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校学生职场素质的培养
2015-01-06陈东
陈东
摘 要: 职场素质的培养是职校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探讨了职场素质的内涵及职校职场素质培养的现状,进而指出了进行革新的路径,把职场素质的培养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尤其强调隐性职场素质的培养,提出了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 职场素质 内涵 培养现状 培养路径
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每逢“毕业季”,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是“就业难”问题。而市场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这一两难的问题是摆在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面前迫切而又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两难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学生技能或理论知识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是与学生职场素质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有关。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建设,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场素质的学生成为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职校学生职场素质培养的认识。
一、职场素质的内涵
心理学研究表明,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职场素质是指在职业场所,如企业,从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与职业素养的概念相近。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点:职业道德、职场意识、职场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在职场工作过程中表现为爱岗敬业、责任感、服务精神和团队精神等职业特征;职场意识是人对职业的心理认识,主要从勤奋、团队协作、职业目标的确立和持久性等工作态度中得以体现;职场行为习惯指在职场环境中人的习惯性的行为表现,包括主人翁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对工作的专注度等;职业技能指的是职场从业时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这是所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职校职场素质培养的现状
通过对本校高职生的调查及跟班主任的座谈发现部分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一些常见的不良品质: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没有责任感,缺乏团队意识,自私不合作,怕吃苦受累,学习荒废,纪律观念差,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带着这些不良品质进入职场无疑会导致这些人职场素质的低下。同时市场调查发现,企业认为近年来招入的学生职业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太自我,讲待遇不讲奉献,人际沟通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
笔者认为在学生职场素质培养上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课程体系不完善,没有营造有利于职场素质提高的教学环境,学校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忽略文化课在职场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如职业生涯课程的设立并没有带来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提高。2.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时难免不到位,教师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有所欠缺,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不良习惯。3.学校的实训实习设备与条件不到位,导致教学上模拟仿真情境难以构建,自然也难以达到情境中培养学生职场素质的目的。4.能够引领职场素质培养的活动匮乏,所以学生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也就不足为奇。5.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不力,很多學生的一日常规都没有认真做好,更别提落实德育课的教育内容。
三、职场素质培养的路径
职校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专项能力的训练,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改进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
1.要邀请企业参与完善学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改革。专业课必须改变理论过多、实践较少的教学态势,可以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设计教学法,也可以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创设职场情境,促进职场素质的培养。文化课要与典型的通用职场情境相结合,选择职业化设计的教材或撰写校本教材,如英语可以选用新职业英语教材,其中有职场素质英语更好,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职场相关知识,对形成职场素质有重要作用,同样语文及其他课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融进相关的职场情境中。
2.课堂教学作为职场素质培养的一个主阵地,必须做到职场情境化。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岗位认知,把学生的身份变换成职业人,对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知识在情境中不断强化,在学会技能的同时也形成职业意识。已融合职场情境的文化课课堂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职场素质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无论哪类课程都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拟职业情景,从事“职业活动”。
3.引进企业的管理方式促进学生管理,建立德育学分银行。企业的7S管理模式倡导人改变环境,环境又可以培养人。让学生按照7S模式整理、整顿、清洁、清扫自己的寝室、教室、学习资料等且管理自己的学习计划,就可以改变学生身上马虎的习惯,引导他们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同时又可以让他们养成按照规定办事的习惯,进而培养他们文明礼貌的素质。学校与各系联动建立并维护好德育学分银行制度,保证职业素质培养的可控性。
4.抓住实习和实训,在工厂或校内实景工厂严格按企业制度进行管理。进厂前,先培训,重点在敬业精神和职业发展方面。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合作培养,让学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磨炼意志、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唯有从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想办法、动脑筋,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出具备较高职场素质的学生,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斌,杨红娟.职业教育课程现存问题和改革策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