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裁分析阅读策略对高中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5-01-06杨丽萍

英语教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考题传记体裁

杨丽萍

理论探讨

体裁分析阅读策略对高中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杨丽萍

在高考英语中,阅读理解题占了很大比例,并一直都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但同时它也是试题中学生最害怕、失分最厉害的部分。体裁分析阅读策略,让学生从文章整体理解和分析文章信息入手,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体味不同体裁文章的设题方式和解题策略,让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体裁分析;英语阅读;实验研究

一、引言

从《考试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不仅需要学生能对文章进行细节理解和推理,还需要学生从文章整体出发理解文章主旨、文章基本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为了解决学生“重视阅读、害怕阅读、失分率高”这一问题,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使用体裁分析阅读策略,让学生学会从文章整体理解和分析文章信息入手,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体味不同体裁文章的设题和对应的阅读策略。

二、体裁的定义和体裁分析的作用

(一)体裁的定义

关于体裁(genre),国外有许多学者都对此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并给出了一些定义。其中被讨论最多的是Swales(1990)和Bhatia(1993),他们都认为体裁是交际事件表现的一种形式;它鲜明的内部结构特征使之具有独特的交际功能;在建构语篇时必须遵守某些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之后的Ventola(1995)也认为:体裁是生成特定语篇结构的符号系统;体裁能体现社会交往过程,有可辨认的、有步骤的交往过程便构成了语篇的体裁。

综合起来,这些对体裁的论述都强调常规性和制约性,认为体裁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带有一定的交际目的,并具有重复性和习惯性,其基本原则不能被随意更改。

(二)体裁分析的作用

基于体裁的这些特点,国内学者秦秀白(2000)就提出:体裁常规性、制约性和目的性的特点,能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运用的规律和语篇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语篇的组织模式。而语篇的组织模式正是作者思维模式的体现。因此,体裁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白不同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解析语篇的组织模式,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所以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借助体裁分析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义,预测考题类型是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正确答题的手段之一。

三、高中常见体裁的分类及阅读特点

高考英语阅读语篇的主要体裁有:故事、传记、科技文选、新闻等。因为每种体裁都有其特定的语篇组织模式和建构过程,因此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特点不同,要求使用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

(一)故事类

故事篇章是我们日常阅读最多的篇章类型,通常包括生活故事、历史故事、科学故事、寓言故事等。一般的故事篇章都包含我们常说的“5Wsand 1H”即时间、地点、人物、原因、事件、方式等。因此在阅读故事类篇章时要首先了解这几个要素,接着按照一定的发展线索或时间线索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整个故事。另外,讲故事必定有其目的。或讲明某一道理,或阐明某一概念,或赞美某种美德,或谴责某种罪恶等等。我们在阅读时要通过作者的重要细节描写联系故事情节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对作者重墨泼就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

(二)传记

高考中常出现的都是短篇传记,这些传记一般讲述的是传记主人公的主要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和影响等,以及传记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征、品德、价值观念等。传记大多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生平事迹,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传记中的时间线。同时传记写作的目的都是展示传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让大家学习。特别是在短篇传记中,因为篇幅有限,作者往往会通过对传记主人公生平事迹的选择和侧重,来表明作者对某一品质的肯定、赞赏和支持。

(三)科技文选

一般来说,科技类篇章主要要求我们理解某些科学技术和科学实验等。由于科学的严谨性,科技文选类文章结构一般比较清楚,层次分明,语句段落逻辑关联性强而且明确。因此,科技篇章的段落中心和篇章中心自然也就是我们应该理解掌握的要素。

(四)新闻

新闻是我们经常阅读的篇章,阅读新闻也是我们获得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新闻开头一般都有导语,是对新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因此,在新闻阅读中,导语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四、体裁分析阅读策略

(一)分析体裁,了解设题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篇章结构和写作目的,所以考试中考题的设置也不太一样。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考阅读题在整篇考题的设置上基本都符合该篇章的体裁特点。下面作者以2013年湖北高考阅读A篇和2013年山东省高考阅读B篇为示例进行分析:

示例1:2013湖北高考阅读A(故事记叙类)文章讲述的是因为一次山谷旅行,改变了对写日记的认识并告诉我们:生活要有意义,必须亲自体验。文章考题设置为:

51.Before the age of thirteen,the author regarded keeping a diary as a way of______.

52.What caused a change in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 keeping a diary?

53.What does the author put in her diary now?

54.The author comes to realize that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is______.

从考题来看,前三道题的设置都是围绕着故事的发展线索——事件前、事件中、事件后来命题的,而最后一题则考查了讲这个故事的目的。这样设题明显地体现了故事类文章的阅读特点及关注作者写作目的的特点。

示例2:2013年山东省高考阅读B篇(传记类)文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音乐家Gershwin以及他所创作的音乐。文章考题设置为:

61.Many of Gershwin’s musical works were _______.

62.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concert organized by Whiteman?

63.What did Gershwin do during his stay in Paris?

64.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Gershwin?

从考题来看,前四道题所关联的信息正是按照Gershwin生平事迹的时间线从前到后1920s→1924→1928→1937分布的。而最后一题则是对主人公品质的判断。这样设题突出了传记类文章的以时间为主轴的特点。

(二)分析体裁,解答考题

高考阅读不但在整篇考题的设置上符合体裁类别特点,在一些具体考题上对考生对文章体裁结构的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也进行了考查。如:1.作者意图态度题:阅读理解题中考查作者意图、态度、目的类的题目,在考试中出现的机率较大,也是学生较难把握的阅读题之一。如果把这类考题的解题与体裁分析结合起来,考题答案的找出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例如上面笔者提到的2013湖北高考阅读A篇第54题The author comes to realize that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is______.答案A.to experience it可按记叙文的体裁特点:道理通常在故事讲完之后,关注最后一段,由这段的“...maybe I’llforget certain facts,but at least the experiences will always remain inside me.”得出。还有上文中提到的2013年山东省高考阅读B篇第65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Gershwin?答案A.Talented and productive可根据传记的写作目的都是展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让大家学习这一体裁特点及主人公为音乐家这一信息很快地推理出答案。2.主旨题:高考中主旨大意类题型主要测试学生对文章全面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提问的内容可能是全文的大意,也可能是某段的段落大意。做主旨题的关键就在于提炼主题思想,抓住主题句,而不同的体裁其提炼主题思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3.篇章结构题:篇章结构题是直接对文章结构进行考查的一类题,要做好这类题,就必须把握文章体裁,找到文章的脉络,理解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弄清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研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一)研究问题:体裁分析阅读策略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

(二)研究对象和时间

本文以广东省怀集县怀集中学高三C3、C4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C3为实验班,C4为对照班,两班人数均为58人。测试前两个班为同一老师所教,受试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本相同,授课时间也相同,都为一周(3节课),阅读材料也相同。

(三)测试安排与数据搜集:体裁分析法的有效性是通过两次测试的结果来体现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训前阅读水平测试仪:选定相同的阅读材料,让两个班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测试(满分100分),并记录成绩。2.体裁分析阅读策略培训:两个班采用相同的阅读材料,由同一位老师进行培训,时间为一周(共3节)。C3班为实验班,教师对其进行体裁分析阅读策略培训,选定周一、周三、周五上课。C4班为对照班,教师按常规授课,没有特殊体裁分析阅读策略培训,选定周二、周四、周六上课。3.培训后阅读成绩测试:1周的培训结束后,让C3、C4两个班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进行相同内容的阅读测试(满分100分),并记录成绩。

(四)数据分析

1.培训前测试数据分析(表1)

班别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C3实验班68.25 31.26% 63.33% C4对照班68.05 31.02% 63.28%

如表1所示:C3实验班与C4对照班在培训前整体阅读水平无显著差异,可进行下面的培训测试。

2.培训后测试数据分析(表2)

班别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C3实验班73.34 42.76% 71.82% C4对照班69.15 34.33% 65.45%

如表2所示:C3实验班培训后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有较大提高。而C4对照班培训后的平均分虽也略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明显没有C3实验班的大。

六、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体裁分析阅读策略有助于学生弄清文章脉络,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它也让学生了解各种文章的体裁框架,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特定语篇的含义,抓住其要点,在把握了语篇框架后,如果学生所读的语篇体裁是自己熟知的体裁,那读起来就自信的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多,做题的正确率也就大得多了。因此,体裁分析阅读策略不仅在提高学生阅读成绩方面有很强的可实践性,而且对今后的阅读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引用文献

梁文花.2010.体裁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

秦秀白.1997.体裁分析概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6).

秦秀白.2000.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

猜你喜欢

考题传记体裁
Adult bees teach their babies how to dance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特别的考题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