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000 张中医医院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分析
2015-01-07王小英卢焯明冯积容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00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00广州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广东广州500
王小英 ,卢焯明,周 艳,冯积容(.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 500;.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00;. 广州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广东 广州 500)
儿童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群体,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尚未成熟,用药有别于成人[1]。因此,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用药分析,了解中医师治疗儿科病患时的用药、剂量使用特点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规定剂量范围相符的情况,以探讨现代中医儿科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按照每月抽取500 张处方的原则,随机抽取我院2012 年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6 000 张。
1.2 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将每张处方中患儿性别、年龄、疾病诊断、中药饮片名称、处方药的味数、剂量、剂数等信息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 软件,用自编程序统计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构成、中药用药品种数、用药频率、用药剂量、剂量使用频率等。
2 结果
2.1 患儿性别分布
6 000 张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男性患儿3 426 例,占57.10%;女性患儿2 574 例,占42.90%。男性多于女性。
2.2 患儿年龄分布
6 000 张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患儿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患儿年龄分布(n=6 000)Tab 1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n=6 000)
2.3 用药品种数及用药频率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频率排序居前46 位的中药饮片见表2。
2.4 药物结构
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药物结构见表3。
2.5 常用中药饮片的剂量及频率
儿科门诊常用中药饮片的剂量及频率见表4。
2.6 中药饮片处方剂数统计
中药饮片处方剂数统计见表5。
2.7 每张处方含中药饮片味数统计
每张处方含中药饮片味数统计见表6。
3 讨论
3.1 中药饮片应用结构与儿科门诊疾病的关系
6 000 张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男性患儿多于女性,与黄境容[4]调查结果相符。从表1 可见,0 ~2 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共1 659 例,占27.65%,次之为>3 ~4 岁年龄段,共1 074 例,占17.90%,基本符合文献的调查结果[5-6]。表明0 ~2、>3 ~4 岁儿童患病概率较高。原因可能是0 ~2 岁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来自母体的一些免疫球蛋白在出生6 个月后逐渐消失,免疫功能下降,易受感染;>3 ~4 岁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患病率高可能是由于他们与外界接触明显增多,生活习惯和环境也有所改变,受感染机会随即增多。因此,必须注意儿童的疾病预防,以及保证儿童营养充足、合理膳食,增强其免疫功能。本次调查的6 000 张处方共用药159 种,其中使用频率最大者为甘草,达76.08%,且多作为使药[7-9]。这是由于中药大多数味苦,儿童服药较抗拒,而甘草有入口甘甜的特性,在处方中加入甘草,可对诸药进行调和,减轻苦味的程度,便于儿童服用。这是甘草使用频率最高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医儿科门诊处方用药的特点之一。从表3可见,清热药使用频率最高,占18.87%,其次为解表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分别占13.84%、12.58%。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常因四时气候骤变,冷热失常,诱发感冒[10-11]。往往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采用清热解毒、解表、解热、抗炎、抗病毒和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及其他对症治疗的药物。因此,清热、解表、化痰止咳平喘药在儿科临床使用非常广泛。
表2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频率排序居前46 位的中药饮片Tab 2 Top 46 ranked by frequency of use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in pediatric prescriptions
表3 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药物结构(n=159)Tab 3 Composition on types of herbs of pediatric prescriptions of Chinese decoction pieces (n=159)
表4 儿科门诊常用中药饮片的剂量及频率Tab 4 Dosage and frequency of common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in pediatric prescriptions
表5 中药饮片处方剂数统计(n=6 000)Tab 5 Number of doses in prescriptions of Chinese decoction pieces (n=6 000)
表6 每张处方中药饮片味数统计Tab 6 Number of herbs per prescription of Chinese decoction pieces
3.2 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剂量的合理性
从表4 可见,将合计剂量频率>90%的剂量定为常用剂量,每味中药的常用剂量按照剂量频率进行递减排序,常用剂量与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进行对比,绝大部分用药剂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规定的成人1 日剂量范围,少部分不符合规定范围,说明中医院儿科门诊中药材的用量是比较合理的。有关儿科中药的用药剂量,从古至今,尚无一定标准。《中医儿科学》认为:“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 或接近成人用量。”并且规定:“一般疾病可按上述比例拟定药物剂量,但若病情急重则不受此限制。”这个原则目前仍然指导临床用药,其要求医者全面、灵活地把握每例患者或病症的特殊性,根据临床实践,拟订出比例用量[12]。我院部分幼儿处方剂量高于文献建议的1/2 成人量。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医师根据临床辨证、患者整体情况及个人用药经验确定用药剂量,因此,所使用的剂量有时会高于文献建议剂量。对此,医师及临床药师均应加强用药监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尤其对于一些呈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较多的中药,如麻黄、苦杏仁等,处方时更应审慎。
3.3 每张处方中药饮片味数的合理性
从表6 可见,儿科每张中药饮片处方中含12、14 味药最为常见。这与古方相比有所增加,可能与患者病证、中药质量及医师为适应患者个体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有关[13-14]。我院儿科处方用药味数亦与现代中医师的常见处方模式相符。
3.4 儿科应用中药饮片的规律与特点
从表5 可见,中医儿科中药饮片处方以3 剂为主,其次是2、4 剂,这也主要与小儿病理特点有关。一方面,儿童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脏气清灵,对药物的反应较成人灵敏,好转较快,容易恢复健康,所以中病即止;另一方面,小儿患病复杂多样且转变迅速,如前所服药物未能痊愈,就需重新辨证施治、对症下药、随症加减处方,长时间的用量,不但疾病的症候早已有了相当程度的转化,也可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因此,处方药物的变动性很大,剂数也不宜太多[14-15]。
3.5 我院儿科中药饮片不合理应用问题
(1)我国古籍中记载处方药味多在10 味以下,《伤寒论》112 方中平均每方4.81 味,《金匮要略》的201 方中平均每方4.60 味,药精而专[16]。本次调查发现,每张处方用药味数偏多,其中14 味以上者占44.23%,这样不仅浪费药材,也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疗效,不利于疾病的治疗。(2)每味中药均有一定的剂量范围,而儿童的中药用量至今尚未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原因很多,如体质差异、病情轻重、配伍不同、地区差异、医者经验,以及儿童本身服药时多浪费等因素均与用量大小密切相关。本次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麻黄及炙麻黄剂量≤1/2 成人量的建议用量,而苦杏仁则有超过50%处方的用量高于1/2 成人量,苍耳子过量者占9.6%,法半夏过量者占9.23%。这些药物的适量使用可起到较好的疗效,但超过常量极易引起不良反应,如苦杏仁过量使用易引起头晕、恶心等,严重时还可导致呼吸微弱、意识不清,更甚者可导致患者死亡;苍耳子过量,可引起肾毒性。因此,用药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剂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而以上这些数据如能配合适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对总结临床经验、确定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具有较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儿科用药因涉及儿童的独特生理,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要克服用药超量的问题,应经常对儿科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改进不合理用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少医疗安全隐患。用药剂量应有合理的依据,如应尽量参考药动学数据,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
[1] 陶伟.儿童用药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6):13.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 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71-272.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84-885.
[4] 黄境容.我院三年来门诊儿科处方用药调查分析[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4):1104-1105.
[5] 张波,刘杰.我院儿科处方分析[J]. 中国药师,2011,14(10):1504-1506.
[6] 朱美红,焦恩惠,杨燕,等. 医院门诊儿科处方调查与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4):56-58.
[7] 邓志军,刘若轩,李丽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中药处方分析[J].今日药学,2013,23(2):109-111.
[8] 周艳,董夏,丘彩兰.上呼吸道感染医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4):163-164.
[9] 刘志标.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7):227-230.
[10] 翟文敏.《小儿药证直诀》诊疗学术思想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3035.
[11] 易洁梅.儿童用药状况与安全性调研[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43-44.
[12] 张曼琳,陈永风,唐学兵.论小儿的中药用量[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84-85.
[13] 闫惠琴.60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98-99.
[14] 梁世昌,刘利嫦,金璇.儿童医院门诊中药处方用药分析[J]. 海峡药学,2010,22(11):230-232.
[15] 李学娟,邱宝明,魏红,等. 儿童医院常用药物说明书中儿童用药标项分析[J].中国药师,2011,14(3):397-399.
[16] 曹凯.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分析及处理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