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新探究
2015-01-05李小春
李小春
编号:G40(2014)8-01-03
小组合作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分成多个类型的学习小组。小组内的成员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和交流,然后与其他小组一起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育家孔子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法也是如今教学环节中极为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
但是,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其本身的两面性,科学合理的使用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使用不当,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因此,任课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仔细观察,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等表现,为他们量身定做出科学合理的分组,让他们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更好地去学习各科知识,让学科平衡发展。
通过自己任教以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尝试性研究,发现以下小组学习方法的实施,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1. 兴趣性小组。只有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更容易凝聚成一个充满合作精神的团体。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物理、化学等研究性小组的学习。
2. 强强联合型小组。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在德、智、体、美、劳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的小组。这种小组更适合探究程度比较深、创造能力要求高、挑战性比较强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更容易发现新问题,出现新思路,提出新见解。
3. 弱弱共济型小组。即由通常所说的差等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这种适合难度较低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的小组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将之前的好动赖学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积极,热情更高涨。弥补了这类学生越来越差的缺陷,实现了学生的平衡发展。
4. 强弱互助型小组 :即把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种学习小组适合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制定合适的激励措施,真正达到全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教师、家长都受益,可谓一举多得。但是小组合作的编排要有科学合理性,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春风吹遍校园,让新课标的明灯永放光芒。小组合作学习带给大家的不仅是收获,更多的是学习的激情和快乐。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姚哥庄中学261500)