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麻城空中看——从“君从何处来”谈航拍新闻摄影

2015-01-08鞠芝勤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麻城航拍飞机

鞠芝勤

从去年6月初开始,重庆日报,重庆晨报联合发起“湖广填四川”迁徙路实地采访活动,重庆晨报航拍工作室派出两架无人机4名航拍记者历时半个月,飞遍了湖北麻城,孝感,黄冈,重庆巫山,奉节,涪陵等地,航拍照片上万张,视频20多条,并通过重庆晨报、重庆晨网的立体报道,航拍的图片和视频刊出后收到读者和网民大呼“过瘾”的震撼效果。这次大型航拍有惊有喜。在此和大家分享经历中的点点滴滴。

一、麻城上空首次出现无人机

事先我们没有想到的是6月的麻城雨多风大,这对于无人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一般无人机的抗风能力为3级,而这里远远超过了机器本身的抗风险能力。第一站,我们选择了麻城新城,为确保安全,我们只好等待风力减弱之后中午时分才起飞,操作手平稳操控飞机,摄影师不停调整云台按快门,现代化的麻城新景出现在屏幕上,让随行的麻城宣传部领导盛赞不已,连连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空中拍摄的新家园,太美了!”的确,每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却没想到从空中看起来自己的家园是如此的壮观和现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航拍了上千张照片和视频4个,这些画面不但让麻城人惊叹,也让晨报编辑部的同事激动。当天这张鸟瞰新麻城的大图登上了《重庆晨报》的头版(图1),我们连夜制作的视频在晨网播出后,也被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因为有了现代化的航拍武器,不一样的视角,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也深受当地政府和市民的欢迎。特别是当地电视台记者每天都来为我们扛设备,并现场拷图,报道我们这支航拍团队。可以说,航拍麻城,我们首战告捷!

图1 美丽麻城空中看

二、人头上举手接飞机

在城区航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无人机起落误伤围观者,由于无人机是个高科技的现代化航拍产品,很多地方的人都没有见过这种新型航拍武器,特别是麻城航拍飞机起飞上天就会引来众人围观,在航拍麻城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的时候,我们就撞到了麻烦,看稀奇的市民蜂拥而来,将操作者围得死死的争看监视画面,有的甚至还撞击遥控器,这样会造成操作者猛推油门致飞机失控乱飞,进而机毁人伤的严重后果。另一情况是围观者众多无人机无法降落,一般情况无人机上天工作10多分钟后必须马上着陆,但那天现场的围观市民却人满为患,从监视器上显示地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无人机找不到着陆场地。若强行着陆,无人机的翅膀很容易在旋转时弄伤群众,找不到安全着陆点的飞机又多次飞上飞下,大家拉起了人墙效果还是不佳,眼看着无人机多次发出了嘟嘟嘟嘟的警告声音,证明电池已到了极限,如果再这样下去,那将有“坠机”伤人的严重后果。关键时刻,我们冲到人群中将手伸天,实行人工接机,操作者配合接机者,将无人机安全降落在接机者手中,险情才得以排除。围观的市民也为我们高超的表演纷纷鼓掌,哪知我们已经吓得全身都湿透了。此后我们在城区航拍着陆时,都是由专人为我们疏散人群来确保安全。

三、光黄古道大风吹坏了监视器

麻城中管驿光黄古道是这次航拍的重点(图2、图3、图4),为了再现这个500年前移民的迁徙之路,航拍是最佳选择。6月5日,我们扛着无人机,在当地宣传部门的配合下,钻进了崇山峻岭。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湖北的六月天就像小孩的脸一样多变。如果在城区,我们会担心无人机撞人误伤市民,而这里的天气又在由晴转阴,我们更担心的是大风很可能会造成飞机失控坠毁。

图3 麻城中管驿镇歧亭古码头,移民时系缆绳的带孔石柱至今保存完好。当年繁华的码头,如今河床干涸杂草丛生。

图4 麻城,满目疮伤、杂草丛生的千年古道中管驿再现了“湖广填四川”这段千年史。

杂草丛生中我们开始起飞了,300米高度时传回清晰图像,当年老祖宗移民走过的光黄古道再现屏幕,正当我们兴奋之时,有人突然叫道“惨了!吹大风了,快收飞机!”瞬间,一朵乌云夹着小雨就赶来了,操作手赶紧下降飞机高度,但飞机开始不听使唤了,左右摇晃发出呜呜声。大风将飞机越吹越远。更为可怕的是地面监视屏显示器上的图像突然消失,屏幕全黑了。上面的所有参考数据,如电压,飞行时间,接受卫星的数量等数据全部消失了,这样就意味着飞机在空中是盲拍,地面上看不到任何信息,特别是电压参数。如果超过规定时间电压耗尽后就要坠机在这样的大山中,一天所拍的资料将随着飞机的坠落而消失在苍茫,的大山里。

操作手只好将自动飞行模式改为手动模式反复切换多次,10多分钟后飞机终于自动返航,看到天空上失联的飞机一点一点朝起飞点返航,大家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好险啦,电池已基本耗尽了。飞机失而复得,一场虚惊,看着我们航拍的空中画面十分震撼,大家兴奋无比,相互击掌鼓励。

四、飞机失控大树救飞机

监视器坏了跑遍麻城均无一处修理店,当地维修部门说,别说修理这东西,听都没听说过。但是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只好冒险盲拍,即不用监视将相机切换到自动拍照每5秒一张,看不到电压显示只有凭借经验,原来可以飞15分钟的电池为了安全只飞8分钟就下降,GPS 卫星信号只有观察绿灯频闪,画面构图飞机上天后全凭运气‘吃撞食’。原来一次就可以搞定的拍摄,今天只有反复起飞多次才拍到了满意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还好,老天照顾,天晴了,在航拍洪安县吴氏祠堂(图5)及团风县长江口(图6),再现当年移民乘船进长江时,那壮观的场面我们起飞了五次才成功。

图5 航拍洪安县吴氏祠堂

图6 黄冈市团风县,举水河长江入口泾渭分明。当年,老祖宗们就是从这里顺流而下,直奔重庆和四川

我们这个团队就这样每天提心吊胆地起飞降落盲拍新闻,一路拍到巫山、云阳。在云阳大山中执行完航拍任务返回途中,由于道路颠簸坑洼不平,装着飞机的汽车被空了起来,飞机在后备厢打了几个滚后,GPS 支撑杆断裂。当晚紧急抢修,重新安装GPS 支撑杆。第二天,我们开始航拍涪陵陈万宝庄园,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飞机起飞后竟不听使唤,朝一方向猛飞,眼见事态严重,紧急时刻,操作人员只有朝一棵大树顶上飞去,巧的是飞机撞树干后被挂在空中,随树枝三级跳一样缓慢落地,万幸的是这棵大树救了飞机,但这下真的不能飞了,因为它受伤了。经检查发现,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头天晩上深夜安装断裂GPS的支撑杆安装模块时,GPS 模块的飞行方向和飞行器主控的飞行方向不一致,GPS 的磁罗盘无法和主控进行一致性飞行,导致飞行方向错误所至,还好这棵大树救了飞机。

五、无人机航拍新闻的困惑

这次“君从何处来”湖广填四川大型采访中,航拍新闻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为晨报品牌宣传扩大了影响力。长达半月多的航拍中,可以说是摔倒了爬起来再飞,从中也摸索和总结了点滴的实战经验。但是,目前最大的困惑是:这种多轴无人机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其投保。因为这些设备大都是网上购买拼装的,没有产品合格证,更没有专业的培训部门通过培训发放飞行执照,所以,没有保险公司来投保。这样也给操作者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今年2月我们从重庆市通用航空协会、航空学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获悉,今年空管部门将加大无人机的管理。首先到管理部门登记报备,飞行时必须申报,自行飞行将视为“黑飞”,对单位和个人将严厉处罚。

2014年6月10日,奉节长江边的依斗门码头,浩瀚长江波涛汹涌,300多年前的部分移民就是乘船过夔门来到奉节。

2014年6月9日,空中航拍巫山曾家祠堂,气派辉煌。

涪陵区青羊镇石龙井庄园

重庆晨报无人机高空俯拍建设中的麻城孝感乡移民公园。

麻城五脑山,重庆晨报航拍工作室空中拍摄的帝主庙。这种风格的寺庙在重庆随处可见。

麻城孝感乡举水河,三百多年前,老祖宗们就是从这里出发,顺河而下到达团风县长江口,直奔重庆和四川。

猜你喜欢

麻城航拍飞机
飞机失踪
湖北麻城上半年石材出口达1467万美元
航拍巴彦呼硕
湖北麻城石材税收达4.16亿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绿色崛起中的麻城林业
难忘的航拍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