲.以学科竞赛促进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2]蔡映珍.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J].青年与社会,2013,(03).
陈裕,女,南通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师。
G642
B
1008-4428(2015)07-124-02
南通理工学院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审计学原理与实务》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