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酸浆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2015-01-06高新新刘俊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酸浆抗坏血酸氧化酶

高新新, 位 珍, 常 晨, 刘俊坤, 王 萍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毛酸浆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高新新, 位 珍, 常 晨, 刘俊坤, 王 萍*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以毛酸浆中多酚氧化酶(PPO)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 nm处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酸浆PPO的底物邻苯二酚的最适质量分数为0.04%;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5℃;100℃处理2 min,可使酶完全失活;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25 mol/L,Vmax=125 U/min;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亚硫酸钠对PPO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EDTA>亚硫酸氢钠。

毛酸浆;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

毛酸浆,俗称菇茑、甜菇娘、黄菇娘等,属茄科酸浆属草本植物,成熟时为黄色,因此有“黄菇娘”之称。原产于南美洲,是黑龙江的特产。果实成熟时外形圆润,色泽金黄,香甜可口,既是芳香甜美的水果,又是营养丰富的补品[1],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毛酸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酶促褐变,影响毛酸浆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研究表明,果蔬酶促褐变是由果蔬内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与多酚类物质接触,催化酚类物质转变成醌,而醌又进一步聚合成黑色素所致[2-3]。因此,多酚氧化酶活力是决定果蔬组织褐变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就成了解决褐变问题的重点所在。目前,关于果蔬类多酚氧化酶已有广泛研究[4-7]。作者对毛酸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并考察不同抑制剂对其PPO的抑制效果,旨在为控制毛酸浆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毛酸浆:市售。

1.1.2 试剂柠檬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邻苯二酚、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EDTA、亚硫酸氢钠:均为国产分析纯。

1.1.3 仪器ALC-210.2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产品;TGL-16G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产品;201306454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佑科仪器仪器有限公司产品;DK-S1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产品;PB-10型pH计:Sartorius产品;HC-TP11-10型天平:上海精科天平产品。

1.2 实验方法

1.2.1 毛酸浆PPO的提取称取果肉15.0 g,加入0.05 mol/L pH 7.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15.0 mL,冰浴下快速研磨至匀浆,低温1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即为毛酸浆PPO粗酶液。

1.2.2 毛酸浆PPO活性的测定取pH 7.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0.5 mL,0.02 mol/L邻苯二酚2.0 mL,混匀,36℃保温10 min后迅速加入0.5 mL PPO粗酶液,酶液加入后开始计时。以0.5 m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加2.0 mL邻苯二酚加去离子水对照。在420 nm下每隔10 s测一次吸光值,共240 s,重复测3次,以每分钟吸光度改变0.001所需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酶活力计算公式为:XPPO= U/V

式中:U为酶活力(U);V为粗酶液体积(mL)。

1.2.3 pH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配制pH为3.0、4.0、5.0、6.0、7.0、8.0系列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酶反应液组成和酶活力测定条件同1.2.2,确定PPO作用的最适pH条件。

1.2.4 温度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取最适pH条件下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0.5 mL和0.02 mol/L邻苯二酚溶液2.0 mL,混匀,分别在30、35、40、45、50、55、60、65、70℃保温10 min,取出后迅速加入0.5 mL酶液,按照1.2.2方法测定相对酶活力,确定PPO作用的最适温度。

1.2.5 毛酸浆PPO的热稳定性取PPO粗酶液0.5 mL与最适pH条件下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3.5 mL,混匀,分别在80、90、100℃水浴中分别处理1、2、3、4、5 min后,冷却至室温,按1.2.2方法测定PPO的相对酶活力。

1.2.6 底物浓度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分别以浓度为0.02、0.03、0.04、0.05、0.06 mol/L的邻苯二酚作为底物,在最适pH条件下按照1.2.2方法测定PPO的相对酶活力,确定PPO作用的最适底物浓度。根据Linewear-Burk双倒数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

1.2.7 抑制剂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用最适pH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溶液(质量浓度皆为0.01、0.02、0.03、0.04、0.05 g/L)、EDTA溶液(0.005、0.01、0.015、0.02、0.025 g/L),依次加入最适pH条件下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0.5 mL、最适浓度邻苯二酚溶液1.0 mL、各不同浓度抑制剂0.5 mL和PPO粗酶液0.5 mL,按照1.2.2方法测定PPO相对酶活力。以不加抑制剂所测酶活力为100%,计算PPO相对酶活力。

1.2.8 预煮时间的确定分别称取6份15 g的毛酸浆,1份直接测定PPO活力,其余5份分别投入沸水中预煮1、2、3、4、5 min,冷却后在最适pH值下按照1.2.2方法测定PPO相对酶活力。

1.2.9 数据统计与分析每个实验重复3次,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算标准偏差并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酸浆PPO酶活性的测定

从图1可知,在反应最初30 s内,相对酶活力几乎成线性增长,说明初始阶段PPO反应很快,当反应时间达30 s后,相对酶活力上升缓慢并趋于平稳,反应时间超过30 s后,酶的活性不能由反应进程完全表征出来,因此确定反应时间30 s为最佳。

图1 毛酸浆PPO反应进程曲线Fig.1 Enzymatic reaction curve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2 pH值对毛酸浆PPO相对酶活的影响

从图2可知,毛酸浆PPO活性对pH的变化较为敏感,当pH<7.0时,随pH升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逐渐增大,在pH=7.0时毛酸浆PPO表现出最大活性,pH>7.0时,酶活性随pH的升高又逐渐下降,当pH=8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较低仅为30.34%。这可能是由于PPO是一种含铜蛋白质,在强酸条件下,酶中的铜离子解离出来使酶失活;在碱性环境中,铜离子以Cu(OH)2形式沉淀出来,使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活性降低。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pH抑制PPO活性,减轻毛酸浆酶促褐变程度。

图2 pH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2 Effect of pH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3 温度对毛酸浆PPO相对酶活的影响

从图3可知,毛酸浆PPO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增加,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先增加后降低,在40℃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为30℃时,酶活性为最高活性的67.32%,当温度升至70℃,酶活力性为最高活性的52.83%,相对酶活较低。原因是毛酸浆PPO在最适温度才能被完全激活,而升高温度对酶蛋白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造成了破坏,从而引起毛酸浆PPO酶活降低。因此,毛酸浆PPO的最适反应温度是40℃。

图3 温度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3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4 毛酸浆PPO的热稳定性

高温可以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而发生变性,从而使毛酸浆PPO活性降低,使毛酸浆相关产物褐变程度降低。

从图4可知,毛酸浆PPO经不同高温热处理时,相对酶活力均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温度越高,热处理对PPO的破坏作用越大。分别在80℃、90℃处理 3 min,PPO相对酶活依次为20.33%、10.67%,而在100℃处理3 min,PPO残留活性为0.67%,表明PPO酶活性已完全丧失。因此,在毛酸浆加工中,可采用100℃热处理3 min的方法来钝化毛酸浆PPO,从而达到抑制褐变的目的。

图4 热处理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4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5 底物浓度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

由图5可知:当底物浓度为0.02~0.04 mol/L时,酶活增加幅度几乎呈线性关系。当浓度为0.04~0.06 mol/L时,酶活性的变化趋于平缓,在底物浓度为0.06 mol/L时酶活达到最大值。这说明该酶促反应存在一个适宜的底物用量,当底物浓度达到这一适宜值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对酶的活性作用不大,反而浓度太高会使酶活下降。因此底物浓度与PPO活性的关系遵循Michealis-Menten的酶促动力学。根据Line-weaver-Burke方程,以1/[S]为横坐标,1/V为纵坐标作图,如图6所示,拟合直线相关系数达到0.987 3,求得米氏常数Km=0.025 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125 U/min。

图5 底物质量分数对PPO酶反应速度的影响Fig.5 Effect of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图6 毛酸浆PPO的Lineweaver-Burk图Fig.6 Lineweaver-Burk plotofenzyme-catalyzed reaction of PPO from Pleurotus eryngii Quel

2.6 抑制剂对毛酸浆PPO相对酶活的影响

2.6.1 抗坏血酸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抗坏血酸是强还原剂,主要通过3方面作用:将酚的氧化产物醌还原成酚;与酶分子中的Cu2+螯合,使PPO失活;作为竞争性抑制剂,部分替代果蔬中的酚类物质,自身被PPO氧化[8]对毛酸浆PPO的活性进行抑制,从而抑制褐变。

由图7可知,随着抗坏血酸质量浓度的增加,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明显减小,当抗坏血酸质量浓度达到0.04 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仅为1.37%,表明抗坏血酸可对PPO活力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随基夫赛特炉日处理量不断提升,导致烟化炉处理量增加,进而引发锅炉热负荷增加,其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设计值为1200±100℃、最大产气量为40.8t/h,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达到了1375℃、最大产气量达到了50t/h,温度高会导致以下问题。

图7 抗坏血酸质量浓度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7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6.2 柠檬酸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柠檬酸作为1种螯合剂,其3个羧基对毛酸浆PPO的铜离子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可形成配位体化合物而使毛酸浆PPO酶失活。另外,柠檬酸对反应体系的pH值有调节作用,使之远离毛酸浆PPO最适pH而降低活性。

由图8可知,随着柠檬酸质量浓度的增加,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逐渐减小,当柠檬酸质量浓度达0.04 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为19.33%,质量浓度达0.05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为17.33%。

图8 柠檬酸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8 Effect of citric acid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6.3 L-半胱氨酸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L-半胱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无毒、无副作用,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酶促褐变物质。

由图9可知,随着L-半胱氨酸质量浓度的增大,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逐渐降低。L-半胱氨酸浓度达到0.015 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为32.67%,当L-半胱氨酸质量浓度达到0.025 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仍为20.43%,表明L-半胱氨酸对毛酸浆PPO酶活力有抑制效果,但抑制效果相对抗坏血酸和柠檬酸较差。

图9 L-半胱氨酸质量浓度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9 Effect of L-Cysteine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6.4 EDTA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EDTA作为一种螯合剂,可以与毛酸浆PPO中铜离子形成配位体化合物而使毛酸浆PPO酶失活。

由图10可知,随着EDTA浓度的浓度的增加,毛酸浆PPO活力缓慢减小,当EDTA质量浓度达到0.04 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为45.33%,质量浓度达到0.05 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为42.58%。说明EDTA质量浓度为0.05g/L时护色效果最佳,但相比其他抑制剂,EDTA抑制效果不明显,与张福平[9]等的研究结果也类似。

图10 EDTA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10 Effect of EDTA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由图11可知,随着NaHSO3质量浓度的增大PPO活力降低缓慢。当NaHSO3质量浓度达到0.05 g/L时,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仍为66.67%,说明NaHSO3对毛酸浆的护色效果远不如其他几种抑制剂。并且由于NaHSO3有漂白作用,可产生不良异味,破坏营养,使组织软化,且有害健康,美国FDA已对其使用作出限制[10]。

图11 NaHSO3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11 Effect of NaHSO3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2.7 预煮对毛酸浆PPO相对酶活的影响

热烫预煮的主要目的是杀死微生物和破坏多酚氧化酶酶的活性,防止毛酸浆浊汁在加工过程中变色、变味和营养成分的损失,从而提高产品的保质期[11-12]。

预煮时间对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的影响如图12所示,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PPO活性不断降低。100℃加热1 min,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降低为9.56%,加热2 min,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为0.61%,加热3min毛酸浆PPO相对酶活力降为0.53%。

图12 预煮时间对毛酸浆PPO活性的影响Fig.12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activity of PPO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3 结语

毛酸浆PPO底物邻苯二酚的最适浓度为0.04 mol/L,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5℃,在100℃高温条件下热处理3 min,整果在100℃预煮2 min,PPO酶活几乎完全丧失。

动力学研究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底物浓度与毛酸浆 PPO活性的关系遵循 Michealis-Menten的酶促动力学方程,得到米氏常数Km=0.025 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125 U/min。

5种常用的酶活抑制剂对毛酸浆PPO的抑制效果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强,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EDTA>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对毛酸浆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当浓度达到0.04 mol/L时,PPO活性可完全得到抑制。

[1]张斯雯.毛酸浆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王璋.食品酶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3]王曼玲,胡中立,周明全,等.植物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5,22(2):215-222.

WANG Manling,HU Zhongli,ZHOU Mingquan,et al.Polyphenol oxidase in plants[J].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2005,22(2):215-222.(in Chinese)

[4]王红红,赵光熬.果酒中多酚氧化酶及其性质的研究[J].酿酒,2000(3):84-87.

WANG Honghong,ZHAO Guangao.The study of polyphenol oxidase(PPO)in fruit wine[J].Liquor Making,2000(3):84-87.(in Chinese)

[5]李瑜,杨国浩,詹丽娟,等.双孢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J].食品科学,2011,32(18):319-322.

LI Yu,YANG Guohao,ZHAN Lijuan,et al.Affecting factors of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 in Agaricus bisporus[J].Food Science,2011,32(18):319-322.(in Chinese)

[6]赵坚华,郑玉淑,李官浩,等.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2):277-279.

ZHAO Jianhua,ZHENG Yushu,LI Guanhao,et al.Single and combined inhibitory effects of inhibitors against polyphenol oxidase from pingguoli pear[J].Food Science,2010,31(2):277-279.(in Chinese)

[7]GAWLIK-DZIKI U,ZOTEK U,S WIECAM.Characterizationof polyphenol oxidase from butter lettuce(Lactuca sativa var.capitata L.)[J].Food Chemistry,2008,107(1):129-135.

[8]王银娟,许时婴,王璋.蓝莓混汁加工中的防酶促褐变工艺[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3):52-57.

WANG Yinjuan,XU Shiying,WANG Zhang.Study on anti enzymatic browning in blueberry cloudy juice processing[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6,25(3):52-57.(in Chinese)

[9]张福平,张喜春.佛手瓜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1):161-164.

ZHANG Fuping,ZHANG Xichun.Enzym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phenol oxidase from chayote fruits[J].Food Science,2010,31(1):161-164.(in Chinese)

[10]刘红锦,徐为民,王静,等.果蔬的褐变及其控制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4):159-162.

LIU Hongjin,XU Weimin,WANG Jing,et al.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inhibi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 enzym atic bromning[J].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29(4):159-162.(in Chinese)

[11]Shang-Tzen Chang,Ting-Feng Yeh,Jyh-Horng Wu.Mechanisms for the surface colour protection of bamboo treated with chromated phosphate[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1,74:551-557.

[12]黄俊丽,张慜.高温蒸汽瞬时漂烫对黑牛肝菌酶活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29(5):653-658.

HUANG Junli,ZHANG Min.Effects of steam blanching high temperature-short time(HT-ST)on enzymes and nutrients of Boletus aereu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0,29(5):653-658.(in Chinese)

Study on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lyphenol Oxidase 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GAO Xinxin, WEI Zhen, CHANG Chen, LIU Junkun, WANG Ping*
(College of Forest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The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lyphenol oxidase(PPO)from Physalis pubes-cens L. was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er at 420 nm.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PPO enzyme had the highest activity at pH 7.0 and 35℃ and the enzyme activity would been inactivated completely after exposure to 100℃for 2 min.The kinetics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 of PPO was in accord with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with Kmand Vmax values of 0.025 mol/L and 125 U/min,respectively.In the range designated,it was increasing in inhibitory effects of ascorbic acid,citric acid,NaHSO3,L-Cysteine and EDTA against enzyme activity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and the order as follow:ascorbic acid>citric acid>L-cysteine>EDTA>NaHSO3.

Physalis pubescens L.,polyphenol oxidase(PPO),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Q 554

A

1673—1689(2015)01—0102—06

2014-04-1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310225012)。

*通信作者:王 萍(1964—),女,黑龙江伊春人,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活性物质研究。E-mail:949508700@qq.com

猜你喜欢

酸浆抗坏血酸氧化酶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动物巨无霸之大王酸浆鱿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抗坏血酸的组成及稳定性
酸浆苦素B的研究进展
酸浆苦味素B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
芹菜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及抑制效果的研究
抗坏血酸的电化学研究
小麦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抗坏血酸癸酸酯、抗坏血酸月桂酸酯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