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中逸品的发展及其当代美学价值
2015-01-08王蓓蕾
王蓓蕾
摘要:在中国绘画史上,“神、妙、能、逸”是古人用来评价中国绘画优劣标准的划分,元代以后,文人画从“逸格”到“逸气”的演进,“逸”的含义更加具体化、深入化。在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中逸的审美追求逐渐边缘化,但在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中,逸的审美追求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逸品;文人画;美学价值
1.缘起
在中国绘画史上,“神、妙、能、逸”是古人用来评价中国绘画优劣的标准,张怀瓘第一次在《书断》中用“神”“妙”“能”三品来评论书法,唐代的李嗣真在《书后品》中第一次提出了逸品,并且在《画评》中,将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列入逸品的行列。在绘画史上,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里第一次提出了“逸品”,按照“神”“妙”“能”“逸”的顺序排列,他提出对于前三品要重视规矩和格法,而“逸品”则可“不拘常法” 。
元代以后,文人画从“逸格”到“逸气”的演进,“逸”的含义更具体化、深入化。逸格强调绘画的形式风格,逸气强调创作主体的精神和内心体会,将创作者的精神和感悟现于笔端,呈于画面。
在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下,明清的逸品论更加强调淡、简、清、雅,与元代更加强调画面的意境相比,明清的逸品更加倾向于当时社会审美倾向。
在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中逸的审美追求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当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自然生态的破坏,生存空间的密集化,数字化生存的虚拟性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反思等等都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逸品美学思想备受关注。
2.逸品意识的形成渊源
隐逸文化起于春秋时期的各类隐逸。至汉魏晋六朝的隐逸隐逸文化已经是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宋元明时期朝向细熟化、精神化方向发展。
中国历史上隐逸文化,由春秋的文士阶层,以及出于文士阶层和汉代的士大夫群体所成就的。文士倾心归隐,除了受“天人合一”哲学思维方式影响外,儒、道、释本身就各有一套较具体的隐逸理论,这些理论在生活实践上极大地影响了文士的出外选择。它们实际是文士归隐、羡隐的又一重要诱因。
逸的字面意思有:逃遁、隐逸、放纵、超绝等意,“逸”的内涵首先在魏晋南北朝时被表现出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很多文人志士都归隐于江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竹林七贤”。他们放浪不羁,追求精神的超脱,或追求艺术的美,或追求文学的诗意,或执着于美妙的音乐。这一时期的隐逸文化外现在艺术上,更强调审美的精神自由,这种现象与老庄哲学、美学思想不无关系。
逸品意识最早以道家思想为依据,后受禅宗的影响。逸品意识对文人画的兴起和推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逸品产生于唐代,主要原因在于禅宗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得到了传扬和发展,并且形成能够被中国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和理解的佛教宗派——禅宗。禅宗文化、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在唐代形成了三家鼎立的局面,儒释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深深地影响到了文人士大夫,逸品在唐代的表现是不拘常法,不守法度,这明显是受到了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此外,禅宗的修行方式是悟,悟是对主体意识、思想、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视。逸品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悟的方式影响。自唐以来,文人往往以禅悟来谈论艺术,因为禅悟的一些特征与艺术审美的方式相通。
隐逸文化的形成,影响着中国古代绘画的逸品观。魏晋六朝玄学形成,这一时期,清谈玄理、隐迹荒野、注重心性的自我修养,成为一代风尚 。中国传统哲学早已经形成“道”的观念, “道法自然”直接影响了庄子,庄子以“道”的意蕴来传达自己的哲学观:整个宇宙生命的本来就是完美和谐的,这种美的和谐自然而然形成的,正因为其然天成,也才最接近宇宙生命的本真。所以,老庄哲学标榜自然之美是最高境界。庄子认为自然、天真、朴素是美的本性。自然之美,直接影响了唐代张彦远对于绘画的评价,他在《历代名画记》中,直接将“自然”列为神品之上:“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而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指出: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是“逸”,而“逸”的最高标准是“得之自然”。
中国禅宗思想在唐代分为南北二宗,南宗讲求“顿悟”,与北宗相比,是一种更加高雅的生活方式,与老庄的自然无为、退隐适意的生活情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讲求在自然山水间陶冶情操、无拘自由。这对于逸品讲求清淡有着重要影响,也直接影响了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3.文人画中的“逸品”
在《益州名画录》中,黄修复提出了逸品的定义:“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不拘于规矩绳索和精雕细刻,笔简而意不简,崇尚平淡的审美趣味。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梁楷、倪瓒乃至八大山人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这与道家的“大巧若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逸品说体现的这种美学追求在宋代的确立,为文人画提供了一份品评标准,并且成为了文人画发展的理论依据。中国绘画从追求客观写实走向了写意化的道路,注重主观情感、思想、人格的抒发,逸品美学为中国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文人画的产生与当时儒、道、佛三位一体化的玄学和隐逸之风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量文人士大夫介入绘事,形成了审美趋向的文人意趣,当时的文人作品追求的是自娱,而非讲求法度。姚最的“不学为人,自娱而已”,奠定了整个时代文人画的基调。这一时期的文人画,其中对于“逸”的表达,体现在对于审美自由和自娱的追求。
唐代文人画获得了全新的發展,受到唐诗的影响,绘画注重情趣,追求意境,文人士大夫追求抒情达意的思想空前突出,这是文人画兴起的开端。王维以诗入画,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为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并且成为后人评价文人画的重要标榜。
北宋是文人画得到极大发展的时期。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阐释了文人画的理论,苏轼提出文人画高于画工的创作,苏轼的理论在他的作品和宋代的米芾父子等的作品上得到了实践。米芾作画不拘形色勾皴,多以烟云掩映树石,只求意似。人物画大师李公麟在画风上也是文人士大夫画家,他的《西园雅集图》在人物故事画中体现文人意趣,成为后来一些文人士大夫肖像画通行的格式。梁楷的简笔水墨,用笔极其简单,只求形似和画面的意境,亦是逸品的体现。
宋代文人对于绘画的热衷,以整个社会生活方式为基础,宋代文人大多来自民间,农村田野风光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环境,郭熙的《林泉高致》里面,描述的“丘园养素、泉石啸傲、渔樵隐逸、猿鹤飞鸣”等等都是对于文人士大夫入仕前生活的描写,文人士大夫对于闲鹤生活的追求,就是隐逸文化的体现。而《宣和画谱》中“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在艺术品格上就是“逸格”。唐代朱景玄提出的“逸品”在“神”“妙”“能”三品之外,特点之一是“不拘常法”,宋人对此并不满意,黄修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就把“逸格”列于“神格”之上,奠定了它在绘画、书法艺术品格上的独尊地位,邓椿在《画继》卷九说:“景真虽云逸格不拘常法,用表贤愚,然逸之高,岂得附于三品之末。未若修复首推之为当也。 ”逸品地位的上升说明了把绘画纳入到个人品德修养的范畴之内的要求是“文人画”艺术特色,也是宋代文人绘画艺术欣赏的新内容。
元代社会由于异族统治文人地位下降,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背景。元四家开启文人画新风气,文人画占据画坛主要位置,并在继承前代画风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竹菊等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并且强调其文学性和水墨的运用,重视绘画中的书法意趣和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理论上进一步发展苏轼、米芾文同等文人画的主张。元代后期,以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为代表的元代四大家崛起于画坛,他们将笔墨意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突出了山水画的文学趣味,使诗书画有意识地融为一体,开创了一代新画风,其中倪瓒更是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重在抒发胸中逸气”。元代文人画创作无论就笔法还是境界上,都成就卓著,作画不仅强调主客观的统一协调,也注重主体融我与自然、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精神化、抒情化表达,最终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明代文人画继承元代画家的风格,明代文人画在画坛上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起了长远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董其昌,他提出南北宗论,影响力明清一大批山水画家,其中四王吴恽寿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对于元四家的笔墨意趣的追求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石涛、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笔墨趣味和独特的个性,对水墨进行大胆革新。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市民文化的兴起使传统文人士大夫主导的隐逸美学趣味逐渐被冷落,海派绘画的兴起充分说明了这一变化。而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文化的大众化趋向突显,反传统的美术革命引领潮流,西方写实性的绘画观念被大为推崇,文人画一度被打上了落后、保守的标签而大加挞伐。
陈师曾作为文人画重要的辩护者,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写道:“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他认为文人画的特点“首贵精神,不贵形式,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以保其可远观不可近玩之品格。” 陈师曾将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归结文人画的四要素,民国时期,虽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美术革命的冲击,文人画的主流价值并没有被解体和全盘否定。民国时期的中国画大家依然体现出了对文人画核心价值的坚守和对逸品美学价值的追求。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等皆是如此。齐白石早年追求八大、青藤的冷逸一路,后期变法成红花墨叶一派,回归乡土和童心,我们不妨认为这是逸品美学的新发展。即使强调写实性和中西结合的徐悲鸿也是在艺术创作中坚守“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人格操守。
4.“逸品”在当代的美学价值
而历经20世纪的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传统中国画被几度改造,在西方现代艺术大举引入后又被宣告穷途末路。发端于传统文人画的逸品美学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不再具有当代性。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中国当代艺术与美学的状况,实际情形则并不完全如此。在85新潮的时期同时兴起了文化的寻根热潮。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进程中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国学热。在21世纪初的当下,文化自觉,文化复兴成为一种强劲的社会文化心理态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被重新认识,吸收和转化发扬。古典形态的逸品美学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逸品美学对个性的张扬,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超越性的人生态度的认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张都是具有积极的当代价值的。
逸品美学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其实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美学追求并形成了突出的艺术成果。徐冰的一系列实验性作品,无论是其“背面的山水”,还是近期的“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的景观装置,无不是对逸品美学的当代探讨。尚扬的《董其昌计划》以及其近年来的一系列作品也成为当代探讨逸品美学的重要艺术范例。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更是直接对中国江南园林的现代演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代艺术中都市禅的兴起也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艺术现象。中国画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而呈现出新的活力。
5.小结
“逸品”作为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发展历程中,因时代背景不同,审美内涵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但是总的趋向是,不拘泥于艺术形象美的呈现和追求,更注重一种精神的领悟和超脱,一种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讲求返璞归真,实现精神的超脱和精神的自由。其内涵,在当代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作品的品评、艺术家个人修养的提高、艺术意境的呈现等等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与更新能力,虽然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未曾中断。在當下艺术审美多元化、丰富化的状态下,逸就是要不拘于形式,不拘于规格,不断创新和突破,而非仅停留于技术层面的笔墨意趣的考究而突出主体精神品格。逸品美学倡导超越自我与大化同一的美学追求,提醒我们在繁杂的市场狂潮中保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味。
参考文献:
1.邓椿,杂说·论运,
2.邱振亮,血脉的回响:中国画与中国文化,济南市: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3.王万宏,论“逸”在中国古代绘画品评标准中的延伸和嬗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2,(03)
4.文人画之价值,美术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