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园设计与建筑变迁
2015-01-05孙雪静
孙雪静
未名湖燕园建筑于2Q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52年北京大学从沙滩红楼迁入燕京大学校园,物是人非,但“燕园”的名称却沿用了下来,甚至成为这所学校的代名词。燕园的建造与设计,历史与变迁和两任声名显赫的主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见证着中国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校园所坐落的海淀一带,是清朝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所在地。从康熙年问营建畅春园开始,这里成为清朝历代皇族贵胄们建造园林的首选之地。直到清末圆明园、颐和园诸园毁于战火,这一带也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而成为废园。
《在华五十年》里。司徒雷登回忆了为燕京大学选择新址建造校园的经历:他们“或靠步行,或骑毛驴,或骑自行车”转遍了北京思郊,最终从军阀陈树藩手上买下了这片废园,并在校园设计上做出了伟大的决定:
“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按中国的建筑形式来建造校台,室外设计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主体结构则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取暖和管道设施。这样,校合本身就象征着我们办学的目的,也就是要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后来,凡是来访者无不称赞燕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这个决定的结果是建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而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
在为建设项目筹集资金时,司徒雷登校长在回答“国外的教会学校为什么要在中国办学”的问题时指出:“任何文明不仅是属于一个民族的,它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如果能够加强双方的交流,将有助于彼此间的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合作,建立起一种新文化。”这样的办学信念与设计师亨利·墨菲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共同缔造了这座中西结合的不朽杰作。1921年至1926年,亨利·墨菲正式接受校长司徒雷登的聘请,承担设计工作。从1914年来到中国,墨菲已规划设计了雅礼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几所学校。他的巨大成就来自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更来自于他试图融汇中西建筑精神的追求。
1920年第一张设计图纸完工,西方建筑思想在墨菲的心里根深蒂固,规整的环湖道路便体现了西方园林追求规整和次序的理念。由于第一次的设计要求把整个土岗、湖区整平,对于捉襟见肘的办学资金来说如此恢宏的工程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1921年墨菲做出了第二套方案,这次充分重视了自然环境,这套方案奠定了现在燕园的基本格局,在此基础上略加修正之后,燕大的新校区正式动工兴建。在一张并没有完全实现的设计图中,黄色部分是1926年迁入时已建成的建筑,直到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又继续着亨利·墨菲的理想建造这所园子。在未名湖的南岸最初设计了教堂,最终未能建成。南北轴线的交汇点处,即今天未名湖石碑所在地,原本设计了一处大殿作为学生中心,联系南北男女校区,最终也未能如愿。
墨菲对燕大的设计代表了20世纪初期一批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看法: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个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所蕴藏的强大生命力。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是,墨菲超越了以西方建筑为主体,在细节上模拟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或者简单地加个大屋顶的做法,彻底地把建筑的主体让位给了中国建筑。
他指出:“的确,屋顶是整个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但是中国建筑的特色是贯穿整个建筑的,它的开窗、实体与虚体的关系,整体表现与细部处理等等,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想在现代建筑上获得这些精彩的中国建筑特征,是一点也不可能的,除非我们能在模仿屋顶之外再做点什么。”
从燕京大学中轴线的设计,到庭院式的建筑布局,到古典园林式的校园构造,超越“大屋顶”的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模拟体现在整个燕京大学校园的设计之中,体现着墨菲对中国建筑精髓的理解。在1914年参观故宫时,墨菲被建筑雄浑的气魄和华丽的装饰所倾倒,他认为故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群,并将对故宫的崇敬带到对校园的设计中来。
首先,故宫中轴线给了燕园设计以启发,而玉泉山塔的存在则促使墨菲做出了东西中轴线的创造:“那就是我想找的端点,我们校园主轴线应该指向玉泉山上的耶座塔。”校园主轴线由此贯穿博雅塔、未名湖、办公楼、西校门,直指玉泉山塔。除了东西主轴线外,还有一条南北主轴线用以贯穿男生、女生宿舍区,穿过燕南同、第一体育馆、静园。未名湖与湖岸丘陵则位于两条轴线相交之处,呈现“十字”的南北、东西轴线或许蕴含着教会学校的宗教意义,但设计更显而易见的是对中国园林与建筑的效仿。此外,从今天西侧门进入,沿路绕过一湾湖水,穿过南北阁、俄文楼一线,是当时为女生校区设计的东西次轴线。这一东西次轴线由湖泊的加入而曲折,充分蕴含了中国古典园林之韵味。
进入校门后,由校友桥、华表、石麒麟所确定的中轴线直通宏伟的办公楼,恢弘的屋顶样式、高大的台基则体现了亨利-墨菲对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仿效。除办公楼外,其他建筑对台基的处理并不突出。台基只是屋身的延伸,起槛墙的作用。对于屋身的处理则是墨菲在故宫启发下的杰作:直抵屋顶、突出墙面的立柱,以及不同的窗花和墙面装饰,突出了墨菲对传统建筑细节的强烈关注。
呈“品字”形的三合院式建筑组合更是几乎所有燕大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式,从办公楼与南、北化学楼的组合,到静园六院每个院落的组合,到再“德才均备”四斋的组合,无一不体现着“品”字形的布局。而这一结构很大可能源自于对气势宏伟的故宫城楼的模拟:城楼与城楼两侧宏伟的建筑气势给墨菲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此外,没计在未名湖南岸的教堂为高两层的大殿,直接模仿故宫太和殿样式,可惜种种原因未能建成。
除了对故宫的崇敬与模仿,墨菲还认为塔是中国最具象征性和特色的景观。在燕京大学的多个建筑图纸中部保留了建造塔的构想,最终促成了今天博雅塔的矗立。整座校同的设计也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书院的形态与环境:融入自然。进入校门之后是一长方形的校友池,颇有古代文庙、书院之内的泮池之意。用混凝土材料制作斗拱也是融汇中西方建筑特色的一大创举。
正是这些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建筑成组布局的原则,传统园林的意境与西方建筑规划理念融合在一起,墨菲将其称为“改良式中国建筑的复兴(adaptiveChinesearchitecturalPenaissance)”。既结合了冈峦起伏、流水萦回的皇家园林特征,又结合了现代大学的使用要求,成为大学校园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之后,圆明园建筑构件华表、石麒麟、丹墀、石屏风等的加入与这座散发中国皇家园林与宫殿气质的校园相映成趣,堪称天作之合。这座美丽的校园由此奠定了她独‘无二的特质。
设计精神的延续与建筑功能的改造
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校址,学生人数连年增加,至1957年时,学生总数已接近9000人。因此北大在1950年代一迁入新址便加速了校园的扩张。一方面,相继购得了位于北部和西部的承泽园、镜舂园、朗润园,主要用于兴建教师公寓。由于再向北发展受圆明园的阻碍,因此整个校园建设牛要向东、南扩展。另一方面,补充燕京大学未来得及修建的建筑:第一教学楼、文史楼、地学楼、化学楼、生物楼、哲学楼等都是在墨菲的设计框架下建造而成,并努力与燕大建筑风格保持一致。此时期还修建了1-27号宿合,中关园、1~3号公寓等生活楼区。此外,物理大楼、力学风洞、图书馆也陆续启动建造。至1965年,又陆续建设了38~44号学生宿舍,朗润园8~12号公寓等(李婷婷、冯支越、唐伽拉《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校园规划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7期)。
校园的扩建虽然一部分采用了墨菲最初的设计,但难免受到当时校园规划理念和设计者个人思想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莫斯科大学为代表的苏联大学建设模式深深影响了全国高校的建设。北大新建的南部宿舍区基本采用典型的苏联网格型设计模式。此外,除了传统东西主轴线外,沿着图书馆、文史楼、哲学楼、再向东直通东大门的轴线成为新的轴线。“我在作总体布局时,就确定将图书馆放在这两条轴线的交点一成府路的尽端,作为对景。这一条路过了半个世纪,才拓宽成现在这个样子,将来还直通北京北中轴”(吴良镛《学园建设与文化内涵》,《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改革开放后是校园改造与建设的高峰,开启了理科教学楼群、东西部学生宿合和西部住宅区的扩建。理科教学楼群沿承了燕京大学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建造形式,但整体风格与燕大建筑风格迥然相异,新式建筑风格在校内全面兴起。1990年代以后,随着图书馆新馆、百周年纪念讲堂等一系列新式建筑的崛起,使得这所校园远离了墨菲设计的风格,而增加了更为多元化的现代气息。
除了校园扩建和新建筑的建设外,新的大学建设理念与体制带来了校园建筑使用功能的转变。原本作为男女校区分隔意义的南北、东西轴线丧失了原有的含义。男女校区各自独立的体育馆、食堂和医院等功能分区也因此而消失。新的功能布局形成,今天的北大校园西南部作为学生宿舍生活区,未名湖以东、南为教学区,以西、北为办公区,朗润园、镜春园则为一系列科研单位所在地。燕大时期的建筑虽然一并为北大所继续沿用,但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列举
朗润园在清朝几易其主,道光末年为载涛所有,燕大时期一直租赁作为教工宿合使用,北大迁入后买下,在此兴建了8至13号公寓。2001年在此兴建了万众苑,作为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办公地。镜春园原为庄静公主的赐园,燕京大学时期也曾作为教工宿舍使用,北大迁入后购买,现在为斯坦福中心、中古史研究中心、建筑学研究中心、教育基金会等众多研究机构和办公单位所在地。
未名湖北岸的“德才均备”四斋原本作为男生宿舍使用,取“水北为阳”之意。四斋呈现两组“品”字形结构,每组的两斋之间有一栋狭长的东西走向的建筑衔接,体量雄浑,气势开阔,充满阳刚之气。现已成为学校各部门机关的办公楼。
办公楼(贝公楼)功能基本没变,都为校园建筑的_丰楼。司徒雷登曾在此办公,现在也是学校党委和校长办公室及各下属单位所在地。二楼是从燕大就建造使用的办公楼礼堂,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夜,燕大学生在这儿策划了这场著名的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江泽民主席、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施罗德、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爵士等许多政要、著名学者都曾在此演讲。校内的一些重要典礼、仪式、演出活动等也会在此举行。
与办公楼组成“品”字布局的南、北两座建筑原来各自名为睿楼、穆楼,为办公楼群的组成部分。睿楼南的一座建筑为化学楼,今天把穆楼称为外文楼,睿楼称为化学北楼,化学楼称为化学南楼,这就打破了原有“品”字形的设计结构。
民主楼位于办公楼以北,燕大时期名为“宁德楼”,是燕大第一所建筑宗教学院所在地,二楼有小礼拜堂,燕大的很多圣事和选举曾在此举行,现在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所在地,小礼拜堂犹存。
档案馆的前身是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其收藏的善本和古籍著称,仿照文渊阁而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内部仿照西方图书馆的形式,中间有天井,二楼有回廊。北大迁入后设为档案室,1993年设为北京大学档案馆。
南北阁又称为姊妹楼,二者的造型、色彩完全一致,与俄文楼共同构成了品字形楼群。北部名为麦风阁,燕大时期作为音乐教室和男女学生活动中心使用,现为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南部名为甘德阁,现在为北大国际合作部。
俄文楼位于静园以北,燕大时期原名S楼,后改名适楼,曾是女子学院上课的教室,内有图书馆、小礼堂和教室,现在作为对外汉语中心和留学生上课之地。
静园六院精巧优雅,别具匠心,与二体共同构成大的品字布局,每一座园子又单独由品字布局构成,六座园林分布于燕园南北次轴线的两侧。燕大时期仅有四座,北大迁入后新建了三、六院。六院整体结构十分相似,但每座的门窗形态各异、花色不同。燕大时期作为女生宿舍和女教师宿合使用,每座庭院中还有自己的食堂,现在为历史学系、哲学系、中文系等一些院系、研究所所在地。
临湖轩位于未名湖南岸高地上,原是和坤临风待月楼所在地,燕京大学时期精心修缮,曾经是燕大校长司徒雷登、陆志伟的居住地,冰心和吴文藻的婚礼,费孝通与王同惠的婚礼都在此举行。北大迁入后第一任校长马寅初也曾在此居住。现在是北大接待贵宾的地方。
从大清王朝鼎盛时期的三山五园,再到清末战火洗礼下的废园;从燕京大学的苦心营建,再到北大迁入后的现代、多元化的改造,燕园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她的一山一水,一楼一阁都凝结着设计者的创作理念,更承载着时间流转的文化沉淀。设计在变,风格在变,不变的是每一位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更是守护者的燕园情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这所用宽广的胸怀容纳文化差异的伟大园子里生长,也将永远在这所与时俱进的园子里回荡。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考文献: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海南出版社,2010年;唐克扬《从废园到燕园》三联书店,2009年;侯仁之《燕园史话》,北京大上学出版社,2008年。)
(责任编辑:孙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