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困现象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2015-01-06周亚

考试周刊 2014年9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周亚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个体差异、实施有效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话题。认识学习英语困难现象的成因,寻找解决学困现象的策略,成为每一个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学生自身、英语教材、英语教师等方面,分析了学习英语困难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英语学习困难问题的五条策略。

关键词: 英语学习困难 原因分析 教学策略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正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理解、接受并转化为行动的指南,尊重个体差异、实施有效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界最热点的话题之一。这里所说的个体差异,包含部分由于学校和家庭条件差异、学情差异、个人差异等种种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困难现象其实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英语学习困难是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英语学习困难现象的研究必须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英语作为中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的功能,对邻近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导致英语的学困现象尤其突出。学困生一般都是在后天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英语学困现象?这是摆在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十分严峻的问题。本文从新课程下的英语学科及其教学方面分析高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现象,并初探学困生转化的基本教学策略。

二、高中英语学困现象原因分析

英语学困生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学困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学困生。在高中教学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学困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学困生。除去智力因素,个人的兴趣、动机、习惯等人格因素,学校、教师、家庭等环境因素,这些彼此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总体因素导致学困现象的产生。学习困难不是单纯以最终阶段的结果为判定标准的,学习困难也指在学习进行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或某一方面的状况。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学生对不同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章节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

高中英语学困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学生自身的因素。

(1)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又存在学习意志薄弱等内在心理因素。高中教学方式与初中有较大变化,教师“讲透”的课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尤其是思考的独立性增强。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小学衔接有学习行为、教学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的跳跃性差异,有的学生适应性强,能很快适应高中学习;有的学生适应性差,适应过程相对要长,若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出现困难。

(2)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的断层。英语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与初步英语思想:如五大基本句型,英语音标,英语单词词性的特征,等等,才能有效地学习以后的知识。出现学困现象很大程度上都是知识出现断层,衔接不上,结果前面的知识有缺陷,后面遇到的障碍就增大,长此以往,学困现象就愈来愈严重。

(3)英语基本能力的欠缺,如简单的英语读、写能力较弱等。特别是在英语盛行的今天,英语已经步入社会,学生的读、说的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个人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低,从而导致了一批英语能力欠缺的学困生的产生,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英语音标都不会。

(4)英语学习习惯不良。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往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并解决问题,学习浮于表面,缺乏思考。课后练习、课外作业都不能认真对待,缺乏英语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英语认知过程与方法,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先复习、后做作业等。对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只是机械地进行记忆,未能把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造成学习困难。

(5)学习方法不当。高中的学习与初中有较大不同。初中生只要跟在老师后面学,而高中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能很好地转变,也是导致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2.英语教材的因素。

老的英语教材知识结构完整,文字叙述严谨,充分体现了英语知识的逻辑顺序。但其内容陈旧枯燥乏味,脱离实际生活,发展性体现不足,对学生接纳知识的心理顺序关注不够,无法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倡导“英语概念与英语思想方法应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在新教材上,显然对上述问题有了较大改变,知识的难度上有所下降,但广度增加,要学生了解、掌握的内容识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这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些导致了新课标下新的学困现象的产生。

3.英語教师的影响。

学生天然的“向师性”,导致学生心理对教师自觉不自觉地依赖。一个知识渊博、语言幽默、课堂艺术高超的教师,往往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相反,则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投入程度。

另外,教师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也会导致学生学困现象产生。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其一,对新增加的内容把握不准;其二,对变化了的内容把握不准。尤其是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难以把握实验教材的教学要求。例如教法多样化的问题,不少教师误解为方法越多越好,片面追求算法多样化,于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挖空心思,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甚至不惜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体现方法的多样。学生提出多样化的方法后,有的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梳理,使部分学生脑海中一片混乱、一片空白,连最基本的方法都未能掌握,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背离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初衷。

三、英语学习困难现象解决策略

英语学困生的帮助教育与转化,是每一个中学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以上的成因分析,针对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我们认为要转困、脱困,可以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逐步消除学困现象。

1.提高教师素养,准确把握教材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要防止学困生的大量出现,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和转化,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尽快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课改的要求。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刻认识学科指导意见的指导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与所教相关的知识的来龙去脉。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目标分层,提出不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努力实践新课程,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降低教學难度,加强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

减轻学困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实际上,很多学困生是在高一阶段产生的。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跨越初高中的一个桥梁,在教学中应更注重与初中的衔接,适当降低难度,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本着“浅、慢、精”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旧引新,以新复旧,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例如学生刚接触英语定语从句时,概念不清,那么教师不应该急于让学生直接完全地理解接受,而应该给他们直观感受,多利用习题,让他们熟悉这一模式。

3.鼓励学生参与,让学困生在课堂中不断体验教学。

按照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保持20分以上的高度注意力,学困生可能更少。因此,应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每一分钟。每堂课可以设计几个兴奋点,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体验英语。有时候可采用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老师可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使每个组都有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发挥集体的作用,采用“兵”教“兵”的办法,由中上生一起指导学困生进行动手操作,由中上生指导学困生一起观察、分析,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然后鼓励每个小组由学困生作为代表进行汇报。在学困生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指点、鼓励,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4.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

学困生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由挫折或失败累积造成的。让学生不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可以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树立学习英语的坚定信念。分层教学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许多学校采取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成ABC三类,进行滚动式教学的做法取得了较大成功。但这只是分层次教学的一个方面,由他们的做法我们可以思考,在同一班级同一节课中也可以采用分层次方法进行教学。

5.加强个别辅导,重视落实英语双基。

在一堂课中,经常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教学,无疑会影响一节课整体的教学,尤其是非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个别辅导作为分层次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更加受到学困生的欢迎,较之集体分层教学,个别辅导有其更为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在知识层面上,个别辅导应当重视落实英语基础知识,重视培养英语基本能力,同时个别辅导体现在对学困生的人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层面上。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困生,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个别指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让他们到黑板上做题,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在课外时间,让学生尽量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梳理重点,也可以英语教师帮助解决。对于学困生的作业,应尽量面批。通过个别辅导,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激发其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更有效地促进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7.

[3]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1995(1):1.

[4]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

[5]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

[6]田德新.外语教学中的实际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教学,1992(1).

[7]刘越莲.语用迁移和中德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1992(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谈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