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魔芋种芋经济效益比较
2015-01-08周启江郑元红孙川川
周启江+郑元红+孙川川
摘 要:通过开展3种魔芋种芋的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探讨魔芋种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林下间作模式植株健壮,产量最高,单位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露地种植模式,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产比差异缩小。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林下间作模式的魔芋种芋经济效益为最佳。
关键词:魔芋;种芋;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6-0028-02
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陕西南部、四川北部、湖北、湖南、广西和甘肃等地。魔芋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花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高达60%。魔芋为我国20世纪的新兴产业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贵州高原是魔芋规模化生产的适宜区,贵州省毕节市魔芋是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的10类特色农产品之一,七星关区、大方、赫章、威宁、纳雍县是进入规划的云贵川区特色蔬菜优势生产县区,魔芋是毕节市在全国都具有发展优势的特色蔬菜品种。种芋不足是我市魔芋生产发展和产业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加快魔芋种芋繁殖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生产需要,特开展魔芋种芋不同种植模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按当地种植习惯,设置魔芋—玉米套作稀植、魔芋—玉米套作密植、林下中等密度间作3个处理,小区面积15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①稀植,魔芋—玉米套作 3 m开厢,魔芋厢面宽2.4 m,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为45 cm×47.5 cm,667 m2栽3 000株,两边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30 cm。
②密植,魔芋—玉米套作 3 m开厢,魔芋厢面宽2.4 m,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30 cm×47.5 cm,667 m2栽4 500株,两边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30 cm。
③林下间作 2.4 m开厢,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为38 cm×47.5 cm,每667 m2栽3 500株。
1.2 供试品种
贵州神农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繁的地方花魔芋种芋,种芋规格100 g。
1.3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贵州神农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魔芋繁殖基地,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沙坝村,基地面积20.67 m2,海拔1 780 m,缓坡地,肥力中等。2013年4月10日播种,每小区施用农家肥70 kg、普钙1.1 kg、复合肥1.1 kg。在出苗期和散盘后使用农用链霉素和75%百菌清防治软腐病。霜降前魔芋植株倒伏,10月24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芋产量
①不同种植模式鲜芋产量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大,鲜芋产量随之提高,密植较稀植增产37.2%,林下间作中等密度产量最高,较其他2处理分别高出63.5%和19.2%(表1)。
②不同种植模式鲜芋种芋产量 随着鲜芋产量增加,种芋产量随之增加,但种芋比例随之降低,稀植种芋率为34.8%,密植为30.8%,林下为26.2%(表1)。
③膨大系数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大,膨大系数降低,林下中等密度膨大系数最高,较其他2个处理分别增加80.9%和37.6%(表1)。
2.2 经济效益分析
从667 m2种芋投入和产值看,林下模式投入居中,产值最高;密植投入最高,产值居中;稀植投入和产值最低。从投产比看,林下模式最高达1∶4;露地模式稀植为最低,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表2)。
3 结论与讨论
林下中等密度间作模式,树木遮荫较多,基地海拔较高,温度低,形成的小气候条件适宜魔芋生长,植株长势健壮,发病率较低,单产最高。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加,鲜芋产量增加,种芋产量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种芋比例下降。
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但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
露地模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入产出比差异缩小。
3种种植模式以露地稀植投产比为最低;密植的投入最高,产值居中;林下中等密度的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崔鸣,赵兴喜,刘列平,等.不同规格魔芋种芋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3):339-342.
摘 要:通过开展3种魔芋种芋的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探讨魔芋种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林下间作模式植株健壮,产量最高,单位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露地种植模式,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产比差异缩小。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林下间作模式的魔芋种芋经济效益为最佳。
关键词:魔芋;种芋;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6-0028-02
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陕西南部、四川北部、湖北、湖南、广西和甘肃等地。魔芋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花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高达60%。魔芋为我国20世纪的新兴产业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贵州高原是魔芋规模化生产的适宜区,贵州省毕节市魔芋是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的10类特色农产品之一,七星关区、大方、赫章、威宁、纳雍县是进入规划的云贵川区特色蔬菜优势生产县区,魔芋是毕节市在全国都具有发展优势的特色蔬菜品种。种芋不足是我市魔芋生产发展和产业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加快魔芋种芋繁殖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生产需要,特开展魔芋种芋不同种植模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按当地种植习惯,设置魔芋—玉米套作稀植、魔芋—玉米套作密植、林下中等密度间作3个处理,小区面积15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①稀植,魔芋—玉米套作 3 m开厢,魔芋厢面宽2.4 m,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为45 cm×47.5 cm,667 m2栽3 000株,两边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30 cm。
②密植,魔芋—玉米套作 3 m开厢,魔芋厢面宽2.4 m,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30 cm×47.5 cm,667 m2栽4 500株,两边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30 cm。
③林下间作 2.4 m开厢,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为38 cm×47.5 cm,每667 m2栽3 500株。
1.2 供试品种
贵州神农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繁的地方花魔芋种芋,种芋规格100 g。
1.3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贵州神农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魔芋繁殖基地,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沙坝村,基地面积20.67 m2,海拔1 780 m,缓坡地,肥力中等。2013年4月10日播种,每小区施用农家肥70 kg、普钙1.1 kg、复合肥1.1 kg。在出苗期和散盘后使用农用链霉素和75%百菌清防治软腐病。霜降前魔芋植株倒伏,10月24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芋产量
①不同种植模式鲜芋产量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大,鲜芋产量随之提高,密植较稀植增产37.2%,林下间作中等密度产量最高,较其他2处理分别高出63.5%和19.2%(表1)。
②不同种植模式鲜芋种芋产量 随着鲜芋产量增加,种芋产量随之增加,但种芋比例随之降低,稀植种芋率为34.8%,密植为30.8%,林下为26.2%(表1)。
③膨大系数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大,膨大系数降低,林下中等密度膨大系数最高,较其他2个处理分别增加80.9%和37.6%(表1)。
2.2 经济效益分析
从667 m2种芋投入和产值看,林下模式投入居中,产值最高;密植投入最高,产值居中;稀植投入和产值最低。从投产比看,林下模式最高达1∶4;露地模式稀植为最低,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表2)。
3 结论与讨论
林下中等密度间作模式,树木遮荫较多,基地海拔较高,温度低,形成的小气候条件适宜魔芋生长,植株长势健壮,发病率较低,单产最高。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加,鲜芋产量增加,种芋产量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种芋比例下降。
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但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
露地模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入产出比差异缩小。
3种种植模式以露地稀植投产比为最低;密植的投入最高,产值居中;林下中等密度的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崔鸣,赵兴喜,刘列平,等.不同规格魔芋种芋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3):339-342.
摘 要:通过开展3种魔芋种芋的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探讨魔芋种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林下间作模式植株健壮,产量最高,单位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露地种植模式,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产比差异缩小。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林下间作模式的魔芋种芋经济效益为最佳。
关键词:魔芋;种芋;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6-0028-02
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陕西南部、四川北部、湖北、湖南、广西和甘肃等地。魔芋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花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高达60%。魔芋为我国20世纪的新兴产业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贵州高原是魔芋规模化生产的适宜区,贵州省毕节市魔芋是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的10类特色农产品之一,七星关区、大方、赫章、威宁、纳雍县是进入规划的云贵川区特色蔬菜优势生产县区,魔芋是毕节市在全国都具有发展优势的特色蔬菜品种。种芋不足是我市魔芋生产发展和产业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加快魔芋种芋繁殖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生产需要,特开展魔芋种芋不同种植模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按当地种植习惯,设置魔芋—玉米套作稀植、魔芋—玉米套作密植、林下中等密度间作3个处理,小区面积15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①稀植,魔芋—玉米套作 3 m开厢,魔芋厢面宽2.4 m,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为45 cm×47.5 cm,667 m2栽3 000株,两边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30 cm。
②密植,魔芋—玉米套作 3 m开厢,魔芋厢面宽2.4 m,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30 cm×47.5 cm,667 m2栽4 500株,两边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30 cm。
③林下间作 2.4 m开厢,中间预留50 cm操作沟,播种魔芋6行,窝行距为38 cm×47.5 cm,每667 m2栽3 500株。
1.2 供试品种
贵州神农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繁的地方花魔芋种芋,种芋规格100 g。
1.3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贵州神农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魔芋繁殖基地,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沙坝村,基地面积20.67 m2,海拔1 780 m,缓坡地,肥力中等。2013年4月10日播种,每小区施用农家肥70 kg、普钙1.1 kg、复合肥1.1 kg。在出苗期和散盘后使用农用链霉素和75%百菌清防治软腐病。霜降前魔芋植株倒伏,10月24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芋产量
①不同种植模式鲜芋产量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大,鲜芋产量随之提高,密植较稀植增产37.2%,林下间作中等密度产量最高,较其他2处理分别高出63.5%和19.2%(表1)。
②不同种植模式鲜芋种芋产量 随着鲜芋产量增加,种芋产量随之增加,但种芋比例随之降低,稀植种芋率为34.8%,密植为30.8%,林下为26.2%(表1)。
③膨大系数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大,膨大系数降低,林下中等密度膨大系数最高,较其他2个处理分别增加80.9%和37.6%(表1)。
2.2 经济效益分析
从667 m2种芋投入和产值看,林下模式投入居中,产值最高;密植投入最高,产值居中;稀植投入和产值最低。从投产比看,林下模式最高达1∶4;露地模式稀植为最低,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表2)。
3 结论与讨论
林下中等密度间作模式,树木遮荫较多,基地海拔较高,温度低,形成的小气候条件适宜魔芋生长,植株长势健壮,发病率较低,单产最高。
露地模式随着密度增加,鲜芋产量增加,种芋产量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种芋比例下降。
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但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
露地模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入产出比差异缩小。
3种种植模式以露地稀植投产比为最低;密植的投入最高,产值居中;林下中等密度的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崔鸣,赵兴喜,刘列平,等.不同规格魔芋种芋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3):3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