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培养:理念与实现
2015-01-06陈玉祥
陈玉祥
201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期望通过实施该计划,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早在2010年左右,教育部就开始部署在一些高校进行试点,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以“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为载体,不断开拓创新,摸索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同时,也显现出一些理念或理论上的困惑,如:何为“卓越教师”?怎样才叫“卓越”(卓越教师的标准)?技能强、“熟手型”的师范生是否就是卓越教师等等。因此,加强对卓越教师的相关研究,对推进“卓越教师”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卓越教师”内涵的理解
卓越(Excellence)一词在美国文化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在我国,汉语词典中对卓越的解释是指杰出、超出一般。我国通常较多运用优秀一词,优秀在汉语中是“出色、非常好”的意思。“卓越”与“优秀”在中文语境中含义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不同。有人认为:优秀是在和别人相比较中产生的,是在同样的事情上,你做得比别人效率更高、比别人效果更好;而卓越,是一种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超越,往往是一种由目标支配的战略境界,一个人只有立非常之事方可称之为卓越。
美国著名哲学家马欣·格林在论述教育改革时,提出对卓越教育的理解。她认为有关教育的“卓越”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卓越的核心在于学生心灵是否成长,而非学生修习课程数量的多少;第二,卓越表现在学生的创造力上,而非消极地听课;第三,卓越来自选择与冒险,而非接纳与顺从。因此,“卓越教师”的培养也应着眼于其心灵的成长以及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卓越教师”也即杰出的教师,超出一般的教师。具体地说,“卓越教师”是具备高尚师德、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具有良好个性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而对于目前师范院校中开展的“卓越教师”培养,实质上就是培养出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师范生,使其未来能成为卓越的教师。
二、“卓越教师”的培养理念
“卓越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正确的培养理念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卓越教师”的培养理念是人们在对“卓越教师”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体系,它对指导高等师范院校开展“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卓越教师”培养应树立师德为先的理念
教师职业与一般职业不同,它是以个人品德为基础来实施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授的活动。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做事、做人的教育。近年来,教育部对教师道德建设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如修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教师从教的“六要,六不准”的要求,以及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的实施等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要求师范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能成为他未来教育对象的表率,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影响人。所以,“卓越教师”的培养要加强师德的养成教育,要着力培养“卓越教师”在品德性格和言行举止等方面的良好修养。在所有的师德要求中,热爱学生是核心,这既是教师的职业情怀,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理智的、公平的,这种强烈的理智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的进取心,而且必将培养起学生对社会的关爱。另外,和师德内容既相互重叠又相互影响的教师性格,也应受到重视。性格作为一个人道德活动的心理支撑,对一个人的道德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的通常的认识。”教师开朗的、幽默的性格直接影响着学生性格及人格的塑造。因此,在卓越教师的师德培养中也应注重师范生个人良好性格的培养。但是,目前在我国对师范生的培养中很少重视良好性格的培养,师范生入职过程中也没有对性格特征的检测,导致一些教师“失德”现象不断出现。如何培养心理健康,具有良好道德的师范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卓越教师”培养应树立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理念
实践能力就是在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庞国斌教授对实践能力所做的解释,是指人的能动性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物质活动中,所具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实践智力的研究最为深入,他认为实践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是个体在实践生活中获取潜隐知识和背景信息、定义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
实践能力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内容,实践活动是实现人才卓越的重要途径。卓越就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的。自古以来就有“实践出真知”的说法,因此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师范生实践能力的生成,大体上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1)模仿他人与适应;(2)技能的熟练;(3)经验积累与反思提高。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所有的真正的教育都来自经验”,因此“做中学”“行动学习法”等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往往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较多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通过有效的变式练习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结果导致师范生“道理都懂,就是不会做”的现象。因此,丰富师范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师范生的教育行动研究,是培养“卓越教师”的必由之路。
3.“卓越教师”培养应树立个性化培养的理念
21世纪的教育是一个重视个性的教育时代。真正优秀的教师未必是面面俱到的,卓越教师的培养也应根据师范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多元智力理论的创造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将人类所有能力分成八个综合性类别: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并指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即每个人在八种智能方面都具有潜质,但对每个人来说,这八种智能都以独特的组合方式存在。他认为大多数人都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而这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提供充裕的环境与指导。多元智能理论为“卓越教师”的个性化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卓越教师”的培养实践中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倾向,从学生的心理差异出发,并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一是要营造鼓励个性发展的舆论氛围;二是要提供多样性的课程选择和评价激励;三是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与个性特点加以帮助,使其更好地发展成为“特长”;四是针对学生智能上的某些不足,加以弥补,使其全面发展,从而与其“特长”相辅相成,均衡发展。
“卓越教师”个性化培养有很多的实践,其中以“卓越教师实验班”为载体的培养更具实效,教师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可多种多样。盐城师范学院提出了“双导师指导,模块化课程,项目式推进”的举措,这为个性化培养创造了条件,根据学生的特点配备导师,以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培养很重要的方面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要提倡师范生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式自主学习,可以是接受式,也可以是研究式、体验式等等。因此,在“卓越教师”的培养中,要改革培养模式,突出个性化培养理念,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师范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实现他们每个人的“卓越”。
三、“卓越教师”培养的实现途径
“卓越教师”的培养一方面要按照“卓越教师”的内在素质要求,另一方面要遵循“卓越教师”的情意与能力的成长规律,尽可能在有限的四年中实现“卓越”教师的快速成长。“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在于“师德与师能”的形成与发展。
1.在教师教育的活动与交往中践行师德、体验师德、养成师德
“卓越教师”师德的养成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教师教育的各项活动与交往,师德的培养是很难实现的。从师德的知、情、意、行结构中可以看到,师范生师德的培养主要是情、意、行的培养。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以情激情,以行导行,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给予师范生师德影响的主要有:教师师表、课程与教学、教育见习与实习以及其他各项师范教育的活动与交往,如师范生的社会实践、师范生与中小学生的互动、师德教育的各种仪式、现实教育情境和模拟教育情境(影视文学作品等)。正是在这些有师德教育意义的活动与交往中,学生体验到真实的、自然的、完整的、深刻的师德内容,铭记在心,并转化为人生经验。这些师德经验会参与主体价值观、信念的构建,影响他们以后的师德判断、师德行为。
2.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技能训练活动中培养“卓越教师”的实践能力
“卓越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为支配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师岗位要求的能力系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一般实践能力,指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等一般领域的能力,主要有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观点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二是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指完成教师职业任务的特殊能力,如“三字一话”的基本功、课程开发、组织教学、班级管理、科学研究等;三是实践智慧,指有创造力的、有意识控制的教育机智。教育实践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变动不居,因此,培养实践智慧对卓越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
“卓越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涉及课程问题,也涉及模式和方法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设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不能把职业技能培养与课程相分离,导致“两张皮”现象。现在我们常常把师范生主要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相应的课程实现,以课程教学代替技能训练。如:以教材教法课程代替教学的训练,以教育学的学习代替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用口语课程培养言语表达能力,用写作课程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以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培养教育研究能力,通过书法课程培养书写能力,通过计算机课程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等。这些课程往往概念、术语充实,但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必须加强和实践的联系,尽可能以实践为导向组织这类课程,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考核和评价。
其次,要重视“卓越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深入学校情境中的实践训练是直接并行的。实践能力既从岗位实践中来,也要在岗位实践中学习,而且必须亲身进行操作。只有在反复的训练过程和摸索中,运用和验证学习的理论知识,才能逐渐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因此,在“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上可采用校(高校)校(中小学校)联合培养、双导师参与、长程见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进行。
另外,“卓越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并把高师院校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与课余生活和社团活动结合起来。要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与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各类活动的技能培养功能,如组织述课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计算机操作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进一步提高高师院校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内外激励中实现“卓越教师”的自我成长
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发展。激励可分为内激励、外激励。内激励主要是师范生的自我激励;外激励是诱导因素,起到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卓越教师”成长的前提条件。在“卓越教师”的培养中,要多层面引导师范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
首先要强化自我激励意识,提高自我激励的认知能力。要想发展自我激励能力,应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要明确在教育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自我激励认知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丰富自我激励的知识、方法和手段;二是不断增加自我激励的认知体验;三是强化自我激励的控制能力。
其次要从生涯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入手提高“卓越教师”的自我激励水平。教师生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隐含着教师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因素。因此,应引导师范生做好个人的生涯规划,同时生涯规划要与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现实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要以就业和未来发展为切入点,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高校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针对将要实施的“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入职制度,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入职准备。
在外部激励中,要创新“卓越教师”培养的激励制度设计。应建立各种荣誉制度,对有杰出表现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设立“创新学分”,对有新观点、新方法、新创意,以及有科研成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创新学分”;要建立“卓越教师”培养的进退机制,对不适合在“卓越教师”培养试点班继续学习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淘汰”,同时择优“递补”,以这种进退激发学生的不断进取;要建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制度,并通过设立学生科研、教研基金等引导他们参与科研与教研;鼓励“卓越教师”培养班学生选择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做毕业论文的选题。此外,还可建立国内国外交流生制度、更多享用学校教育资源制度,以及综合测评加分制度等吸引学生积极投身“卓越教师”培养班的各项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我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优质师资的培养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因此,“卓越教师”的培养将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论文为江苏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号:09SJB880067。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