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炉石灰筛选技术的研究

2015-01-06李叶军徐加祥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5年10期
关键词:环水运输能力块状

李叶军 徐加祥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转炉炼钢厂 杭州)

一、前言

现转炉冶炼上料用的石灰在运输过程中,吸潮粉化或机械振动冲击,造成石灰的粉化比例较大。这种石灰粉灰在加入转炉过程中,被风机吸走,在喷水除尘、降温过程中,溶解于浊环水中,增加了浊环水的钙硬度、碱度和总硬度,进而造成除尘系统结垢,尤其一、二文喉口结垢严重,降低系统除尘能力。经测算,加入转炉前的石灰中含细灰量达到10%~20%,这些粉灰被风机吸走,不仅影响一次除尘效果,而且造成石灰成本和吨钢成本增加,非常有必要筛选出石灰的细灰。为此,急需通过增加设备,筛选出这部分粉灰同时加以利用,以降低成本和改善除尘效果。

二、转炉石灰上料工艺流程

转炉石灰由石灰窑生产,经汽车等方式运输至转炉上料提升机,卸入提升机提升斗,经提升机提升到顶部料仓,顶部料仓标高23.6 m,由顶部料仓卸至运输皮带上,通过几级运输皮带卸至转炉炉顶料仓,加入转炉内,转炉石灰上料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这运输过程中,石灰存在吸潮,振动,垂直摔打,至使石灰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化较多,加上石灰窑生产石灰中的粉灰,到转炉顶部料仓时,石灰粉灰直径<10 mm的粉灰达到总量的10%~20%。这些直径<10 mm的粉灰,在转炉烟道内易被风机抽走,在净化系统中溶解于浊环水,引起净化系统结垢,增加除尘系统的阻力,影响除尘效果。

图1 转炉石灰上料流程图

三、转炉石灰筛选前的浊环水水质和烟气排放指标

由于石灰溶解于浊环水中,致使浊环水的钙离子、硬度、碱度、pH值大幅提高。对浊环水质进行分析,水质指标见表1。对转炉一次除尘烟气排放情况进检测,具体指标见表2。由表2可见,转炉烟尘排放指标明显较高,离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有较大差距。

表1 浊环水质指标

表2 石灰筛选前一次除尘排放指标

四、石灰筛选技术改进

通过上述分析,非常有必要把转炉石灰中<10 mm的石灰粉灰筛选出来,加以回收利用。对整个石灰加料工艺流程分析,尽量在进转炉炉顶料仓前把粉灰筛选出来,使进入炉顶料仓的石灰含粉灰量尽可能降低到最低。同时考虑实施空间的可行性,在转炉总运输皮带和仓顶运输皮带间增设石灰筛选工艺。

1.石灰筛选增设工艺流程

石灰运至转炉总运输皮带上后,通过三通阀进入石灰筛选工艺,在石灰筛选设备出现故障情况下,可关闭三通阀回到原石灰加料工艺。石灰经三通阀进入振动筛,筛选出块状石灰后经大倾角皮带提升运输至仓顶运输皮带,通过卸料小车进炉顶料仓加入转炉。石灰粉灰经振动筛网后落入卸灰仓,经罐装粉灰车运输至使用点LF精炼炉加入钢水中。考虑到粉灰易产生扬尘,为此改造时在振动筛顶部、块状卸料斗项部、卸灰房顶部增设了除尘风管。为保证卸灰房的除尘效果,把卸灰房扩大到足以让粉灰罐装车在内卸灰,入口采用塑料挡灰帘。具体工艺流程图见图2。实施工艺布置图(略)。

2.振动筛过筛量计算

振动筛过筛量计算公式见式(1)。

式中Q——过筛量

B——筛面宽度,1.5 m

v——物料运行速度,0.27 m/s(一般直线筛选用此值)

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次性吃辣太多造成腹部不适,有烧灼感,这是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局部炎症造成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葱、洋葱、姜、蒜、辣椒、胡椒粉、咖喱等。

h——料层厚度,0.12 m

γ——物料比重,1.4 t/m3

图2 石灰筛选增设工艺流程图

计算后,过筛量Q=245 t/h。皮带的总运输能力为190 t/h,振动筛的过筛量大于总运输皮带能力,满足改造工艺要求。

3.大倾角皮带运输量计算

根据现场平台梁及空间,只能选用最大带宽为400 mm,倾角65°的大倾角皮带,按此采用的大倾角皮带运输量计算公式见式(2)。

式中Q——输送量,t/h

γ——物料堆积密度,t/m3

v——带速,1.6 m/s

Bf——有效带宽,400 mm

h1——横隔板高度,180 mm

ts——横隔板间距,195 mm

tq——物料与基带接触长度,m计算后Q=204 t/h,实际使用中,根据大倾角皮带的装运量程度,需要有一定的折算系数,一般0.7~0.9,结合β=65°的输送机倾角,取中间值0.85。Q实际取值为173.4 t/h,物料与基带接触的长度tq计算见式(3)。

计算后tq=192 m。总运输皮带的运输能力为190 t/h,而实际大倾角皮带的运输能力为173.4 t/h,不能满足改造工艺要求,实际情况由于大倾角皮带上层平台梁和下层平台梁标高的限制,大倾角皮带空间角度有限,运输能力也到极限。对总运输皮带能力确认核算后,在满足生产能力前提下可以适当调小,现有大倾角皮带能力173.4 t/h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4.改造技术难点

石灰筛选改造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3大技术难题,总运输皮带运输能力与大倾角运输皮带不匹配;大倾角运输皮带存在掉料;块状卸料斗落在仓顶运输皮带的运行斜面上,大量落料跳出皮带。

(1)运输能力的匹配。石灰筛选改造完成后,经进料实际运行调试,运行一段时间后,石灰在三通阀处堆积,致使堵料,停机。经分析,总运输皮带能力大于大倾角皮带运输能力。在没有增设石灰筛选前,总运输皮带运输石灰能力大,中间有较长间隙可停止不上料,也能保证四个炉座正常生产。为此可适当调小总运输皮带能力,来与大倾角皮带运输能力匹配。通过对上料提升机顶部料仓布料管观察,可适当对下料口进行收口,通过增加钢板挡料,减缓下料速度,使总运输皮带的运输能力由改造前190 t/h降到171 t/h。通过改进后,总运输皮带能力与大倾角皮带能力匹配,三通阀处连续运行也不堵料,现有石灰筛选能力也能满足四座转炉生产需求。

(2)大倾角运输皮带掉料问题。大倾角运输皮带在实际运行时,存在大量块状料在皮带上滚落,滚落的石灰落到下面的皮带与滚筒间的间隙内,严重影响皮带和滚筒的寿命。通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由于大倾角运输皮带的上下两平台钢梁间距和标高限制,大倾角皮带的倾斜角度只能设为65°。由于厂房房梁和仓顶运输皮带的限制,大倾角皮带宽度只能设计到800 mm,有效运输宽度只有400 mm。鉴于现场空间的限制,大倾角运输皮带的每格运料斗都是装满后且略高于运料斗,尤其是运行到上下两平台皮带转弯时高出更加明显,加上大倾角运输皮带运输的抖动,高于运料斗的块装石灰就滚落下来。为此,对大倾角运输斗的顶面和两侧用全部用钢板封贴,只保留运输皮带抖动的间隙,大倾角皮带运输过程中,块状石灰就不会滚落下来。

(3)筛后块状石灰的卸料问题的解决。按设计图纸施工后,现场实际筛后块状石灰正好落在仓顶皮带的斜坡上,随着仓项卸料小车在各仓位布料运行时,小车远近运行后由于重量原因皮带上下运动,直接落料后,致使大量块状石灰落到皮带外,根本无法使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讨论解决方案,把仓顶皮带在块状卸料斗区域的斜皮带部分抬高做平,保持与卸料斗口部的间距变化在100 mm内,卸料斗的皮带运行方向垂直两侧,增加两块收口的宽度在150 mm的皮带,可有效保证卸料时两侧将块状石灰挡牢,只能在皮带运行方向滚动,块状石灰就不会落到皮带外面,解决了卸料斗处的落料问题。

五、实施后效果

1.浊环水和排放指标

项目实施完成后,对浊环水水质指标进行检测,见表3。

表3 石灰筛选后浊环水质指标

由于溶解于浊环水中石灰大大减少,致使浊环水的钙离子、硬度、碱度、pH值都程下降趋势。项目实施完成后对转炉一次除尘烟气排放情况进检测,具体指标见表4。转炉上料系统增设石灰筛选后,烟尘排放浓度下降10 mg/m3,排放量也明显下降。

表4 石灰筛选后一次除尘排放指标

2.净化系统清泥次数减少

对改造前后的浊环水水质指标对比,浊环水中钙离子和碱度大幅下降,一次除尘系统结垢情况明显改善,整个除尘效果大大改善,净化系统清泥检修次数明显减少,减少生产停顿,进一步为产能发挥创造了条件。

3.石灰筛选后粉灰的回收利用效益

通过计算年产300万吨的转炉厂1年需消耗石灰约15万吨,石灰单价300元/t,8 mm以下石灰含量约10%,1年筛出石灰粉回收利用量为1.5万吨,年产生的直接效益450万元,大大降低了吨钢石灰消耗。筛选出的石灰粉灰用槽罐车运至LF精炼炉中,作钢水精炼原料加入,大大减少了精炼石灰用量。

猜你喜欢

环水运输能力块状
提高石门县北站运输能力措施探讨
“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在输变电工程环水保核查中的应用
走进科学岛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高仿真系统运输能力评估和方案验证的研究
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
LTE上行块状导频的信道估计研究
大准铁路TMIS系统升级改造的研究
开远灰土寨
氧化钇掺杂块状SiO2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