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5-01-06许焕英邬素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医体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

许焕英+邬素珍

【摘 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变广泛,而且易复发、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不管是在西医还是中医上,内异症至今仍为妇科临床治疗的难点、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一些国内学者开始从体质学角度研究内异症的发生,辨别内异症患者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制定防治原则,继以应用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等方法,调整内异症患者的体质偏颇,以制约其发生、发展、转归,达到防治内异症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相关文献,总结内异症的发生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体质;血瘀质;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3-0029-02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具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可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疼痛和不育等,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发病率为10%~15%,近年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1-3]。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本病的病名记载,而类似症状、病因病机、诊疗的描述,散见于“癥瘕”、“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症中。由于内异症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反复、临床疗效不满意,长期以来成为妇科临床治疗的难点、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一些国内学者开始从体质学角度研究内异症的发生,希望通过调整患者体质可以制约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以达到防治内异症的目的。

1 祖国医学对内异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祖国医学并无此病名,按其症状划分属于“痛经”、“不孕”、“癥瘕”等范畴。汉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即是对痛经的最早记载。《柳选四家医案》谓:“痛经数年,不得孕育,经水三日前必腹痛,腹中有块凝滞……询之闺阁之时无是病,既嫁之后有是病”,此可认为是内异症引起继发性痛经伴不孕的最早描述。

1.1 古代医家的认识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古代医家多责之“瘀”。《丹溪心法·妇人》中云:“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也,一云气滞……临行时腰疼腹痛,乃是郁滞,有瘀血”。《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云:“瘀血留滞作瘕,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瘕矣。”瘀血蓄积日久是形成癥瘕的关键因素。《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曰:“女子绝子,坏血在内不下。”指出瘀血可致不孕。后世医家又从多方面补充了本病病因病机,如《傅青主女科》补充了痛经因寒湿、肾虚为患的病因病机等。古代医家虽然没有对内异症有系统认识,但内异症所表现的痛经、癥瘕、不孕等典型症状及其病因病机都被详尽论述,为现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现代医家的认识 现代中医学者在古代医家对此病典型症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本病病因病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90年在西安召开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达成共识,将本病定为血瘀证,血瘀为根本病机[4]。但由于患者素体气血阴阳寒热虚实不同,加上临床的体会不同,现代医家对内异症瘀血形成的原因及夹杂症又有不同的观点,有着肝郁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瘀热内结、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等不同的认识。高月平[5]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本,肝郁痰湿为标,肾虚、肝郁、痰湿三者有着内在联系。金季玲[6]认为本病因经行产后摄身不慎,感受寒邪,血遇寒则凝致,宿血停滞于冲任胞宫渐成癥瘕,导致痛经、不孕、月经不调发生。裘笑梅[7]、张小中[8]等认为本病多为七情所伤,气机失宣,血行不畅,经产余血滞与胞脉;或多次小产损伤冲任,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瘀阻胞脉,日久积而成癥瘕,瘀血停留久无出路而化热,致瘀热互结之症。韩冰[9]以气、血、痰立论,认为内异症患者除了有瘀血表现外,常伴有肾虚症状。陈氏[10]、邱氏[11]认为本病因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过度或大病久病,损伤脾气,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冲任瘀阻,日久形成瘀血,故而发生诸症,病机为气虚血瘀。陈莹[12]也认为本病患者多为脾虚体质,脾气虚则致气机运行失调,不能清除腹中瘀血,淤积而致内异症。

综上所述,本病发生主要由于血瘀所致,可因寒邪、热邪、湿邪、气滞、肾虚、气虚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血不循经而离经外溢为瘀。瘀血阻于胞宫,不通则痛发为痛经;瘀积日久则成癥瘕;瘀阻冲任胞脉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血瘀为其病机的关键。

2 中医体质学渊源及发展

《内经》有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认为人天生就有“禀质”、“资质”之类不同的东西;这些不同的东西就是中医对“体质”初步认识。后世医家对体质的认识不断完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体质学说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中逐渐凸显一定的优势。1987年王琦[13]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并在1982年主编出版了第一部中医体质学专著——《中医体质学说》,奠定了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基础,并认为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王琦[14]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四诊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人体基本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

3 女性体质的特殊性

女性因其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其体质分型与男性有所不同。《灵枢·五音五味》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这是对女性体质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妇人大全良方》提出“妇女以血为基本”的学术观点之源头。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卷第二》曰:“男子阳多而阴少,女子阴盛而阳微”。清代徐灵胎云:“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带胎产不同。”朱丹溪认为妇人血虚可致不孕,并认为痰湿亦为经带的病因,肥胖饮食过度之人,而经水不调者乃属痰湿。女子以肝为先天,妇人易情绪激动或多郁,致肝失条达疏泄,致经、带、胎、产、杂诸病由生。现代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女子多虚弱和精血不足,易出现心绪不宁、肝气郁结及偏颇、失调体质,与男子相比,尤以精血不足的虚弱体质为主[15]。endprint

4 内异症患者体质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内异症的发生机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等[1]多种见解。近年来,国内郎景和教授提出了“在位内膜决定论”,认为内异症的发生由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其环境决定,并且与遗传性和免疫性息息相关,从局部、微观的角度指出在位内膜的差异与内异症发生的关系[16、17];李华军[18]研究发现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潜在的侵袭能力、新生血管形成能力、细胞分化增殖能力均强于正常妇女,而细胞凋亡能力却弱于正常妇女,提示这些异常的细胞逆流入盆腔后具有超强的异地生存增殖能力,进而引起内异症的发病,有力的支持了“在位内膜决定论”。这种观点与中医体质学说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医学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把这种差异归结为个体体质差异。中医体质学说认为,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素等;体质因素与发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

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可以认为内异症患者在环境等因素的诱导下自身具有发生异位内膜的倾向性。故学者们开始对内异症患者体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内异症的病因病机上分析,内异症患者由于异位内膜随着月经周期规律出血,即离经之血积蓄于体内,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形成瘀血内阻病理基础,导致脏腑、组织的血液循行障碍,表现出以血瘀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即属于体质学说中的瘀血体质。

虽然血瘀质已得到学者们的公认,但除了血瘀质,国内学者们研究发现内异症患者还存在其他类型体质。如曹乃达[19]等对兴隆县社区居民内异症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发现阳虚质居于内异症患者第二位,占31.62%。程兰[20]等研究提示阳虚质与本病的发病呈正相关。周英[21]等研究认为本病除了与血瘀质具有相关性,还与湿热质有相关性,与地域条件及饮食习惯有关,特别是岭南地区,认为湿热质者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稽留于冲任,蕴结于胞宫,湿热与经血相搏结,阻滞于经脉则形成湿热瘀结;因湿致瘀、因瘀致湿,湿瘀互为因果,内异症患者多表现为血瘀质和湿热质,这两种体质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5 结语

综上所述,内异症患者多表现为偏颇体质,主要以血瘀质占大多数,还有湿热质、阳虚质等;体质的形成是先后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的。因此,体质具有可调性,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人们通过饮食调养、体育锻炼等途径来调整体质。根据体质可调理的思想,临床上可以探索内异症患者体质,辨识体质与证候、疾病之间辨证关系,起到对疾病预防及治疗的指导作用,及时干预体质偏颇,对预防或减少内异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价值。

然而,纵观目前有关内异症患者的体质分型研究数量仍极少,研究内容参差不齐;目前研究只是极少数学者仅在内异症患者体质分型的表面上做研究,在内异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型的分布与内异症疾病的内在联系关系仍未有系统的研究;同时在有类似内异症患者体质分型的体质偏颇发病前人群上的研究,目前尚未有学者在这一层面上开展相关的研究,不能达到更早的指导临床干预有类似内异症患者体质分型的体质偏颇未发病人群,未能从根源上防止内异症的发生,更未能达到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7.

[2]吕艳文,王丹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6,9 (22) :1845-1847.

[3]孙爱达,韩美龄,郁琦.1754例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回顾分析[J].华西医学,2005,20(3):461-462.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6):376.

[5]侯建峰.高月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J].中医杂志,2007,48(5):407-426.

[6]赵翠英.金季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8,39(306):26-27.

[7]吴燕平.裘笑梅教授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治验浅谈[J].福建中医药,2008,39(2):18-19.

[8]张小中.自拟红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J].中医研究,2003,16(3):42-43.

[9]郭洁.名老中医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举要[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97-1698.

[10]陈俊英.益气化瘀消癥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52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5,25(1):48-49.

[11]邱健,刘志辉,王忠轩.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3-24.

[12]戚晓菲,陈莹.陈莹教授运用健脾行气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14.

[13]王琦,盛增秀.中医体质说[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115.

[14]王琦.9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8(4):1-9.

[15]王莉,何裕民.男女体质特点及其异同的研究——附2967例流调资料的模糊识别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7-8.

[16]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新里程[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 (1) :3-4.

[17] 郎景和.以转化医学的观念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4):261-263.

[18]李华军,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的异常生物学特性[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4):36-39.

[19]曹乃达,徐玲,孙艳红.兴隆县社区居民患子宫内膜异位症情况调查及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82.

[20]程兰,曹立幸,周霞.女性体质类型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6(2):300-302.

[21]周英,曹佳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38-40.

(收稿日期:2014.0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体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
中老年癌症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步探析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医护人员中医体质特征分析及亚健康状态三级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