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绿剑12号的选育

2015-01-08黄新根黄永根黄小毛聂武学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辣椒

黄新根+黄永根+黄小毛+聂武学

摘 要:绿剑12号是以自交系H201为母本,以自交系H102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品种。中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8.8 cm,横径2.5 cm,单果质量38.5 g,青果绿色,熟后鲜红,中辣,有鲜味,品质好。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可越夏栽培。一般667 m2产量3 000~3 500 kg。

关键词:绿剑12号;辣椒;一代杂种;越夏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6-0014-03

我国羊角尖椒种植面积不小,但耐高温、高湿的越夏栽培的尖椒品种不多。多数品种夏季生长不良,果实畸形,不易坐果。随着我国气候逐年变暖,缺乏适宜夏季栽培品种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此,确立选育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越夏栽培、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大羊角椒新品种作育种目标,经多年选育育成了绿剑12号,并通过了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菜2013011)。

1 选育过程

母本H201是1996年开始用湖南某农家品种的变异株经多代选育的自交系,与北方某杂交品种后代经多代分离纯化后的自交株系杂交,其后代在高温、高湿、多年重茬病圃特定条件下,经海南、南昌试验地反复多代蒙导、诱变、株选、自交育成的自交株系。H201株型紧凑,分枝力强,果实羊角形、纵径18 cm、横径2.8 cm,果面光滑,肉厚。抗病、抗逆性强。

父本H102是江西某地方农家品种,在高温、高湿、多年重茬病圃特定条件下,经多代分离、株选纯化而成的自交株系。该株系特耐高温、高湿,抗病性强,果实长羊角形,果长22 cm,风味好,产量高。

2004年测配组合H201×H102,2005-2006年在南昌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9年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河南等地进行多年的引种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该组合优势表现明显,耐高温、高湿,高温坐果能力强,可越夏种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果实品质好,产量高。2010-2012年参加国家辣椒区域试验,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2013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对比试验 2005-2006年春夏季在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南昌试验基地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以湘研五号为对照(CK),对比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0 m2。2 a试验结果表明,绿剑12号667 m2平均产量3 317.1 kg,比CK增产24.40%(表1)。

②区域试验 2010-2011年在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广西、海南6个点进行区域试验,以湘研15号为对照(CK)。2010年有4个点667 m2产量比CK增加5%以上,2011年6个点均比CK增产,平均增产8.65%;2 a区试点每667 m2平均产量

2 536.4 kg,比CK增产5.61%(表2)。

③生产试验 在国家辣椒区试的同时,2012年在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广西、海南6个点进行生产试验,其中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4个点

667 m2产量比CK增加5.6%~18.89%(表3)。

2005-2009年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河南等地示范推广中,一般667 m2产量3 000~

3 500 kg,高产栽培可达5 000 kg。该组合耐高温、高湿,在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区域更表现出品种优势,高温着果能力超越国内现有品种,在越夏栽培中,具有一定高温着果、秋淡上市的特殊应用价值。

2.2 抗病性

区试中, 2010-2012年调查了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的田间发病情况,该组合对4种病害均表现为高抗(HR)(表4)。

2.3 品质

绿剑12号果实羊角形,较长较大,商品性好,中辣,辣味优于对照,口感品质好,有鲜味,VC含量81.0 mg/100 g。果实性状见表5。

3 品种特征特性

生长势强,株高56 cm,株幅58 cm, 中熟,始花节位10.6节,果实长羊角形,青果绿色,熟后鲜红,果面较光滑,果长18.8 cm,横径2.5 cm,肉厚0.3 cm,单果质量38.5 g,心室2~4个,中辣,有鲜味,品质好,产量高。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可越夏栽培。

4 栽培要点

长江及黄河流域越夏栽培,因地选择1~5月播种;南菜北运基地可因地适时播种,667 m2用种量40~50 g,以砂壤土为宜,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深沟高垄,排灌方便,667 m2植2 800~3 000株。建议摘去门椒以下侧芽,勤采勤收,勤追肥,干旱期早晚沟灌跑马水,急灌急排。注意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1] 张慧,徐健.辣椒新品种龙椒10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4(1):13-15.

[2] 张秀荣,张延安,化娟莉.辣椒新品种种都208A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4(1):19-21.

[3] 杨朝进,陈炳金.辣椒新品种干鲜4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3(2):10-12.

[4] 周清华,张海斌,刘素兰.辣椒新品种长椒5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3(2):13-15.

[5] 桂敏,龙洪进,钟秋月,等.干鲜两用型辣椒新品种云椒2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3(20):11-12.endprint

摘 要:绿剑12号是以自交系H201为母本,以自交系H102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品种。中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8.8 cm,横径2.5 cm,单果质量38.5 g,青果绿色,熟后鲜红,中辣,有鲜味,品质好。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可越夏栽培。一般667 m2产量3 000~3 500 kg。

关键词:绿剑12号;辣椒;一代杂种;越夏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6-0014-03

我国羊角尖椒种植面积不小,但耐高温、高湿的越夏栽培的尖椒品种不多。多数品种夏季生长不良,果实畸形,不易坐果。随着我国气候逐年变暖,缺乏适宜夏季栽培品种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此,确立选育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越夏栽培、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大羊角椒新品种作育种目标,经多年选育育成了绿剑12号,并通过了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菜2013011)。

1 选育过程

母本H201是1996年开始用湖南某农家品种的变异株经多代选育的自交系,与北方某杂交品种后代经多代分离纯化后的自交株系杂交,其后代在高温、高湿、多年重茬病圃特定条件下,经海南、南昌试验地反复多代蒙导、诱变、株选、自交育成的自交株系。H201株型紧凑,分枝力强,果实羊角形、纵径18 cm、横径2.8 cm,果面光滑,肉厚。抗病、抗逆性强。

父本H102是江西某地方农家品种,在高温、高湿、多年重茬病圃特定条件下,经多代分离、株选纯化而成的自交株系。该株系特耐高温、高湿,抗病性强,果实长羊角形,果长22 cm,风味好,产量高。

2004年测配组合H201×H102,2005-2006年在南昌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9年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河南等地进行多年的引种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该组合优势表现明显,耐高温、高湿,高温坐果能力强,可越夏种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果实品质好,产量高。2010-2012年参加国家辣椒区域试验,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2013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对比试验 2005-2006年春夏季在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南昌试验基地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以湘研五号为对照(CK),对比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0 m2。2 a试验结果表明,绿剑12号667 m2平均产量3 317.1 kg,比CK增产24.40%(表1)。

②区域试验 2010-2011年在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广西、海南6个点进行区域试验,以湘研15号为对照(CK)。2010年有4个点667 m2产量比CK增加5%以上,2011年6个点均比CK增产,平均增产8.65%;2 a区试点每667 m2平均产量

2 536.4 kg,比CK增产5.61%(表2)。

③生产试验 在国家辣椒区试的同时,2012年在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广西、海南6个点进行生产试验,其中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4个点

667 m2产量比CK增加5.6%~18.89%(表3)。

2005-2009年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河南等地示范推广中,一般667 m2产量3 000~

3 500 kg,高产栽培可达5 000 kg。该组合耐高温、高湿,在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区域更表现出品种优势,高温着果能力超越国内现有品种,在越夏栽培中,具有一定高温着果、秋淡上市的特殊应用价值。

2.2 抗病性

区试中, 2010-2012年调查了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的田间发病情况,该组合对4种病害均表现为高抗(HR)(表4)。

2.3 品质

绿剑12号果实羊角形,较长较大,商品性好,中辣,辣味优于对照,口感品质好,有鲜味,VC含量81.0 mg/100 g。果实性状见表5。

3 品种特征特性

生长势强,株高56 cm,株幅58 cm, 中熟,始花节位10.6节,果实长羊角形,青果绿色,熟后鲜红,果面较光滑,果长18.8 cm,横径2.5 cm,肉厚0.3 cm,单果质量38.5 g,心室2~4个,中辣,有鲜味,品质好,产量高。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可越夏栽培。

4 栽培要点

长江及黄河流域越夏栽培,因地选择1~5月播种;南菜北运基地可因地适时播种,667 m2用种量40~50 g,以砂壤土为宜,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深沟高垄,排灌方便,667 m2植2 800~3 000株。建议摘去门椒以下侧芽,勤采勤收,勤追肥,干旱期早晚沟灌跑马水,急灌急排。注意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1] 张慧,徐健.辣椒新品种龙椒10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4(1):13-15.

[2] 张秀荣,张延安,化娟莉.辣椒新品种种都208A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4(1):19-21.

[3] 杨朝进,陈炳金.辣椒新品种干鲜4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3(2):10-12.

[4] 周清华,张海斌,刘素兰.辣椒新品种长椒5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3(2):13-15.

[5] 桂敏,龙洪进,钟秋月,等.干鲜两用型辣椒新品种云椒2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3(20):11-12.endprint

摘 要:绿剑12号是以自交系H201为母本,以自交系H102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品种。中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8.8 cm,横径2.5 cm,单果质量38.5 g,青果绿色,熟后鲜红,中辣,有鲜味,品质好。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可越夏栽培。一般667 m2产量3 000~3 500 kg。

关键词:绿剑12号;辣椒;一代杂种;越夏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6-0014-03

我国羊角尖椒种植面积不小,但耐高温、高湿的越夏栽培的尖椒品种不多。多数品种夏季生长不良,果实畸形,不易坐果。随着我国气候逐年变暖,缺乏适宜夏季栽培品种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此,确立选育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越夏栽培、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大羊角椒新品种作育种目标,经多年选育育成了绿剑12号,并通过了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菜2013011)。

1 选育过程

母本H201是1996年开始用湖南某农家品种的变异株经多代选育的自交系,与北方某杂交品种后代经多代分离纯化后的自交株系杂交,其后代在高温、高湿、多年重茬病圃特定条件下,经海南、南昌试验地反复多代蒙导、诱变、株选、自交育成的自交株系。H201株型紧凑,分枝力强,果实羊角形、纵径18 cm、横径2.8 cm,果面光滑,肉厚。抗病、抗逆性强。

父本H102是江西某地方农家品种,在高温、高湿、多年重茬病圃特定条件下,经多代分离、株选纯化而成的自交株系。该株系特耐高温、高湿,抗病性强,果实长羊角形,果长22 cm,风味好,产量高。

2004年测配组合H201×H102,2005-2006年在南昌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9年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河南等地进行多年的引种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该组合优势表现明显,耐高温、高湿,高温坐果能力强,可越夏种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果实品质好,产量高。2010-2012年参加国家辣椒区域试验,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2013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对比试验 2005-2006年春夏季在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南昌试验基地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以湘研五号为对照(CK),对比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0 m2。2 a试验结果表明,绿剑12号667 m2平均产量3 317.1 kg,比CK增产24.40%(表1)。

②区域试验 2010-2011年在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广西、海南6个点进行区域试验,以湘研15号为对照(CK)。2010年有4个点667 m2产量比CK增加5%以上,2011年6个点均比CK增产,平均增产8.65%;2 a区试点每667 m2平均产量

2 536.4 kg,比CK增产5.61%(表2)。

③生产试验 在国家辣椒区试的同时,2012年在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广西、海南6个点进行生产试验,其中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4个点

667 m2产量比CK增加5.6%~18.89%(表3)。

2005-2009年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河南等地示范推广中,一般667 m2产量3 000~

3 500 kg,高产栽培可达5 000 kg。该组合耐高温、高湿,在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区域更表现出品种优势,高温着果能力超越国内现有品种,在越夏栽培中,具有一定高温着果、秋淡上市的特殊应用价值。

2.2 抗病性

区试中, 2010-2012年调查了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的田间发病情况,该组合对4种病害均表现为高抗(HR)(表4)。

2.3 品质

绿剑12号果实羊角形,较长较大,商品性好,中辣,辣味优于对照,口感品质好,有鲜味,VC含量81.0 mg/100 g。果实性状见表5。

3 品种特征特性

生长势强,株高56 cm,株幅58 cm, 中熟,始花节位10.6节,果实长羊角形,青果绿色,熟后鲜红,果面较光滑,果长18.8 cm,横径2.5 cm,肉厚0.3 cm,单果质量38.5 g,心室2~4个,中辣,有鲜味,品质好,产量高。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可越夏栽培。

4 栽培要点

长江及黄河流域越夏栽培,因地选择1~5月播种;南菜北运基地可因地适时播种,667 m2用种量40~50 g,以砂壤土为宜,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深沟高垄,排灌方便,667 m2植2 800~3 000株。建议摘去门椒以下侧芽,勤采勤收,勤追肥,干旱期早晚沟灌跑马水,急灌急排。注意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1] 张慧,徐健.辣椒新品种龙椒10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4(1):13-15.

[2] 张秀荣,张延安,化娟莉.辣椒新品种种都208A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4(1):19-21.

[3] 杨朝进,陈炳金.辣椒新品种干鲜4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3(2):10-12.

[4] 周清华,张海斌,刘素兰.辣椒新品种长椒5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3(2):13-15.

[5] 桂敏,龙洪进,钟秋月,等.干鲜两用型辣椒新品种云椒2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3(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辣椒
卖辣椒者的智慧
辣椒之争
卖辣椒的人
卖辣椒的智慧
我的办法我知道
用自己的方法卖辣椒
卖辣椒的智慧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