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农村生活,写精彩习作

2015-01-06周芳

考试周刊 2014年92期
关键词:例文习作想象

周芳

辽阔的农村,有着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水面船只、小桥流水、田野风光、参天大树;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地方名人、历史地理、古迹民俗;有着生机盎然的春种秋收:播种、翻地、浇水、施肥、收获……可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大自然是一个生活大课堂,蕴含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学生生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是他们活动的乐园、体验情感的舞台,更是他们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基地。我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捕捉生活气息:跟着父母到田间劳作,体验劳动的辛苦;在小河中捕鱼虾,到郊外捉蝴蝶、蜻蜓,重温童年的乐趣;漫步于乡间小路,发现四季景物的生长变化,了解花鸟虫鱼的活动特点……在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中的一景一物,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手触摸,用心感受。美好的大自然生活在学生心底留下了层层涟漪,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积累了语文习作的素材。

一、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总是以模仿开始的。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吐,吐能否有法度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习作例文的阅读,体现了“由读到写”这一过程。在指导小语第五册习作4时,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出示一幅图画:山坡上的景色(与课本上例文同),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老师结合图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感,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桌互说,比一比,谁说得好。等学生阐述得差不多了,在多媒体上出示本班同学写的例文,启发学生说说在山坡上看到了哪些景物,他为什么会把这儿描写得这么迷人,与自己写的有何不同,例文好在哪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说出描写景色时要掌握观察的方法,明确观察要有目的,按顺序、抓特点、有重点,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加入丰富的联想。创设这一情境的目的,是因为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的写话过渡到习作,还不能有序、有重点地观察实景。我注意了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的衔接,注意了坡度的铺设,让学生明白了怎样观察一处景色,从而激活写作的热情和自信。我适当提供一些相关的词语,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根据各层次的学生,充分肯定他们表达的成功之处,让他们树立写作的自信。

二、开源引水,融合生活

1.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动力,是兴趣产生的土壤,“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会观察生活,触幽探微,注意采撷生活中闪光的细节,使学生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素材。如在布置班级科技角、巧填古诗词、小小辩论会等活动中,学生集思广益,情绪饱满,写成一篇篇优秀习作。同时,配合各单元的习作设计激发兴趣。如写一种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时,课前巧妙设计为动物设计名片的活动,课上学生扮演自己笔下的动物自我介绍,同类动物交流补充,不同类的动物互相采访,课堂上妙趣横生,笑声不断。也可以利用季节变化,春日踏青郊游,夏日观察池塘,秋天校园赏景,冬季踏雪寻梅,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之美,掌握习作的丰富素材。

2.在想象中学习习作。

想象习作将独特的生活感情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融入了生命,使作文更具灵气和活力。童年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绚丽幻想的时代,孩子们心中都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可以带着他们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可以用联想描述,运用相似联想、神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等多种方法拓展思路。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也可以用想象设计,想象的天地,一定是博大宽广、五彩缤纷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简而言之,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为学生创设想象情境,课堂上用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动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激活思维,打开情感的闸门。想象活动与观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各种有趣的观察活动最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从而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我经常给学生几个词语或图形,让他们组合成一个故事或某个情节。这种无固定模式的习作,不仅能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语言与思维得到同步发展。想象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可以通过一件事一句话甚至一个点加以联想,可以在一瞬间飞跃千山万水,也可以在一刹那穿越古往今来,对培养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创新思维独具优势。同时,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有关材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尝试让学生编《七色花》新传,续写童话,学生没有觉得为难,因为这些题材就是他们平时爱看的,此类习作给予了他们写作的自由:创作的自由,表达的自由。

三、实践表达,赞美生活

鲁迅先生说:“作文第一须观察。”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解决学生“无米下炊”问题的好办法。在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中,学生的写作素材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可谓“润物细无声”。课后,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走一走,孩子像一群快活的小鸟围在周围跑来跑去。我先选择一片田野让学生观察这一区域里的景色,用手摸一摸嫩叶,闭上眼睛闻一闻;留意草丛间、树底、洞穴内,看看昆虫的生活习性,听听它们的鸣叫,有的还可以轻轻地抚一抚……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看的?接着我们又来到小河边,看河边的杨柳,水里的鸭子,岸边的石子路,这一切大家熟悉不过的景物,此刻,在学生眼里变得美好起来。他们细心看,轻声说,大到一片果园、小到一只虫子,从远及近,由南向北或河里到河岸,学生在这一特殊的课堂中快乐地学习着。

生活处处有语文。实践证明,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途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思考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以后教学此类习作时,我会认真钻研,利用身边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品味生活,从而写出真正精彩的乡土美文。

猜你喜欢

例文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