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实证研究
2015-01-08王璐
王璐
摘 要: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主要内在驱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德州市城市空间向外扩展,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的组团形态。
关键词: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形态演变;德州市
引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来实现的[1]。近几年有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形态演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经济水平比较高的省级城市,对地级市、县级城市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区位、经济水平、产业结构都位于区域边缘地带的城市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德州市地处山东和河北交界处,总体经济发展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于较低水平,是鲁西北、冀东南的区域中心。主要工业有化工、纺织、食品、太阳能等。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升级的重要时期。因此, 研究德州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可以更好指导德州城市空间的发展。
一、德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析
德州市是山东省的北大门,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岸,东经115°45′~117°36′,北纬36°24′~38°0′之间。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省衡水市毗连;西南与聊城市接壤;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临滨州市。辖一区两市八县,2012年总面积 1.03万km2,人口577.5万,地区生产总值2230.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44.39亿元,第二产业1208.65亿元,第三产业777.52亿元。中心城区为德城区,面积539 km2,人口60万人。
建国60多年以来,德州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符合一般的产业结构演替规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2006年达到高峰以后稳中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步提高。
二、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空间形态演变的引导作用
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德州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出现变化。初期受集聚效益影响,德州城市空间“摊大饼”式向近域扩展,面积不断增加。集聚到一定程度出现不经济,德州城市空间被迫采取一主多副的组团发展模式。随着产业、人口与职能向副核有计划转移和重新排列组合,德州城市次中心及分区形成,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一)建国前后,产业结构的次序为Ⅰ>Ⅲ>Ⅱ,单中心城市阶段。建国初期, 德州市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GDP仅为3.4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8.5:2.7 :8.8,德州市作为传统农业区,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产值占88.5%,但是主要产品粮棉产量低,自给不足,第二产业只有零散分布的极少数的手工作坊。中心城区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华联、一中和铁路沿线一带,零星的分布着一些居住点和商户。
1958年,德州市制定出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工业向西、向北发展,为此,开辟了河西工业区。在运河以西和铁路沿线布置了少量工业用地,重点发展机械、纺织、建材、化工等工业,沿铁路两侧形成了重型工业区和煤炭、木材等物资堆场用地。在城市西部铁路车站及其周边形成了商贸服务区。以后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经济和城市发展几乎停滞,整个城市总体还处在以旧城为核心的向心集聚的初级发展阶段。
(二)1981-1999年,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为Ⅱ>Ⅲ>Ⅰ,城区呈单核指状延伸。改革开放以后,在第一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德州市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中心城区在铁路以西重新发展工业区,新上棉纺、华能电厂、化肥厂等项目。1988年德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为50.0:26.1 :23.9,产业结构调整为“一二三”。1995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而跃居到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为“二一三”格局。
伴随产业的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加快,城市地域功能也开始出现分化。 中心城区在向西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开始向东全面拓展城市生活用地,城市中心开始向东偏移,新建了新湖风景区和德州百货大楼等新型休闲商业设施,第三产业有了更大发展空间。到199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Ⅱ>Ⅲ>Ⅰ”。
(三)1999—2010,产业稳步发展,“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组团形态形成。1998年中心城区跨越岔河向东发展,沿京沪高速公路建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城市跳离老城中心呈跳跃式开发。建立了太阳能、中央空调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功能的产业园区,也带动了行政、居住、商业、旅游休闲等用地的增加。2002年,在岔河与开发区之间建设河东新城与经济开发区对接。至此城市建设全面跨越岔河向东推进,逐步与开发区融为一体。河东新城集居住、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于一体,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共同构成新型、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组团。同期,德州市政府立足形成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区“三区联动,比翼齐飞”崭新发展格局,在运河以东直至与河北交界处成立了运河经济开发区。建成商贸特色明显的鲁西北、冀东南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基地,以能源、化工、纺织、机械等产业为主的工业区。
老城区发展相对成熟,成为城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发展为副中心组团。三个组团以岔河、运河为界相对独立发展—“一主两副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日趋显现。
(四)2011-至今,着重发展高新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呈现三区同建的新组团形态。随着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召开、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和德州市政府东迁河东新城,德州市新一轮城市规划提出城市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展,可适度向北发展,必要时应突破行政界线影响,扩大城市发展规模。提出了新的三城区发展模式:河东新城区、高铁新区、原来的德城区和运河开发区合称老城区。规划高铁新区以新能源与生物相关产业为主导产业,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医药、电子为基础产业,辅以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制造基地。三城区以河流为自然分隔自成组团,组团间依托运河、岔河、减河、马颊河四条河流形成滨水生态廊道及景观廊道。
结语: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不同阶段的产业在土地使用上的投影,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结构,体现不同时期城市形态的差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要突出优化空间结构,美化空间形态,从而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德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心城区规模由小到大、空间结构不断扩散和重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是 “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重要时期,未来要大力发展“10+3”产业集群,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精密仪器精细化工、精新纺织项目,逐步实现产业升级,空间结构优化,把德州发展成为以新能源产业为特色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李雪梅.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2): 1-5.
[2] 李世杰,姚天祥.试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关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2(3): 32-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