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企业职工的校企合作是我们职业学校发展的希望之路
2015-01-08陈可
陈可
【摘要】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因此培养企业职工的校企合作是我们职业学校发展的希望之路。
【关键词】示范性 改革 实效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51-02
我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合作涉及楼宇、动漫、服装等多个行业,我们楼宇专业也已建成了包括北京柏斯顿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索玛特、北京江森等多家企业的校企合作网络。现在我校已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对有关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项目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的研究和探讨,目的是想要提高我校建设项目相关参与人员的政策水平和项目建设的实施能力,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的思路,完善项目建设的方法步骤,吸收项目建设的有益经验,交流项目建设的有关信息,形成项目建设的合作、交流和共享的机制。作为我校楼宇系的一名教师我也光荣的加入到了这个团队,通过学习和交流,怎样对示范校建设有利,特别是有关校企合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一、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急”“冷”人才需求日趋增长,高效、优质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摆在职业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近二十年来,GPT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更是以超过10%的增速让全球瞩目。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建筑工业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从1979年的880万猛增到目前的约4000万,我国的建筑工业已成为世界第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和建筑环境更加关注。人们期待建筑具有舒适、安全、绿色和节能的特点。这也就是智能建筑所追求的四大目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智能建筑上取得的成绩令全世界瞩目。
以北京市为例,各方面的因素,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其中各大场馆的智能化建筑,为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9年开始有明确智能目标的北京发展大厦是我国的第一幢智能大厦。1992年随着房地产热,智能大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到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幢智能大厦,早已建成的有北京的恒基中心、新华社办公大楼。在本世纪初,全国各发展地区等地的智能大厦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其规模和技术逐渐和国际接轨。
总之,目前全国的智能化建筑发展之快、数量之多,令人惊叹。除此之外,在建设部已获得系统集成和单项资质的厂家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楼宇智能化行业是个朝阳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楼宇智能化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技术水平将会越来越高,行业规模将会越来越大,此时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对“技师”更是需求,但现实情况是企业高级工和技师十分短缺,距离劳动部提出的企业技术工人高级工及高级技师的比例相差甚远。
二、寻找与企业的合作点
我校楼宇专业与北京柏斯顿自控有限公司、深圳松大有限公司一直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我们到企业调研和洽谈如何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明确表示,他们要的不是由学校招生培养出来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技师,他们希望的技师是由企業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培养而来。所以我认为,学校应多与企业合作,深圳松大已同意我校开展试点,北京柏斯顿公司、北京江森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洽谈中,我校领导也对此大力支持和真诚帮助,政府、企业、学校在联合培养技师方面形成共识,现我校也正在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楼宇专业培训实训基地,这让我们看到了校企合作培养技师的曙光。要做好此事,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
在这里,我想谈到的是学校和企业应开展在职职工技师直通班,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必须转变观念。因为按照企业的要求,这种培训方式和传统方式相比将有几个新变化:一是由脱产教育变为半脱产教育;二是由在学校中教育变为为企业职工培养;三是培养对象由在校学生变为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四是由学校一家管理、组织教学变为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管理实施。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转变思想,破除传统的观念束缚,大胆实施创新和探索,把企业的需要变成我们的实践课题,把企业的要求变成我们的目标,把企业的困难当成我们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愿望通过我们努力变为现实,把服务企业、方便企业、有利于企业作为我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合理的课程设置
要想合作成功,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商拟和确定培养方案,并报人社局批准。专业上,我们可以按照安全防范、楼控、物联网设置三个专业教学班;学制定为两年,实行半脱产,每周保证10个学时,工人可利用部分双休日和周五晚上上课,以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培养目标确定以提升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解决生产技术中的技术难题等为目标;课程设置待定;管理上配备班主任,建立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考核;学习结业后由市劳动局组织企业技能鉴定站实施鉴定。
3.合格的老师、灵活的教学
确定好培养方案后,双方开始选人。企业选拔符合要求的技术骨干,作为技师班学员;学校则要负责选好老师,学校要选择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
正式组织教学时,为使教学适合学员特点,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立足现实、因材施教、系统培养、提升能力的目标,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线索、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和应用为目的,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在理论教学上做到工学一体化,以现场实践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组织研讨分析,共同探索解决的办法,以剖析案例为课题,使学生直接接受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教学上,则要按技师的等级标准,分几大模块开展综合训练,训练时,学校有较完善的场地和设施可进行训练。课程结束后,建立严格考核制度,把严格考核和实践操作、知识测试和实践考核、知识测试与能力考核、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岗位考核和论文答辩结合起来。在与
企业联合创办的技师班中,也要更多的宣传企业文化,这样通过学员半脱产培训,企业就得到了很多的高技能人才,毕业后的许多学员在企业工作,就会成为企业的品牌职工。
总之,我认为校企合作不是难题,企业人才培养客观上需要学校协助,一些企业之所以对开展校企合作不积极、不主动,其根源就在于学校没有主动联系企业,没有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取决于学校的培养素质,只有毕业学员在提高劳动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学校才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但学校不能有太强的功利性,应该让利于企业,取信于企业,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通过市场拉动、学校主动、政府推动、企业互动造成多方连动,合作多赢,这才是校企成功、顺利合作的基本保障。我们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因此我认为培养企业职工的校企合作是我们职业学校发展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