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
2015-01-06向玉勇
向玉勇,张 帆
(1.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 100097)
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
向玉勇1,张 帆2
(1.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 100097)
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危害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的害虫共有7目23科34种,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桃潜叶蛾、桑天牛、桃蚜和日本龟蜡蚧,并针对这些害虫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调查;防治技术
滁州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滁州市,与著名的琅琊山风景区相毗邻,学校依山傍水,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0.24 km2,种植有乔木、花灌木、花卉、草坪等多种园林植物,这些园林植物成为校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近年来,随着校区扩建、引进园林植物种类的增多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校园园林植物遭受多种害虫的危害,引起园林植物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极大地破坏了园林植物的绿化和美化效果,严重影响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校园园林植物害虫主要种类与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害虫发生的特点,提出害虫综合治理对策,是巩固校园绿化成果,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危害的调查只有少量报道[1~5],并且不同地区高校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一样,园林植物害虫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作者于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中的主要害虫种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并提出了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策略,以期为安全、有效地进行校园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昆虫采集工具(捕虫网、吸虫管、扩大镜、毒瓶)、75%的酒精(新乡市三伟消毒制剂有限公司)、体视解剖镜(PXS-1040型,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1.2 调查方法
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滁州学院琅琊校区和会峰校区的园林植物害虫进行全面调查,每15 d调查一次,记录害虫种类、寄主植物、为害部位及为害程度。标本采集方法为网捕和人工捕捉,鳞翅目等大型成虫一般制成针插标本,注明采集标签;小型昆虫、卵和蛹放入75%的酒精中保存;幼虫则先饥饿1 d,然后在开水中烫5~10 min,再置于75%的酒精中保存。将采集到的昆虫标本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类鉴定[6-8]。
2 调查结果
2.1 害虫种类
调查结果发现,危害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的害虫共34种,隶属于7个目,23科(见表1)。其中,鳞翅目6科10种,占害虫总数29.41%;直翅目2科2种,占5.88%;鞘翅目5科6种,占17.65%;同翅目6科9种,占26.47%;半翅目2科3种,占8.82%;膜翅目1科1种,占2.94%;蜱螨目1科3种,占8.82%。
表1 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
注:危害程度:轻+;较重++;重+++
2.2 主要害虫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经过调查发现(见表1),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L.)、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桃蚜[Myxus persicae(Sulzer)]、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Guaind)。
2.2.1 桃潜叶蛾
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L.)主要以幼虫在植物叶片组织内潜食为害,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并将粪粒填充其中,叶的表皮不破裂,可由叶面透视,叶片受害后最终干枯、脱落。幼虫老熟后,从虫道端部叶片背面咬一小孔爬出,吐丝下垂,在叶背、树干翘皮缝及草丛中结白色薄茧化蛹。该虫在滁州每年发生5~7代,第一代成虫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初,夜间产卵于叶表皮内,以后每月发生1代,最后1代发生在11月上旬。以冬型成虫在石块下、落叶、树皮裂缝、杂草中越冬,少数以蛹在枝干的翘皮缝、被害叶背及树下杂草丛中越冬。
对桃潜叶蛾的防治可以在冬季用刀刮除树干上的粗老翘皮,剪除虫枝、枯枝及伤残枝,彻底清扫校园落叶、杂草,集中焚烧,以消灭越冬蛹或成虫;成虫发生期可以喷洒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或功夫乳油3 000倍液,在越冬代和第1代雄成虫出现高峰后的3~7 d内喷药,可获得理想效果。
2.2.2 桑天牛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2年发生1代,以未成熟幼虫在枝干孔道内越冬。次年3、4月间大量蛀食危害,7月化蛹,7、8月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后常在蛹室内静伏5~7 d后外出,取食补充营养10~15 d,才能交配产卵,有假死性。卵常产在1年生枝条分叉处的上方,产卵痕呈“U”字形刻槽,每刻槽内产卵1粒,每雌虫可产100余粒卵。初孵幼虫先向上蛀食约10 mm后,沿树干木质部往下蛀食,每隔一定距离即向外咬一圆形排粪孔,排出蛀屑和虫粪,蛀道可达根部,老熟幼虫在化蛹之前咬雏形羽化孔后,回到蛀道内选择适当位置作蛹室化蛹。
防治桑天牛应加强园林植物管理,合理修剪,使植物通风透光,降低产卵量;根据成虫的假死性,摇动树枝,待其自行落地后人工捕捉;7~8月间是桑天牛成虫活动期,在其补充营养的寄主植物上喷施5%溴氰菊酯微胶囊剂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 000倍液,可有效减轻该虫的危害;根据新鲜排粪孔的位置,用铁丝伸入孔内钩杀幼虫或用药棉堵塞排粪孔,从该孔上方的排粪孔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300倍液,再用泥土封固虫孔,及时毒杀未钩完的幼虫。
2.2.3 桃蚜
桃蚜[Myxus persicae(Sulzer)]一年发生20~30代,各虫态均可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有翅蚜迁出,成虫及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及嫩梢吸取汁液危害,使被害叶片向背面做不规则的卷曲、皱缩,导致枝枯叶黄,同时该蚜虫还能传播病毒病。冬季温暖,春暖早,雨水均匀的年份发生严重,高温高湿不利发生。
对桃蚜的防治,要定期清除周围的杂草,连同残株落叶一并焚烧,消除蚜虫孳生的环境,从而减轻虫害;根据蚜虫对黄色有趋性,可以在园林植物间设置黄板诱杀有翅蚜虫,可降低虫口密度;在蚜虫大发生时,可以喷洒50%抗蚜威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 500~2 000倍液,重点喷洒植物叶片背面,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蚜虫数量不多时,可以人工释放瓢虫、草蛉、食蚜虻、花蝽和蚜茧蜂等天敌昆虫,可以控制蚜虫的危害。
2.2.4 日本龟蜡蚧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Guaind)每年生1代,以受精雌虫在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寄主植物发芽时开始为害,虫体迅速膨大,成熟后产卵于腹下。初孵若虫多爬到嫩枝、叶柄、叶面上固着刺吸汁液,排泄蜜露常诱发煤污病,使植株密被黑霉,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重者枝条枯死。8月初雌雄开始性分化,8月中旬至9月为雄虫化蛹期,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羽化期,雄成虫寿命1~5 d,交配后即死亡,雌虫陆续由叶转到枝上固着为害,至秋后越冬。
对日本龟蜡蚧的防治,应加强检疫,做好种植苗木的检疫消毒,从源头控制其危害;对植物进行合理修剪,剪除带虫枝条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在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500~1 000倍,或25%亚胺硫磷400~600倍液。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许多高校纷纷营建新校园,园林绿化成了高校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种植的植物品种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发展同时却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园林植物害虫发生频繁,严重影响校园绿化效果。由于各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园林植物种类不尽相同,害虫发生的情况也存在差异。我们对滁州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害虫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校园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多达34种。这可能是由于滁州学院缺乏专业的园林植物养护人员,临时雇用一些民工来栽培和管理园林植物,这些人员一般文化程度都不高,缺乏相应的园林植物保护知识,不懂得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往往将容易发生害虫的植物搭配一起,造成人为的害虫传播;并且,他们对校园园林植物的管理一般都比较粗放,对害虫监测也不到位,不能区分害虫的种类,不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只要见到害虫就盲目地喷洒农药,使用农药品种单一,引起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并杀死天敌昆虫,防治效果不好,还污染环境;在新校区绿化过程中,学校对园林植物的检疫不到位,缺乏正确的检疫程序,植物从苗圃运来后就直接种植,导致其上面的害虫也被带进校园里,一些植物还是从老校区挖出来接运至新校区进行种植,植物上的害虫往往也被带到新校区。
随着滁州学院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师生们对美丽、舒适校园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努力扩大校园绿化面积的同时,必须做好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做到“三分种、七分养”,加强害虫的防治。由于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多种多样,应从园林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根据害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措施,对害虫进行综合治理,将害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害虫防治和美化环境协调统一,为师生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
3.1 提高校园园林植物养护人员业务素质,做好害虫预测预报工作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因此,学校应在后勤管理部门成立一支专业的园林植物养护队伍,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园林植物保护知识,提高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养护人员应加强对园林植物的巡视,随时观察和调查虫情,掌握害虫发生规律,准确预报害虫发生数量和发生时期,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3.2 合理配植园林植物
在种植园林植物时,应以生态学原理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尽可能多的选用不同类型的植物,增加植物的物种数量,要将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花卉等多种植物合理配植,以增加立体层次上的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复杂多样、稳定的校园园林植物群落,创造一个既适合植物正常生长又对害虫发生危害不利的生态环境,实现园林植物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3.3 加强植物检疫
园林苗木的调运是园林植物害虫传播与扩散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引进苗木时,要加强检疫工作,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苗木,以减少害虫危害,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
3.4 加强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
在园林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管理,要对栽植的合格苗木定期科学浇水、施肥和修剪,使园林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势、枝繁叶茂,有效地提高对害虫的抵抗能力。
3.5 保护和利用优势种天敌
校园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层次丰富,蜜源充足,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害虫天敌建立起较稳定的种群,发挥出自然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因此,要保护利用好本地优势自然天敌,注意改善天敌的生存环境,创造有利于天敌越冬、越夏的场所,使天敌种群能够顺利地生存和繁衍。并且,可以在校园里人工释放一些优势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饲养释放赤眼蜂等天敌,对松毛虫等多种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6 筛选低毒无公害农药
要积极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规定用药限量,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降低防治成本。可以选用微生物制剂来防治园林害虫,如苏芸金杆菌、白僵菌及某些病毒的制剂已被人们成功地用于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1]刘有莲,邓永青.广西林业学校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调查[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18(1):26-31.
[2]罗 佳,蔡子坚.福州金山学区主要园林植物害虫种类调查[J].华东昆虫学报,2002,11(2):35-40.
[3]杨中侠,文礼章,诸凤丹,等.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园林植物害虫调查初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5):583-585.
[4]刘彩云.潍坊学院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初报[J].潍坊学院学报,2012,12(6):25-27.
[5]李瑞玲.菏泽学院校园园林蚧虫调查及状况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2):62-64.
[6]周 尧.周尧昆虫图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杨子琦,曹华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张巍巍,李元胜.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Species investigation of garden plant pests in Chuzhou university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s
XIANG Yu-yong1,ZHANG Fan2
(1.School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239000,Anhui Province,China; 2.Institute of Pla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100079,China)
The species investigation of garden plant pests in Chuzhou university was carried out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4,and found 34 kinds of pests which belongs to 23 families within 7 orders.The major pests wereLyonetia clerkellaL,Apriona germari(Hope),Myxus persicae(Sulzer)andCeroplastes japonicasGuaind.The control methods to them were also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Chuzhou university;garden plant;pest;species investigation;control methods
S763
:A
:1004-4329(2015)01-035-05
2014-09-2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3CB127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42-04);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110)资助。
向玉勇(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害虫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