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的有效控制措施探讨
2015-01-08聂军钧
聂军钧
【摘 要】建筑工程预算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科学的工程预算是生产计划切合实际、项目资金充分利用的基础,是保证建筑工程得以顺利进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的有效控制,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上的一项迫不及待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行业在工程预算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控制;措施
一、引言
我国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大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建筑工程预算作为建筑项目的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对施工过程的调控和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实现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对建筑工程实现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建造最优质量的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建筑工程在我国已兴起多年,我国对建筑工程的预算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碍于我国在预算管理方面起步较迟,所以我国在建筑工程预算方面还存在这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国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预算上存在的几点不足:
1.预算计价方式不健全
在进行预算计价时沿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计价方式不健全。首先,定额计价方式存在量、价合一的缺点,价格滞后于市场变动,没有给市场价格变动留有一定的价差空隙。其次,综合定额时没有将施工实体消耗与措施性消耗等非实体消耗分开计价,使得综合定额的综合程度加大,在施工期间对施工方案进行改动时处于被动地位。再次,在进行单位估价时单纯地按照图纸计算工程量,简单引用相应子目,按规定费率取费,执行文件调整,不利于打破单价统一由政府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定价的局面。
2.预算制定过程不严谨
建筑工程的预算制定是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后,对建筑设计方案、工程量、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计算的过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建筑预算的准确性。预算制定过程的不严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没有充分把握建筑设计方案,对施工现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施工方法把握不透彻,导致预算时对施工要求的原材料以及劳动费用、机械费用等施工过程产生的生产耗费预算不合理。二是预算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没有考虑到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导致预算不具时效性。三是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不够细心严谨,出现材料或数据的输入和记载错误。
3.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预算的质量问题,决定着预算对建筑工程的指导作用。首先,预算编制人员在实际预算过程中,没有根据建筑设计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方式等基本要求,没有经过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就马虎地进行预算的编制,导致预算在后期的施工操作中严重偏离,不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其次,预算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不够,也是导致预算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预算管理人员在经济及相关法律上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索赔事件,没有有效地组织协调建筑工程的主体关系,导致建筑工程预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失控而失去指导意义。
4.缺乏动态预算管理
影响预算的准确性的动态因素主要有市场价格变动和措施性消耗变动等。第一,工程预算处于工程建筑过程的中期阶段,而施工阶段处于工程建筑过程的后期,在这期间难免遇到行业冷热变化或国家政策变化,导致市场价格发生变动,若缺乏对价格的动态预测意识,则容易导致因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预算偏差。第二,措施性消耗主要受施工条件变化、施工工艺选择以及施工方式变化等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其影响因素发生改变而使措施性消耗变动。
三、建筑工程预算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行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预算不仅可以间接反映工程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地指导施工过程,督促施工过程通过技术改进进行成本节约。因此,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预算控制刻不容缓。
1.健全工程预算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计价方式基础上,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实物量法进行工程计价,逐步健全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首先,逐渐突破量、价合一的模式,加强对市场价格的预测能力,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留有一定的市场价差空隙。其次,在进行综合定额时充分考虑施工条件、施工材料、施工方式等的影响因素,将施工实体消耗与施工措施消耗的分开计价,使得工程预算在后期施工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再次,在进行预算计价时充分发挥企业的施工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制定出施工企业的企业定额,建立企业的价格信息库。积极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推广实物量法进行工程计价,并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打破政府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单价的局面。
2.加强预算阶段的监督力度
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进行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因此,在预算阶段,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强预算阶段的监督力度,加强工程预算的统筹管理。首先,工程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桥梁作用,促进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预算编制人员的共同协调,加强对三者的监督力度。其次,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预算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预算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施工材料要求、施工方式等影响因素。再次,有关部门加强对预算编制过程的监督,避免价格文件等出现数据录入错误等现象的发生。
3.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能力
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是一项高水平、综合性的工作,集专业性、政策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因此,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是实现工程预算有效指导工程进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对预算人员进行预算编制的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的预算编制能力,加强预算人员对施工条件、施工材料、施工方式、工程结构、投资管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定期为预算人员提供有关的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加强预算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其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加强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提高预算人员的预算管理能力。再次,提高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预算人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避免各种编造伪造数据的行为发生。
4.降低项目变化的影响程度
工程预算与贯穿着整个建筑工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降低项目变化的影响程度,即提高对动态预算的管理水平,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加强建筑工程组织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的管理。首先,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前期,工程预算人员应加强对对行业状态变化的预测,强加对国家时政的关心力度,在进行价格预算时,充分考虑这两者引起的市场价格变化。其次,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预算人员要主动参加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注意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跟进,降低因施工条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引起的措施性消耗变动对工程预算的影响。
四、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繁荣昌盛,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国民的住房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科学全面的建筑工程预算可以实现对项目工程成本的初步预测,有效地指导工程项目的施工,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到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逐步健全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阶段的监督力度,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能力,降低项目变化的影响程度,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预算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健稳发展,实现以最低的工程成本建设最优质量工程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盛楠.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5(04):111-112
[2]姜跃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09):107-108
[3]朱成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18):56-57
[4]梁兴忠.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学之友,2010,(16):39-40
[5]李盛.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0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