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盯边防实际 着力提升边防部队应急作战能力

2015-01-08王长义

国防 2015年1期
关键词:边防部队兵力边境地区

王长义

边境地区应急作战行动,政治因素贯穿始终。但在遂行任务时,边防部队又始终面临着反馈延迟长、保障压力大、任务地域兵力不足,以及作战保障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贯彻落实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对边防部队来讲,就是要从解决制约战斗力提升的顽疾积弊入手,创新指挥控制、兵力运用和作战保障方式,在“增效、强能、减负”上下工夫,着力提升边防部队的应急作战能力。

一、树立顶层控制理念,探索垂直指挥模式,趟开边情处置新路

垂直指挥即根据部队作战行动任务需要,加大对重点地区的指挥关注力度。必要时,在部队原有指挥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作战任务的性质和特点,直接组建点对点的直切式垂直指挥控制体系,接管原有指挥建制,缩短指挥反馈流程,提高指挥时效。

边境地区的应急作战行动,局部冲突影响的是战略全局利益,分队行动展现的是国家实力形象。进行垂直指挥:要依托任务,突出重点关注方向。针对我国边境地区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双边关系、历史遗留问题等多方面因素,自上而下成立各方向的专项指挥机构。把存在突变、恶变可能的重点方向,易发生敏感复杂问题的重点地段,分门别类加以区分,预有重点地建设完善直至末端的实时通联指挥渠道。通过架设指挥专线,完善应急通联手段等方式,提高重点方向部队战场实时情况报知能力、联指对末端的指挥掌控能力,为垂直指挥提供基本平台,着力解决遇有重大突发情况上报反馈延迟长、处置决心滞后等问题。要结合实际,明确指挥力量构成。依托现有指挥体系,进一步明确逐级、越级指挥期间各指挥机构的编成及职责,用责任和能力区分各级指挥员的战场管理、决策权限。集中精干力量,成立机动的战场垂直指挥机关,对重点方向、重要行动,展开垂直指挥,使指挥的力量更加集中。根据战场态势,采用灵活收放权限的方式方法,明确直接介入指挥的具体情况类别、接管指挥的切入时机,让指挥更趋灵活高效。必要时,可根据边境形势发展变化,建立直接对战区负责的常态精干指挥组,使指挥的链条更加流畅。着力避免普通情况与重要情况处理权限界定不清晰,基层单位“乱决策”或“不决策”现象的发生。要着眼需求,精减指挥控制流程。根据边境地区突发事件的特点及规律,系统梳理边防部队处置复杂敏感边情的指挥控制需求,改进指挥控制流程。针对边境地区小规模行动意义重大、时效性强、指挥节奏快的特点,打破“八股文”指挥框架,加大远程直控式“简要”研判分析和“一句话”命令出动的训(演)练力度,提高部队行动效率。确保遇有重大边情能够在第一时间把上级对边境管控的处置决心,转化为具体的应急作战行动,掌握应急作战的主动权。

二、坚持动中聚优理念,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减少作战力量损耗

整体联动即针对边防部队点多、线长兵力分散的特点,临机适时机动就近力量,使之能在战场上形成合力,进而在局部地区形成对敌兵力火力优势,在运动聚优中解决兵力部署分散、应突作战“拳头”力量不足的问题。

边防部队的兵力部署往往前重后轻,封控正面宽、兵力密度小,纵深相对较浅、战场回旋空间不足。实施整体联动:首先,要正视“短板”,客观评估能力。要摸清部队实际作战能力的底数和“短板”,客观准确评估部队遂行不同任务的极限控制能力,对部队进行准确的“量体裁衣”。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训(演)练中,既突出重点方向兵力管控运用的模拟对抗训练,又抓好应急力量和次要方向作战力量的调配机动训练。在准确掌握部队封控打击能力、战场机动支援效率,并加以固强补弱的基础上,为一线处置分队及机动支援分队合理确定作战行动区域和机动支援范围,提高所属兵员的利用效率,避免在等待和闲置中造成所属兵力资源的浪费。其次,要科学统筹,突出人装整合。编制装备多、所属人员少,是边防部队面临的普遍矛盾。特别是执行突发应急任务的边防分队,往往面临着携行轻、重火器不能兼顾,部队携(运)行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部队在组织展开作战行动和支援行动时,对一线处置兵力和机动支援兵力的携(运)行武器装备进行统筹安排,综合考虑战场环境及部队作战需要,采取任务地域部队携行轻武器和便携式反器械装备迅速进入作战地域先期展开、机动支援部队携行重火器向预定阵地实施机动支援的方式,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轻、重火器合理搭配的战场火力布局,提高编配装备的利用效率,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第三,要借势发力,持续增优长势。孙子兵法讲“势”,而势以实为基。借势发力就是要善于综合部队属地作战的地形优势、保障优势、军民互补优势,将之转化为局部作战的战场优势,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向心聚力整体联动,持续增优长势提升应急作战的整体行动质量。特别要突出军、警、民各涉边武装力量的整体运用,搞好封控、设卡、巡逻和重点目标守护等行动任务的区分明确。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加强军地整体协同动作计划的末端联演联训,推动作战区域内军、警及民兵力量的战场计划协同向随机应变协同转变,分解一线部队的管控压力,形成梯次配备、重点突出、整体联动的边境应急作战整体态势。

三、秉持军民共建理念,推进保障资源融合,降低作战保障负荷

资源融合即立足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整合军队与地方双重保障资源,积极探索开展符合边防作战需求的一线定点保障及二线支援保障的方式方法,避免保障资源闲置,降低作战保障成本,发挥军地各类资源的最大作战保障效益。

边境地区作战保障普遍面临着路途远、点位散、通道少等现实困难,且沿线各地方代储点多与作战的重点目标、重要防卫地段重叠,敌情顾虑大。推进保障资源融合:一要开展军地联储,分解战时保障压力。边境作战保障任务受边境地区气候、通道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当进出道路受到破坏时,将削弱部队的伴随保障效果。因此,应考虑辖区社情的特殊因素,充分利用地方交通、粮食、医疗、油料以及通信保障资源,针对可能面临的不同任务,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战场情况,把战备物资储备、油料给养调配、医疗救护保障等战时支援保障任务超前运作。依托各代储点搞好前期储备,节约部队战时运力,降低战时二线支援保障负荷。二要开展军地联建,提升防务准备质效。立足边境前沿作战群与纵深保障群相互交织、相互重叠的特点,充分利用边疆地区社会发展成果,依托联合指挥中心,自上而下统筹各类边防建设力量资源,形成总体建设合力,避免同类设施的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精力、浪费建设资源的现象。在紧跟形势任务加强重点地段拦阻设施、阵地防卫设施、边防监控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与地方公安、边防、安全等职能部门搞好已建软件与硬件基础设施的共享互通,提升防务准备质效。三要搞好对接检验,落实具体保障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沿线村屯青壮年边民多赴内地务工,边境地区常住人口逐年减少,战时边境偏远地区的电力、水利、医疗等基本资源的保障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应对平时与战时地方各类设施运行和边民数量可能对部队作战行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准确细致的评估。重点环节、重要地段的战时支前保障任务,要明确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同时,应利用每年踏察、巡检等时机搞好对接检验,把军民融合的作战保障落到实处,形成常态,不断提高部队的战场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猜你喜欢

边防部队兵力边境地区
严阵以待
试论兵力投入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影响
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兵力持续运用研究
战略战役兵棋演习系统兵力聚合问题研究
探讨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的利弊
军改背景下的边防部队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原子行为、通信和协商的计算机生成兵力协同作战研究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
中国反恐先锋:公安边防部队
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